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18太空生活趣事多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课时学 校摘要:课 题18太空生活趣事多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趣、航”等15个生字,会写“杯、失”等8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1.认识“趣、航”等15个生字,会写“杯、失”等8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学习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学情分析宇宙对于孩子来说是神秘的,太空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向往了解的。因此,本课的教学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主阅读,搜集资料,感悟体会。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借助中国空间站的一段视频,将孩子们带入到浩渺的太空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播放一段中国空间站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2.导入新课: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是我们人类一直向往与探索的地方。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太空生活趣事多)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比较多,因此,可以鼓励一字多法,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升识记效果。)
1.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学法指导: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思考:课文给我们介绍太空生活的哪几个方面特别有趣呢?
2.识字学词。
(1)课件出示本课新词,指名读。
航天员 宇宙 安稳觉 固定 舱壁 杯子 失重
饮水 洗澡 一件 容易 问题 密封 浴桶
重点指导:“航、舱、桶”是后鼻音,“稳、饮”是前鼻音,“宙、稍、室”都是翘舌音,“舱”是平舌音。
(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指导:
①运用图片识记:航天员、淋浴室
②偏旁归类识记。“宇、宙、容、室”“杯、桶”“航、舱”分类识读。
③与熟字比较识记。如密--蜜、稍--消、浴--容、杯--环、板--饭、题--提。
④编口诀识记。“山上树木密,蜜蜂是益虫”,强调“密”字下部是“山”。“蜜”字下部是“虫”。
⑤联系生活扩词识记。“宇、航、员、饮、舱、室”,可联系生活逐步扩词,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记忆,如“宇——宇宙——宇宙飞船”“航—航空—航空公司”“航—航天—航天飞机”“员——队员——少先队员”“室一教室一音乐教室”……
3.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给我们介绍太空生活的哪几个方面特别有趣呢?
预设:睡觉,活动,喝水,洗澡
学习任务三
精读课文,感知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表格,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信息,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及时地依据语言文字,借助恰当的图片与板画,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首尾段,感知“有趣”。
航天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往太空,空间站就是他们在太空的家。在太空中生活,说起来还挺有趣呢!
你看,在太空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1)边读边想:太空生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挺有趣
(2)联系上下文思考:“挺有趣”的“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
预设:很、非常、特别
(3)指导朗读:“挺”读得稍重,“你看”后面适当停顿,好像在等大家回想前文。“有趣”后面是问号,语调要上扬,不拖长音。
全班试读,再指名读。
2.研读2-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并根据下列表格梳理信息。
太空生活趣事(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睡觉】——在空间站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不过,要想睡个安稳觉,航天员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不然,一不小心就会飘到别处去。
①朗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在空间站里睡觉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预设:航天员把自己绑在睡袋里睡觉。
②引导交流:我们平时怎样睡觉的?航天员这样睡会怎样?
预设:我们是躺在床上睡觉,如果航天员这样睡觉会飘起来,飘到别处去。
③课件出示航天员睡觉的情景,感受有趣。
④指导朗读:重读“一样舒服”,突出了站着睡觉也很舒服的特点,“不过”要读出变换的感觉,可稍作停顿。 “飘到别处去了”读得轻快,体现“有趣”。
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活动】——在空间站里活动也需要技巧。跟在地面上用腿脚行走不同,航天员在舱体里移动主要靠手臂。为了方便航天员在舱体中活动,舱壁上安装了很多特制的扶手。平时,航天员会依靠这些扶手或其他设施稳定自己的身体。
①自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在太空中活动有些什么有趣的地方?
预设: 航天员在舱体里移动主要靠手臂。
预设:舱壁上安装了很多特制的扶手
②模拟感受:你能模仿一下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如何活动吗?为什么我们不靠脚,只靠手来稳定身体进行移动非常困难?
教师讲解:因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引力,而太空引力很小,人容易飘起来,就只能靠手抓扶手来稳定身体。
③指导朗读,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喝水】——在空间站里,是没有办法用普通的杯子喝水的。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航天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直接把水挤到嘴里。
①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在太空中喝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预设: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教师讲解:在太空里,所有的事物都失去了重量,显得轻飘飘的,水不会往下流,人睡觉也会飘来飘去。
②集体交流:那航天员怎样喝水呢?
预设:用带吸管的饮水袋,直接把水挤到嘴里。
播放中国空间站喝水视频。
③指导朗读。
【洗澡】——航天员在太空中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做了一个试验。他们设计了一个密封浴桶,在下边安装吸管,它可以把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但洗完澡以后,航天员还要花很长时间清理身体上和浴桶里的水,实在太麻烦了。所以,现在航天员通常只用免洗湿巾擦拭身体,这就简单省事多了。
①自读第5自然段,思考:我们平时洗澡非常容易,在太空中为什么就变成大难题了呢?
预设:因为在空间站里,水处于失重状态,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
②对比方法,理解“麻烦”与“简单省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采取了什么办法呢?
预设:发明密封浴桶;采用免洗湿巾擦拭身体。
③指导朗读:突出强调“可不是”,读得坚决而俏皮,突出强调“总是”“简单省事”。
3.明确原因: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太空生活会发生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呢?
预设:因为失重。
4.创设情境,联系表达:假如同学们要坐宇宙飞船去太空参观,谁能当太空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太空生活怎么样?需要注意些什么?可以结合表格内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把话说完整,也可以和地球生活做对比,联系生活,大胆想象。
学习任务四
观察交流,整合书写。
(设计意图:归类学习生字,整体观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书写规律。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的同时,对于易错和难写字加强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正确、规范的汉字。)
1.课件出示会写字“杯、失、洗、澡、容、易、浴、桶”,认读,组词。
2.重点指导:
澡:注意右部有三个“口”,上大下小,下面两“口”底部都在横中线。
宇 第一笔点和第六笔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于”的第二横比第一横稍长,但不能宽于宝盖。
杯 第四笔是短点,书写时用力要轻。第八笔是长点,用力稍重。第六笔撇穿插到第四笔点的下方。
容 第五笔是点不是捺。第六笔和第七笔收笔位置之间的宽度比宝盖要宽。“口”字要写得稍扁。
易 上小下大。第六笔横折钩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第八笔撇要比第七笔撇稍长。
3.学生进行描红,仿写。(注意书写的姿势及字的美观)
4.展示书写成果,互相评价,修改自己写的字。
课堂总结
太空生活真有趣,睡觉绑在睡袋里,活动主要靠手臂。喝水吸管饮水袋,直接接到嘴巴里。洗澡更是不易事,免洗湿巾来擦拭。
这节课,我们到太空游玩一番,领略了那么多新鲜、有趣而又奇特的太空生活。同学们,浩瀚的太空,是隐藏着无穷奥秘的地方,让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使自己身体更强壮,知识更丰富,头脑更灵活,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探索宇宙奥秘的队伍中的一员!
拓展延伸
“神舟”五号游太空
这是载入史册的辉煌日子,这是盼了几千年的伟大时刻,中国人的飞天梦,在这一天终于实现了。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杨利伟叔叔作为第一位中国航天员,巡访了浩瀚的太空。
上午9时,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大的发射塔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箭体上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自主作业
(1)查一查:到图书馆查找有关太空知识的书籍。
(2)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板书设计】
来源:荷香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