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伙胡明火,谢谢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18 18:34 4

摘要:“希望我可以帮助到他,继续完成学业,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历经高筛、体检及动员等过程,3月17日中午,25岁的胡明火顺利完成捐献,成为合肥市第1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希望我可以帮助到他,继续完成学业,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历经高筛、体检及动员等过程,3月17日中午,25岁的胡明火顺利完成捐献,成为合肥市第1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随着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顺利采集出来,这些“生命火种”被紧急从合肥送往上海,为素未谋面的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要像学长一样

用“生命火种”帮助他人

3月15日15时许,记者来到了安徽省立医院国际医疗二部的病房内,此时,25岁的胡明火刚完成当天的动员剂注射,正躺在病床上休息。

2000年,胡明火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平时,他就是一位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青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就读期间,他就深受学校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影响。

“那是2022年,我的一位学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在校园里广泛传播,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从那时起,胡明火便暗下决心,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学长一样,有机会就用自己的‘生命火种’去帮助他人。

此后,他积极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当年10月,胡明火在抽血的过程中,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这份宝贵的“生命种子”,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期待着能为需要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023年底,胡明火大学毕业后,进入位于肥西的合肥亿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研发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员,而一年多前的留取造血干细胞血样的事在他在心中逐渐淡忘。

很幸运

没想到这么快就配对成功

去年年底,一通电话打破了平静。

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与上海市的一名16岁男孩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我又惊喜又激动,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和患者配型成功。”

胡明火告诉记者,事实上像这样能配对成功的案例其实并不多,有些人需要等待数年、数十年,有的甚至一辈子都配不上,自己能够跟对方这么快的时间配对上,既是幸运也是缘分。

捐献造血干细胞定于今年3月17日上午。3月12日晚,在与公司同事完成工作交接后,胡明火正式搬进了安徽省立医院国际医疗二部的病房。

“这两天就是做着各种体检和打‘动员剂’,原以为很复杂,但现在医疗条件很棒,一切都很简单。”或许是躺久了的缘故,胡明火立起身坐了起来。

由于配对人员之间的身份需要严格保密,彼此之间不能联系。当得知对方是一名比自己小9岁的中学生时,胡明火表示,自己恨不得马上就能完成捐献,给对方带去生的希望。“对方的年纪应该是个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读书好时节,希望自己的‘生命火种’能够帮助他健康成长,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随后的这段日子里,胡明火全力配合高筛、体检等一系列流程,每一项检查他都认真对待,不能生病,为的是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符合捐献要求。

“等待的过程其实很煎熬,就盼着各项检查都顺利通过,能早点进行捐献。” 胡明火坦言。

只要条件允许

希望有更多人参与捐献

这一天,终于来临。3月17日上午8时许,胡明火怀着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进入了捐献室。

随着仪器启动,细微的滴答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仿佛奏响着生命的乐章。每一滴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都承载着生的希望,胡明火看着仪器里逐渐增多的混悬液,内心满是欣慰,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温暖。

“一想到可以给那位不知名的少年带来继续完成学业的机会,能让他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我这一切都值了。” 他深知,自己所做的这件事,对于远方那个与病魔抗争的少年而言,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在捐献前,我详细了解过相关知识,专业医生也给我做了全面的解释。相反,这小小的举动却可以极大地帮助他人,为患者打开生命的新通道。”当天中午的病床上,胡明火表示。

胡明火表示,希望自己的这次捐献行动能成为一颗爱心的种子,在社会上生根发芽。“只要条件允许,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视

每一份爱心都能成为

他人生命中的一束光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胡明火”

用他们的“生命火种”在人间传递

为那些身处黑暗中的患者照亮前行的路

让生命的奇迹不断上演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王峰 文/摄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