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眠于树下花草间,回归自然的陆地生态葬,你了解多少?3月18日,郑州市2025年清明节节地生态殡葬宣传活动在绿城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文明办主办,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二七区民政局、河南福寿园承办。
长眠于树下花草间,回归自然的陆地生态葬,你了解多少?3月18日,郑州市2025年清明节节地生态殡葬宣传活动在绿城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文明办主办,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二七区民政局、河南福寿园承办。
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人们采用树葬、海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安葬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谓生态葬,就是将骨灰放在树底、草坪、花坛等地方,让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互动体验传递“生命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以市民可感知的方式展示节地生态殡葬的理念内涵,以宣传节地生态殡葬政策、普及绿色殡葬知识为内容,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在活动现场,各单位代表共同浇灌“希望之树”,开启活动序幕,主办方通过展示展板、发放单页、播放视频等方式向市民宣传节地生态殡葬政策,吸引现场群众驻足观看。同时,主办方准备了节地生态殡葬知识的互动问答,不少市民纷纷参与其中。
“殡葬改革不仅能节约土地资源,还能减轻家庭负担,像现在推行的生态葬,让生命与自然融合,很有意义…… ”宣讲区,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了解的市民递上精心制作的宣传彩页,耐心讲解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位大妈皱着眉说:“传统土葬这么多年了,改了总觉得不习惯。”工作人员便走到大妈身边,轻声细语地说:“阿姨,新的殡葬方式也是对逝者的尊重,而且现在很多地方的生态葬区环境优美宁静,更适合缅怀 。”大妈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76岁的孙大爷在十分认真咨询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自己和爱人都希望未来可以生态葬,但是要回家和儿子儿媳妇商量,在他看来,任何一种方式都无可厚非,每一种都是个人选择。
“节地生态安葬有利于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型安葬方式更多反映出人们殡葬观念的变迁,让逝者回归自然,让他们的精神留存在后人心中。”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生命文化教育逐渐推进,希望可以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厚养”的重要性,要在老人在世时候给予更多的爱与关心。
据了解,郑州市2025年清明节节地生态殡葬宣传活动将在清明前集中开展,除绿城广场首场活动外,还将在金水区、中原区、郑东新区等区域开展6场宣传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营造绿色文明的文化氛围。
来源:鳳凰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