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凉州区广袤田野里农机穿梭、农技人员奔忙。今年,凉州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底,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引领,通过机械化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基固本。
凉州融媒讯(记者 王璟 曾继孔)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凉州区广袤田野里农机穿梭、农技人员奔忙。今年,凉州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底,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引领,通过机械化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基固本。
在凉州区松树镇松树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小麦播种滴灌浅埋一体机正在高效作业。随着播种机行进,种子与黑色滴灌毛管同步入土,一次性完成播种、铺管、覆土。
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丽梅说:“凉州区在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等种植技术种植,新农机覆盖率达62%以上,小麦浅埋滴灌技术亩节水100方以上,节肥30%,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麦后还可复种露地蔬菜或饲草,通过粮菜轮作,缓解粮经争地的矛盾,实现了一茬保粮食安全,一茬促农民增收。”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春播效率,也让种粮大户张德明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种粮大户张德明说:“近几年,合作社流转土地5千多亩,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目前,已种植小麦500多亩,由于今年墒情较好,再加上新技术,预计亩产可达1000斤以上。”
曾经的“巴掌田”,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推动下,摇身一变成了“聚宝盆”。目前,全区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1.05万亩,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覆盖率达93.8%。2025年,凉州区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3.06万亩,通过开展田块整治、灌溉升级、道路硬化等一系列工程,实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为粮食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凉州区松树镇副镇长王天腾:“实施高标准农田后有效的解决了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配套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设施,每亩可节本增效400元,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凉州区把小麦播种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提早部署,多措并举,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良法,提高春播质量,积极协调农资企业,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充足,满足春播需求。在春播过程中,凉州区还注重绿色发展,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
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丽梅表示 :“截至目前,全区小麦播种面积20.05万亩,预计3月底全面完成小麦播种任务。”
对于辛勤耕耘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生产者而言,利好政策的出台无疑为粮食增产增收注入了强大动力。凉州区从农机购置补贴、种粮补贴,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都为农民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也让农业生产者们种粮更有底气、更有盼头。
种粮大户张德明说:“凉州区积极推广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宽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从‘种、管、收’全程跟踪服务,既增加了产量,又提高了收入,在很大程度上调度了我们种粮的积极性。”
来源:凉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