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央视315晚会以“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为主题,聚焦食品安全、数字经济、金融安全等领域的消费侵权行为,揭露了多个行业潜规则与新型套路。此次曝光的案例既包括传统领域的“老问题新变种”,也涉及AI技术滥用、数据黑产等新兴风险。以下是晚会曝光的核心问题及涉事
2025年央视315晚会以“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为主题,聚焦食品安全、数字经济、金融安全等领域的消费侵权行为,揭露了多个行业潜规则与新型套路。此次曝光的案例既包括传统领域的“老问题新变种”,也涉及AI技术滥用、数据黑产等新兴风险。以下是晚会曝光的核心问题及涉事企业、品牌的深度解析。
---
一、母婴及卫生用品:安全隐患触目惊心
1. 卫生巾/纸尿裤“残次料翻新”
- 涉事企业: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回收正规企业待销毁的不合格产品,重新包装后二次销售。
- 涉事品牌:麦酷酷、自由点、嫚熙、Babycare等知名品牌均被波及。
2. 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
- 生产乱象:河南商丘梦阳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车间环境脏乱,工人徒手操作,使用涤纶冒充纯棉,喷强力去污剂掩盖异味,且未进行灭菌处理。
- 品牌关联:浪莎、初医生、贝姿妍等品牌产品涉及代工质量问题。
消费者风险:直接接触不洁卫生用品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妇科疾病等健康问题。
---
二、食品及餐饮安全:科技与狠活的“升级版”
1. 保水虾仁“1斤虾仁7两冰”
- 涉事企业:湛江尚方舟食品、中青海洋水产等企业超量添加磷酸盐保水剂,通过包冰增重,解冻后实际虾仁仅剩30%。
2. 餐饮后厨违规操作
- 品牌曝光:蜜雪冰城、华莱士、小龙坎火锅等被曝使用隔夜食材、卫生条件不达标,部分门店甚至存在蟑螂滋生问题。
行业痛点:低价竞争导致企业通过非法添加、偷工减料压缩成本,消费者难以从外观辨别质量。
---
三、消费欺诈与服务陷阱:从“维修刺客”到“电子高利贷”
1. 啄木鸟维修平台“双簧收费”
- 套路揭秘:平台与维修工联合演戏抬高报价,例如成本91元的维修收费659元,平台抽成60%。
2. 电子签高利贷“砍头息+暴力催收”
- 涉事平台:借贷宝、人人信平台存在非实名放贷、年化利率近6000%的“砍头息”,且通过虚假账号规避法律追责。
3. 手机抽奖“诱导自动续费”
- 企业操作:兑捷网络、诺禾科技等通过虚假中奖信息诱导用户绑定支付,单日流水高达20亿元。
技术滥用:电子合同、AI外呼等技术被用于掩盖非法行为,消费者维权难度倍增。
---
四、数据安全与隐私侵犯:信息“黑洞”产业链
1. 用户隐私窃取“黑洞”
- 涉事企业:云企智能(云客引流)、绿信科技(点点蚁)等通过三网通信数据非法获取用户隐私,日处理数据达100亿条。
2. AI骚扰电话产业链
- 技术支撑:智优擎网络科技等企业利用AI外呼系统拨打营销电话,宣称“日均10万通+精准拓客”。
监管挑战:数据黑产已形成“采集-分析-变现”闭环,个人防范需警惕不明链接与权限授权。
---
五、产品质量造假:从“非标电缆”到“山寨影视”
1. 电线电缆“瘦身”隐患
- 涉事企业:安顺市金明阳电线电缆、润雄电缆集团生产未达国标的非标产品,伪造检测报告实现“造假一条龙”。
2. 影视侵权“山寨电影”
- 曝光作品:《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青蛇缘起》等影片涉嫌盗用IP、抄袭剧情,扰乱影视市场。
社会危害:劣质建材威胁公共安全,山寨文化产品侵蚀原创生态。
---
六、其他高风险领域
1. 金融服务投诉:广发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因高投诉量登上“金融黑榜”。
2. 工业品造假:翻新绝缘子、不合格防火玻璃等历史问题被再次提及。
---
消费者自救指南
1. 避雷高风险产品:谨慎购买低价卫生巾、非灭菌一次性内裤及非正规渠道维修服务。
2. 信息防护:避免点击“ETC禁用”“医保升级”等钓鱼链接,警惕手机抽奖诱导。
3. 维权途径:通过12315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保留交易记录作为证据。
---
结语:常态化监管与消费者觉醒
2025年315晚会曝光的核心问题,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侵权手段的“技术化”与“隐蔽化”。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技术溯源能力(如区块链防伪、AI监测),更依赖消费者提升甄别意识。正如晚会所呼吁:“共铸诚信”非一日之功,唯有法律利剑、企业自律与公众监督三方合力,才能真正“提振消费”信心。
来源:浮生若梦新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