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州的这个作文命制,考生是没有额外的发挥空间的,这几乎就是一个全命题作文,这种带着明确出处的“警句”式的材料,考生是只能以赞同的态度来写作。而潍坊的命题则给了一点弹性空间,允许考生生发一些自己的思考。其中“凡事”一词有绝对化表述之嫌,故而考生也可采用反驳的方式
25年潍坊一模作文题源探究、解读及例文
原题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人们常说凡事要“尽我所能”,也要“敬我不能”。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次作文的命制与【贵州省县中新学校计划项目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较为相似,但二者也有区别。
类似题目: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敬我不能,尽我所能。——“浙江宣传”2025新年献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综合解读:
这两个题目相似度较高,讨论的核心词都是“尽我所能”和“敬我不能”,但也有区别,看清二者的区别,或许是让我们作文思维再提升一个层次的关键。
贵州的这个作文命制,考生是没有额外的发挥空间的,这几乎就是一个全命题作文,这种带着明确出处的“警句”式的材料,考生是只能以赞同的态度来写作。而潍坊的命题则给了一点弹性空间,允许考生生发一些自己的思考。其中“凡事”一词有绝对化表述之嫌,故而考生也可采用反驳的方式写作。
另外,这两个关键词的顺序调换,也引起了语意表达的差别。类似于“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语序换了,语意也会变化。贵州卷直用原话,“敬我所能”似是自谦一下,后边“尽我所能”富含进取之意。潍坊卷先讲“尽我所能”,再讲“敬我所能”,更多强调的是,人要衡量自己能力,对自己的能力边界多一份清醒认知。
如果强调这两个关键词的好处,“尽我所能”可以认为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避免青年的“躺平”“摆烂”;“敬我所能”则是认识自我的局限,对能力范围之外的保持敬畏之心,减少“焦虑”“内卷”。
考生立意依然建议辩证讨论,可侧重一方,但不可完全抛弃另一方。亦可二者并重,加之综合讨论。议论结构可采用最普通的“A+B+AB”的方式,也可采用“非A+非B+AB”的变式;突出一方的,也可根据自己中心立意调整。
不过,我这次个人的写作尝试了一下略微不同的方式,即不认同该观点,以驳论文的方式写作。不知这样是否合适,供大家讨论参考。
例文:
不以“尽所能”为托词,要向“所不能”去突破
文/超然复读杨连亭老师
身处逆境时,我们常以“尽我所能”来抚慰疲惫的心灵;面对未知时,我们又以“敬我不能”来劝告躁动的自己。如此种种,似乎我们既可以保持前进动力,又可免于碰硬壁、撞南墙,可谓是走向人生成功路的妙法。可是,还是年轻人的你,难道不想尝试着突破“我不能”吗?
诚然,前者的人生哲学有其道理,它让我们保持奋进姿态的同时,又保持着对自我能力的清晰认知,让我们怀着对未知的敬畏之心,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似乎以此就可以一直走在康庄大道上了。可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这番言辞对我们来说,是否显得暮气沉沉、老气横秋呢?年轻人,如初升的朝阳,如刚入山林的乳虎,才学智识仍在快速增长阶段,其“能”与“不能”的边界已然清晰划定了吗?将“尽我所能”挂在嘴边的,确实拼尽全力了吗? 遭遇失败的苦楚时,面对未知的迷茫时,在外界和内心都在不断浮现“你不能”的声音时,你是否有勇气去挑战一下呢?
你是否想过,很多时候的“尽我所能”一不小心就会滑入拖延、懈怠甚至是推脱责任的陷阱呢?一件事,还未开始做,就过多强调其困难,勉强去做了就说一句“尽我所能”,背后的含义却是“我觉着大概率会失败,我尽我所能求个心安理得吧”。加州山火旷日持久,政客们嘴上说着会尽力施救结果是消防栓里没有水;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商家、监管部门多方声称大力改正,结果只是搪塞舆论。若是总把“尽所能”当作逃避挑战的盾牌,我们的精神难免要矮化、弱化,陷入平庸的泥潭。
你是否想过,纵然在挑战“我不能”的过程中遭遇坎坷挫折,也会让我们的人生长河泛起不一样的浪花呢?难道你甘心在澎湃的青春时节就沦为一潭死水吗?16年从大疆离职时,王兴兴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梦想看起来那么虚妄;04年从广告公司离职时,饺子导演蜗居家中做动画的梦想看起来多么离谱。若是没有这样向“不能”的挑战,宇树科技的辉煌和《哪吒2》电影的火爆不知该由何人书写?
当然,向着“不能”发起挑战,并非无根基的妄想,亦非对不可控事物的执迷,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葆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是不轻易对青春设限的态度,是年轻人敢犯错、敢尝试的特权。正如梁文锋所说,之前我们习惯了跟随,将来我们要尝试领先。而要“领先”,就是要从0到1的突破,就是要挑战所有人的“所不能”,而这恰是我们国家民族所急需的人才品质。
当你决心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时,难免会有凄风苦雨袭来,也难免会有质疑和嘲讽的冷水泼来,这时,请你不要轻易熄灭理想的火焰,不妨对他们反问一句“那万一赢了呢?”,或者平静但坚决地说一句“我想试试”。去突破吧,去挑战吧,去打破“我不能”的枷锁吧,拥抱绚烂绽放的人生吧。
附贵州市作文的审题解读和例文: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浙江宣传”2025新年献词为材料,深刻地阐释了面对自身能力不足时应有的态度。“敬我不能”体现了对自身能力边界的清醒认识和尊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局限,不盲目自大,这是一种理性和成熟的表现。“尽我所能”则强调了在认识到自身局限的基础上,依然要积极进取,全力以赴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两者其实相辅相成,前者强调是对自我不足的谦虚,后者则是对自我不足的努力。即对可为之事大展拳脚,对不可为之事保持敬畏;对不可控之事,保持乐观,对可控之事,保持谨慎。
综上,考生可以着重围绕“敬我不能”阐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客观地看待自己,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低估自己的潜力。只有认清自己的 “不能”,才能更好地找准方向,避免盲目行动。也可以着重围绕“尽我所能”阐述积极进取的态度,指出尽管我们有很多“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消极对待生活。相反,我们应该在承认局限的基础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辩证看待“敬我不能”与“尽我所能”两者关系,强调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和自身能力边界,又要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开篇直接点明“敬我不能,尽我所能”这一核心观点。接着,结合材料和具体素材分别阐述“敬我不能”和“尽我所能”的内涵。“敬我不能”是对自身能力边界的尊重和知止智慧,比如霍金虽身体有极大局限,但因认清自身“不能”,专注科研,最终取得科学突破。“尽我所能”是积极人生态度和对梦想、责任的担当。比如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克服困难解决吃饭问题的事例,体现其为梦想不懈努力的精神,展现“尽我所能”的价值。然后强调“敬我不能”与“尽我所能”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证在两者间找到平衡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作用。最后,结合新时代背景,呼吁人们做到 “敬我不能,尽我所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升华文章主旨,使观点更具现实意义。
例文:
敬我不能,尽我所能
“敬我不能,尽我所能”,这简短有力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极具指导意义,告诉我们人生既要认清自己,也要知其不可而尽力为止。
何谓“敬我不能”?它是一种对自身的清醒认知,更是一种对世界的敬畏之心。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而承认这些局限,绝非自我否定,反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面对美国的 “极限施压”,华为在芯片领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任正非清楚地认识到,在芯片制造的某些高端技术层面,华为暂时难以与世界顶尖水平比肩。但他并未盲目地追求一蹴而就的突破,而是冷静地提前布局,毅然踏上自主创新的艰难征程。正是这种对自身能力局限的敬畏,让华为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后续的发展积累力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说“敬我不能”是认清自我之后的蓄力,那么“尽我所能”,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更是对责任的勇敢担当。“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为了研制出有效的疫苗,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麻痹、死亡的风险,以身试药。为了尽快确定疫苗的安全性,他甚至瞒着家人,给自己的孩子服用疫苗。顾方舟深知这项工作的艰难险阻,但他依然拼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疫苗的研发中,最终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护佑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
其实,“敬我不能”与“尽我所能”并非孤立存在,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前者让我们避免盲目自大,帮助我们找准方向;后者则激励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就像“研磨大师”叶辉,在航天工程领域,他将量块研磨的精度做到了惊人的 0.05 微米,远超机器操作的精度。他明白研磨工作难度巨大,自身技术存在不足,但他凭借多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与钻研,尽自己所能提升研磨技术,最终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在认清自我局限之后,尽力而为,这是这是时代所需要的勇敢与担当。
“敬我不能,尽我所能”,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座右铭,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必然会遭遇各种困难与挑战。但只要我们既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又能竭尽全力去拼搏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新时代的新青年,应“敬我不能,尽我所能”为指引,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为实现个人梦想与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来源:超然复读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