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伤心难过时,找人倾诉,结果不聊还好,一聊更难过了,你瞬间怀疑到底是谁的问题?
你好,我是Ding
友:
你是否有这种感觉?
明明是你帮了他,但对方却对你心存恶意,毫无感激之情?
你苦口婆心的劝慰,反倒成为了他人的“催命符”?
或者反过来,
你伤心难过时,找人倾诉,结果不聊还好,一聊更难过了,你瞬间怀疑到底是谁的问题?
说实在,”有些人”并没有在安慰,感觉更像是“不明所以的PUA”,伤人伤己 。
本文算是一个科普,以心理学为背景,
来扒一扒那些让人沉浸在天堂或打入地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安慰方式。
有些安慰方式是雷区,不能碰。
学会了,你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吸铁石“,人人都爱你,
否则容易结怨。
正确的安慰法,一生受益。
1:暗示对方想多了,要求他转移注意力
比如:这都是你自己乱想的,不要多想。
这句话是最常见的安慰,但你知道吗?
当你说出这句话时,
意味着你认为对方痛苦的想法或发生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这句话一出,
表示你彻底否定了事情对他人的重要性。
你根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为他考虑。
如果对方真的处于痛苦,那你的这句话会让他觉得”心更凉凉“,甚至有无人理解的悲凉。
(从心理学角度,人在处于负面情绪时,所有的情感表达都是被无数倍放大的)
2: 不管三七二一,直接分析原因
你别伤心了,你现在应该这么做,第一怎么样,第二怎么样,第三怎么样
有一次我在咖啡店里办公,邻桌一对闺蜜在对话,女生A哭的很伤心,
女生B开始分析事情原委,于是A哭得更伤心了。
首先,当人处于伤心状态时,道理肯定是听不进去的。
难道他不懂这些道理吗?只要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基本也能分析出所以然。
但问题是:对方在此刻无法冷静,没有处理情绪,直接解决问题,往往问题会变得更糟。
3:劝对方要乐观点,要积极点。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都有解决办法的。
等下我们就去吃顿好的,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这会儿,如果你心态平稳,你会认为这安慰没错,但当你情绪低落,走进S胡同时,
你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想听。
人难受的时候,什么都听不进去。
就像生病时,都胃口不好,难道他们不知道要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他们也知道,
但就是吃不进去,是一样的道理。
听到这样的安慰,他们会认为,我连悲伤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甚至会发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快乐,我就是很难受,就是想堕落。
4:责怪,雪上加霜
别难过了,我早就提醒过你,不该怎么做,你自己不听。
如果现在心情很糟糕的人是你,你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反应?
就不用我多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么怎么样的安慰才是真实有效的呢?
学会了一生受益!
1:表达你的无条件支持,做个好听众
少说话,多倾听,要激发对方表达自己情绪的冲动,比如多用:然后呢?后来呢?
如果都是你在说,他在听,那么大概率这样的安慰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
要表达对事情的关心,对他个人的关心,愿意提供自己的帮助,
设身处地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问题,虽然这有点难,毕竟如果你没有遇到过和他一样的困境,
你很难感同身受,但至少你要清楚的让对方知道:
我愿意听,当一个听众,我一直都在。
这点尤为重要。
2:情绪反馈,必要时用肢体语言表示关爱
引导对方描述自己的感受,可以说:遇到这样的小人,你是不是有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
这样的句子,就是在引导他讲述事情的原委,有时说出来,不憋在心里,情绪就好了一大半了。
所以宗旨是:
鼓励他发泄情绪,你尊重她的情绪变化,体会她的不容易,并予以支持。
让对方知道,无论他过的好与坏,你都会不离不弃。
必要时,给对方一个深深地拥抱,或握着他的手,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温度和真情。
我们大多数时候比较含蓄,其实肢体上的接触会给他人带去惊喜。
3: 调整认知
正如前文所说,先把情绪安抚了,再来解决事情。
当他开始放松下来,你就可以鼓励对方进行下一步思考。
公式:事情原委+自己的需求+态度表达+下一步计划。
我们不是单纯的感情用事,我们在哭过闹过后,随时准备翻身,
理智的清醒的解决路径是必要的,
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是应该你给,而是鼓励他思考,他是当事人,你不该替他做决定。
比如,你问,那接下来,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妥当。
你只需给予回应,当对方问你建议时,你再表达出自己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三步,就是有效安慰他人的完整闭环。
我们都不是圣人,我承认办法比问题多,
但在想办法之前,先处理情绪,对加快问题的处理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
遗憾的是:
大多数人,遇到问题先一团乱,然后找个人安慰,对方比自己还混乱,
把本来简单的事情瞬间变得无比艰难。
不管是被劝的人,还是劝别人的人,希望本文对你会有些许的帮助。
作者余愿足矣!
来源:Ding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