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春分 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新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0 12:30 3

摘要:20日春分节气,我市多所小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融合传统文化、科学探索与环保理念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动手”体验中感受自然之美,领悟文化之韵,激发创新之思。

20日春分节气,我市多所小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融合传统文化、科学探索与环保理念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动手”体验中感受自然之美,领悟文化之韵,激发创新之思。

铁西区逸夫小学开展了“瓶子里的春天”实践活动,学生们以废弃的矿泉水瓶为承载春日诗意的画布,用斑斓色彩演绎环保理念与艺术创造力的融合。活动以春分节气知识科普拉开序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时令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春景。随后,学生们运用五彩缤纷的颜料在清洗干净后的矿泉水瓶上进行创作,有的以写实笔触勾勒桃花、玉兰的娇艳形态,有的用抽象色块表现春雨润泽大地的生机。学校负责人表示,这场春日里的特殊美术课,不仅让废弃物品重获新生,更在孩子心中播撒下绿色发展的火种。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这些传递着春日美好祝福的矿泉水瓶布置成“春日长廊”进行集中展示,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铁西区育才小学的“春分寻踪”实践课上,学生们走出教室化身“自然观察员”寻找春天,用眼睛观察,用双手触摸,用心灵记住春天的诗意与生机。学校还将科学观察与艺术创作结合,既有“春分竖蛋”科学实验解析重力平衡原理,又以手绘温度变化折线图记录物候规律,创作了《春分物候图鉴》。

铁西区大西街小学则打造了沉浸式节气课堂,学生们来到操场丈量日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开展春分节气相关的经典诵读。科学实验课上开启春分知识小课堂,学生们抢答春分知识,分享春分竖蛋、吃春菜等习俗。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对春分有了更深的认知,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

铁西区北地号小学的学生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开展了“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与树木共成长”活动。各年级学生亲手制作了创意设计树牌,他们通过搜索资料,于细微之处发现植物的特点,精心设计了护树牌,让学生在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增强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此外,学生们还用画笔解密春风节气密码,有的以点彩技法表现花粉传播轨迹,有的用流体画模拟冷暖气流交汇,还有的画出了田野里放风筝的小朋友、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展现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教师们还特别设置了“春日能量瓶”环节,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自然细节转化为积极心理意象。

铁西区晨光小学、民生小学,立山区中华小学、光明小学等学校也把节气教育作为跨学科融合的载体,通过天文观测+物候记录+民俗实践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科学的对话中焕发新生。全媒体记者 田畅

来源:鞍山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