哇,红楼前80回还有这么多错误:唐国明共校正约1000多个文句例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7 23:06 5

摘要:唐国明, 于2013年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

哇,吓呆了,《红楼梦》前80回还有这么多错误:唐国明共校正约1000多个文句不通不妥之处例举

唐国明, 于2013年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精选脂批、文句汇校标注、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两组项数相同数差为1为2的连续数之和的数差规律,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体;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红楼梦》前80回(共校正约1000多个文句不通不妥之处)

对于《红楼梦》前80回,是通读了很多名家汇校的版本,然后将这些版本进行一句一句的比对,在比对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第一回:1、有话在红会本上是“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在周汝昌本上却是“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去了”。联系上下文,当然是后一句更好更恰当。2、在俞平伯本中是“哄人之目”,在红会本中却成了“供人之目”,在选择之时必须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根据其意思,才能选择出最准确的最好的,这话最准确恰当的是“哄人之目”,因为作者在上下文中交代清楚了,他写的这些女子,都是他亲闻亲见的,不是胡思乱想虚构“哄人之目”的。3、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应为——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比那谋虚逐妄,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亦不更令世人换新眼目。4、有话周汝昌本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从此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而红会本则为“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 这两句话你用哪一句都可以,没什么区别。5、“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增添为——“后因空空道人再从青埂峰石头下经过,见那补天未用之石仍在,上面字迹依然如旧,又从头细看一遍,见又多了不少收缘结果的话头,乃重抄《石头记》,仍袖至那繁华昌盛处。托托曹雪芹于悼红轩(xuān)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样增添,是为免去与《红楼梦》最后交待的,离空空道人第一次抄录后,再从石头下经过,“又从头的细细看了一遍,见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便又抄了,仍袖至那繁华昌盛的地方,”“寻个世上无事的人,托他传遍。”,先找到贾雨村,后经贾雨村推介,找到曹雪芹,所以应添改此句,才能让《红楼梦》前后头尾意思不矛盾,而达到前呼后应,首尾相连的圆圈结构艺术高度。6、有话俞平伯本是:“乳名英莲”,另红会本是“乳名唤作英莲”,这两句从文学的角度思考,与当时文言语境下的白话文去考量,自然是“乳名英莲”更恰。7、“警幻亦曾问及,”——应增添为——“因此绛珠仙子也意欲下凡,也来至警幻仙子案前挂号,警幻亦曾问及,”8、“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应为“若问此物,你倒有一面之缘。”9、“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根据前后意思应为“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房中来。”10、有话周汝昌本是“士隐便笑一声‘走罢’”,程本是“士隐便说一声‘走罢’”,这两句话,前一句表达出士隐了却红尘随道人去的高兴心态“笑一声”,后一句却没有表达出士隐的心情“说一声”,要让这句话根据前后语境表达得更准确,却要把两句话中的“笑”“说”合在一块,使这句话成为“士隐便笑说一声‘走罢’”,才更恰切。

第二回:1、“不想次年又生一位公子,”根据前后意思应为“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2、“若非多读书识事,”根据前后意思应为“若多读书识事,”3、有话程本为“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希罕尊贵呢,”俞平伯本、红会本为“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综合诸本应为“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希罕尊贵呢, 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4、有话程本为“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眼的。”俞平伯本、红会本为“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应为“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穿眼的。”5、有话俞平伯本为“竟又变了一个人。”红会本为“竟又变了一个。”程本为“竟又变了一个样子。”俞平伯本更佳。6、有话俞平伯本为“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羞愧!”红会本为“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程本为“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什么?莫不是求姐妹去讨情讨饶?你岂不愧些!”应为“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什么,你岂不愧也!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7、程本是“何如呢”,另红会本则是“如何呢”,在整句话里“只看这一小辈的,将来之东床何如/如何呢”,从字面意思你是无从领会的,只是从前后语句的气韵连贯上,用“何如”才更恰切。7、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为“正是,只顾说话,竟多吃了几杯。”程本为“只顾说话,就多吃了几杯。”综合诸本根据前后意思应为“正是,只顾说话,就少吃了几杯。”

第三回中:1、“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根据前后意思应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雨村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2、有话程乙本为“我这些女孩儿,所疼的独有你母亲,今一旦先我而亡,不得见面,怎不伤心!”程甲本为“我这些女孩儿,所疼者独有你母,今一旦先我而逝,不得见一面,教我怎不伤心!”俞平伯本、红会本为“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周汝昌本为“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一人,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综合诸本,根据前后意思应为“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一人,今一旦先舍我而去,不得见面,今见了你,教我怎不伤心!”3、“又见二舅母问他:”根据前后意思应为“又见二舅母贾政之妻王夫人问他:”4、“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应为“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大母舅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5、“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根据前后意思,此句应为“方命小厮们拉起,拉至宽处,”6、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应为——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7、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应为——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8、有话俞平伯本为“上头还有字迹?”红会本为“上面还有字迹?”应为“上面可还有字迹?”

第四回:1、“他偏又卖与薛家。”应为“偏又卖他与薛家。”2、有话程本为“原告固是不依,只用将薛家族人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 红会本为“原告固是定要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俞平伯本为“原告固是定要,自然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红会本句最佳,更令前后意思通达。3、有话红会本第2版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起,从五岁上就性情奢侈,【此处俞平伯本为“表字文起,从五六岁时就是性情奢侈,”程本为“表字文起,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周汝昌本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此处甲戌本为“文龙”。】今年方十有五岁,【红会本第3版此处为“今年方十有五岁,”据甲戌本改。】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一句里是“五岁上就性情奢侈”,一句里是“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用哪一句,一般会选择用“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因为这一句作者交代了当时薛蟠的年龄。但联系上下文看,“五岁上……”“今年方十有五岁……”两句应该保留,但该怎样保留才更恰,更合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综合诸本,此句话应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五、六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今年方十有五岁,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才更贴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另,薛蟠不是字表文起,应是字表文龙,才符合其家对他的期望,因程本、俞平伯本、红会本第七十九回、庚辰本第七十九回至八十回没分的共同的回目为“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所以第八十五回回目虽原为“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祸放流刑”其中“文起”也统一改为“文龙”了。4、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为“头起身两日前,”程本此句无,应为“起身头两日,”5、“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这句话,该为“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等类人情,”6、有话红会本为“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俞平伯本为“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生恐姨父管约的紧,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程本为“只是薛蟠起初原不欲在贾宅居住,生恐姨父管束,不得自在,无奈母亲执意在此,”应为“只是薛蟠起初之心,生恐姨父管约拘禁得紧,料必不自在的,原不欲在贾宅居住,无奈母亲执意在此,”

第五回:1、有话程乙本为“宝玉看了,便自感叹,进入门中。”俞平伯本、红会本、程甲本为“宝玉看了,便知感叹。进入门来,”综合诸本,应为“宝玉看了,便自感叹,进入门来,”2、“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因为根据《红楼梦》故事的整体逻辑,只有贾环能卖巧姐,八十五回,贾环因弄倒了给巧姐熬药的药铞子受责骂后喊出“等着我明儿还要那小丫头子的命呢,”的话来,所以此处应为“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叔!”

第六回:1、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为“又与荣府有甚瓜葛?且听细讲”。甲戌本为“又与荣府有甚瓜葛?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觅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程本无此话。该留甲戌本句。2、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为“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名唤青儿。”程本为“王成亦相继身故,有子小名狗儿,娶妻刘氏,生子小名板儿,又生一女,名唤青儿。”综合诸本应为“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狗儿与嫡妻刘氏,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又生一女,名唤青儿。”4、有话红会本、俞平伯本为“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程本为:“在家跳蹋也没用。”周汝昌本为“在家跳蹋炕也没中用。”应为“在家跳蹋炕也不中用。”5、“你竟带了外孙子板儿,”应为 “带了你外孙子板儿,”6、有话程本为“说着,一齐下了炕,整顿衣服,”俞平伯本、红会本为“说着一齐下了炕,打扫打扫衣服,”应为“说着一齐下了炕,刘姥姥打扫打扫衣服,”7、有话程甲本为“谅奶奶也不责我莽撞的。”程乙本为“想来奶奶也不至嗔着我莽撞的。”俞平伯本、红会本为“奶奶想也不责备我莽撞的。”应为“想奶奶也不会责备我莽撞的。”8、“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应为“平儿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9、“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应为“那凤姐儿带着家常秋板貂鼠昭君套,”10、有话红会本为“听阿凤指示。”程本、俞平伯本为“听何指示。”综合诸本应为“听阿凤有何指示。”11、有话程乙本无,程甲本、红会本、俞平伯本“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应为“周瑞家的于是带着刘姥姥、板儿过东边房里来。”12、有话红会本、俞平伯为“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程本缺此话。根据前后意思应为“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一吊钱雇车坐罢。”13、有话红会本、俞平伯本、程本为“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周汝昌本为“方是亲戚间的意思。”周汝昌本句更妥。

第七回:1、有话程乙本为“我就知道。这算什么大事,忙的这么着!你先家去,等我送下林姑娘的花儿就回去。这会儿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呢!” 程甲本、俞平伯本为“我就知道的。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且家去等我,我送林姑娘的花儿去就回家来。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你回去等我。这没有什么忙的?”红会本为“我就知道呢。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忙得这么着!你且家去等我,我给林姑娘送了花儿去就回家来。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你回去等我。这有什么,忙的如此。”综合诸本应为“我就知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忙得这么着!你且家去等我,我给林姑娘送了花儿去就回家来。这会儿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呢!”2、有话程乙本、红会本为“举止不凡,”程甲本、甲戌本、俞平伯本为“举止不浮,”后一句更好。3、有话程甲本、俞平伯本、红会本为“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程乙本为“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应为“我就知道,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给我。”4、有话程乙本为“宝玉边去要见,尤氏忙吩咐人小心伺候着跟了去。”程甲本为——宝玉即下炕要走。尤氏便吩咐人:“好生小心跟着,别委屈着他,倒比不得跟了老太太过来就罢了。”俞平伯本为——宝玉听了,即便下炕要走。尤氏、凤姐都忙说:“好生着,忙什么?”一面便吩咐人:【此处红会本为——一面便吩咐】“好生小心跟着,别委屈着他,倒比不得跟了老太太过来就罢了。”——好生,是用心、仔细的意思。综合诸本,应为——宝玉听了,即便下炕要走。尤氏、凤姐都忙说:“好生着,忙什么?”一面便吩咐人:“别好生小心跟着就罢了,别委屈着他,倒比不得跟了老太太过来。”5、有话程乙本无。俞平伯本、甲戌本、程甲本为“可知‘贫富’二字限人,”红会本为“可知‘贫窭’二字限人,”贫窭jù,贫穷的意思。应为“可知‘贫富’二字限人,”6、有话程本为“何不远远的打发他到庄子上去就完了。”俞平伯本、红会本为“何不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7、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为“凤姐道:”郑庆山本为“凤姐亦忙回色哄道:”程本为“凤姐哄他道:”郑庆山本句为最好。8、有话俞平伯本为“这才是呢。等咱们到了家,回了老太太,打发你同你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红会本为“好兄弟,等到了家,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你同你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程本为“好兄弟,这才是呢,【此处程甲本为“这才是。”】等回去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人家学里说明了,请了秦钟家学里念书去要紧。”综合诸本应为“好兄弟,这才是呢。等回去到了家,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人往家学里说明白了,你同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

第八回:1、有话红会本为“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程本为“是我早起吃了冷香丸的香气。”周汝昌本为“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未散呢。”综合诸本,应为“是我早起吃了丸药未散的香气。”2、有话红会本为“比圣旨还快些!”周汝昌本为“比圣旨还信些!”应为“比圣旨还听些!”3、有话程乙本为“你是个多心的,有这些想头,我就没这些心。”程甲本为“你是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有这些心。”俞平伯本为“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心了。”红会本“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根据上下文意思,综合诸本应为“你这个,多心的有这些想头,我就没有这心想。”4、有话程乙本为——悄悄的回薛姨妈道:“姨太太别由着他尽着吃了。”程甲本为——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的性儿多吃了。”俞平伯本、红会本为——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综合诸本应为——又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5、有话俞平伯本、程本为“作了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红会本为“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应为“宝玉痛喝了两碗酸笋鸡皮汤,”6、有话红会本为“打了个粉碎,”郑庆山本用“打了个齑粉,”应为“打了个齑粉碎,”7、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为“容易不拿出来”。程本为“少了拿不出来。”应为“不容易拿出来,”

第九回:1、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用“虽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程甲本为“虽系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程乙本为“别人虽都有窃慕之意,‘不利于孺子’之心,”虽都有窃慕之意——此处是指贾氏家塾中的不肖子弟对香怜、玉爱暗怀思慕、念想。将不利于孺子之心——此处是指对香怜、玉爱等学童心身健康有害。综上所述,根据前后意思,此句应为——“‘香怜’‘玉爱’二词,虽有不利于孺子之意,但谁都有窃慕‘香怜’‘玉爱’二人之心,”2、“秦、香二人急得飞红的脸,”——应为——“秦、香二人急得脸飞红的,”3、有话程本、俞平伯本、红会本为“如今自己要挺身出来报不平”,应为 “如今自己要挺身出来抱不平”。 抱不平——意思是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为别人受到不公平对待而愤慨或为其抗争。4、“守礼来告诉瑞大爷,”——应为——“我们守礼来告诉瑞大爷,”

第十回:1、有话俞平校本、红会本为“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程本为“就是有亲戚来,”程本更好。2、有话红会本为“打着灯笼没地方找寻。”俞平伯本为“打着灯笼没地方找去。”程本为“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处去找呢!”周汝昌本为“打着灯笼也无处寻去。”综合诸本应为“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地方找寻去。”3、有话红会本为“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得我了不得。”俞平伯本为“所以我这两日好不心烦,焦得我了不得。”程本为“所以我这两日好不心烦。”俞平伯本句更好。4、有话程本为“恼的是那群混账狐朋狗友,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红会本为“恼的是那群混账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那些人;”俞平伯本为“恼的是那群混账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应为“恼的是那群混账狐朋狗友——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5、有话“因为冯紫英我们好,”这话,抄本上本本都是,但这句话却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都是不通的,联系上下文,是因为秦可卿病了,冯紫英推荐个医生来看完病后,因此贾珍说出这句话,这句话应为“因冯紫英为我们好”,才恰切。但周汝昌本改为“因为冯紫英为我们好”郑庆山本为“因为冯紫英与我们相好”。6、“金氏……连忙答道:“嫂子倒别教人混治。倘或错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应为“金氏……连忙答道:“嫂子倒别教人混治。倘或错了,这可是了不得的。”才对。这也是抄书人犯下之过。7、有话俞平伯本、红会本为“都不能当真切的这么说。”程本、周汝昌本为“都不能说的这么真切。”程本、周汝昌本句才通。8、有话程甲本为“竟先看脉,再请教病源为是。”红会本为“竟先看过脉再说的为是。”俞平伯本为“先看过脉,再说的为是。”综合诸本,按前后意思应为“先看过脉,再说为是。”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是: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

他经典的表述为:“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出版大部分草稿的《零乡》,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文、史、哲、数理,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归属感缺失”与“人类永恒漂泊”的哲学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文学风格。

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一切皆在“途中”。

人作为“途中人”,既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未来,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生命的价值在于“此刻”,即“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在千难万险中,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唐国明的《零乡》是一部融合自传、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该书被视作“诗意流”与“半途主义”文学的开创性实践,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被称为“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零乡》结合了文学、哲学与数学思维,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书中包含2019年、2022年前后出版的《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指出人类处于“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的状态。提出“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透露了作者以“考古复原”方式训练文本的能力,并尝试将他人文本改写成理想版本,展示创作过程的思考。

部分内容涉及作者在程本后40回发现曹雪芹文笔的基础上,对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考古复原、纠正前80回错误、删除非曹雪芹文笔等经历。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我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

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的哲学观点。

通过“零乡”这一概念,强调了人类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以及人类在重复此刻、此刻重复、重复在此的无归悲剧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唐国明在前人做出的文本成就基础上,纠正前80回文本中的不通、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来,无限真实地再现曹雪芹生前完成的百回《红楼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编辑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两组项数相同数差为1为2的连续数之和的数差规律,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多字,于2016年出版了,他大胆地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精选脂批、文句汇校标注、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中:通过细致的考证、复原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来源:作家唐国明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