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简版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9 11:03 3

摘要:3月19日上午,茂名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民中心开幕,市长王雄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速读↓

3月19日上午,茂名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民中心开幕,市长王雄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速读↓

2024年工作回顾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迈上4000亿元新台阶。

农业总产值增长2.5%,达1208.9亿元,创历史新高。

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8%,增速居全省前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2%。

进出口总额增长26.0%,增速居全省首位。

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9个、总投资510.3亿元。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农业总产值增长5%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进出口总额增长8%。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

2025年部分重点工作

“多链共建”:

开辟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坚持规上规下一起抓,推动30家企业“小升规”、150家企业技术改造、13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全产业链打造蔬菜、生猪、家禽等10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

力争新招引超亿元项目65个以上。

市里瞄准10亿元以上项目,县区盯紧超亿元项目,镇街招引“微园区”“微工厂”项目。

全力支持在茂企业建设新产线、扩大新产能。

提振消费:

优化以旧换新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装、数码产品等消费规模。

支持特色街区改造升级,做旺商圈经济、夜间经济。

创新消费场景,提升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培育会展经济、首发经济。

大力发展县域商业,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政府投资:

用好地方专项债券扩大使用领域和范围等政策机遇,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生态环保、房地产、消费等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

抓好386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36亿元以上。

县镇村产业:

“一县一策”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

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串珠成链打造若干“乡村产业走廊”。

培育一批乡村车间、手工作坊、家庭工坊。

做好“土特产”文章,创建更多“粤字号”、“信”字号农业品牌。

海洋强市建设:

加快国家渔港经济区建设,大力招引龙头企业发展海洋牧场。

茂名新城:

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通江达海、蓝绿交织的茂名新城。

切实为茂名新城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交通体系:

聚焦粤西综合性枢纽城市定位,构建“公铁海空管”立体交通网络。

完善第一圈层“一环八纵十横”、第一二圈层间“一环八射”路网体系。

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推动资产总额向2000亿元攀升。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去行政化、去机关化。

开放:

争取茂名港口岸吉达港区和博贺新港区正式对外开放,申报化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

做好与伊春、来宾的对口合作,提速湛茂都市圈建设。

绿美建设:

完成林分优化、新造林抚育、森林抚育25.16万亩和乡村绿化91.2万株,支持高州创建省园林城市。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留住绿美乡愁。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新风尚。

加强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档增效,抓紧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综合利用场所。

文旅融合:

高质量办好“柏桥讲堂”。

落实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创新跳花棚、木偶戏等非遗的现代化表现方式,不断绽放高凉文化新光彩。

加快浪漫海岸海洋公园建设,打造主题公园、亲子度假等新业态,丰富康养旅居、婚庆旅拍、低空游览等新场景。

推动柏桥荔博园创建5A景区,支持马安竹海-双合李花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吸引更多游客体验“四季皆可游、昼夜都精彩”的茂名魅力。

体育事业:

抓紧抓实省运会筹办各项工作,建成“一场两馆”、市体育职业学校。

大力推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村K”“村BA”、村舞品牌。

就业:

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供需对接。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社会保障:

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缴存。

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守好老百姓“救命钱”。

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和残疾人补贴标准。

教育:

稳步增加基础教育学位,优化城乡中小学校布局。

支持信宜、高州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医疗卫生服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落实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建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围绕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持续抓好高水平医院建设。

“一老一小”: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提升普惠育幼服务。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长者饭堂”建设。

安全生产:

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铁面、铁规、铁腕、铁心”,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粮食安全: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76万亩以上、产量153万吨以上。

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