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文化里几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还有“反倒喜欢推崇洋人”。这些现象,说实话,挺复杂的,也挺有深度的,咱们一起来剖析剖析,因为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文化里几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还有“反倒喜欢推崇洋人”。这些现象,说实话,挺复杂的,也挺有深度的,咱们一起来剖析剖析,因为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
一、文人相轻与同行是冤家: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咱们讲究谦逊、中庸,但有时候也会有点“尊己卑人”的小心思。这心思啊,一来二去,就变成了文人之间相互轻视,同行之间竞争激烈的情况。
想想古代的科举制度,那些文人为了争个官位、博个名声,那简直是拼得你死我活。这种竞争心态,到现在还留着点影子。
其实啊,这背后还有心理原因。谁不想自己的才华被认可呢?但又怕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就看同行不顺眼,有点嫉妒。还有啊,咱们人都有个毛病,就是容易看到自己的好,看到别人的坏,这样一来,对自己评价就高了,对别人评价就低了。
这种倾向啊,说实话,挺浪费人才的。好多有才华的人,就因为被埋没或者受到排挤,没法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且,它还阻碍了学术和行业的进步。大家都不合作、不交流,新知识和新技术怎么传播呢?
二、不太喜欢推崇别人:这是为啥?
咱们中国文化里,虽然讲究尊老爱幼、谦逊有礼,但有时候也会“枪打出头鸟”。所以啊,大家都不太愿意太张扬地去推崇别人,生怕自己显得不如人。
这其实也是种社会心理。咱们都更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成就,别人的贡献嘛,有时候就忽视了。还有啊,竞争压力那么大,推崇别人岂不是削弱了自己的竞争力?所以,大家就选择沉默或者贬低别人了。
三、反倒喜欢推崇洋人:这是咋回事?
这个现象啊,跟历史有点关系。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不少外来侵略和文化冲击。有些人啊,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盲目崇拜,对本土文化有点自卑了。
改革开放以后,咱们跟外界交流多了,看到了更多先进的西方科技和文化成果。这一下子,大家对西方的推崇就更深了。
还有啊,咱们人都有个“新奇效应”。新鲜、不同的事物总是更容易吸引咱们。西方文化跟咱们中国文化比起来,新奇元素多,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就更容易引起咱们的兴趣和推崇了。
国内很多心理学的研究,为什么往往都被束之高阁,而西方心理学,即使效果不是很佳,也趋之若鹜。甚至用西方心理学来衡量一切,给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们”画地为牢“,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以为自己就是心理咨询行业的大神,让心理咨询的创新受到很大的束缚。
人性智慧心理学,发现在创办心理学流派,倡导心理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文化上的阻力。但我们坚持认为心理咨询应该用效果说话,而不是用掌握了哪一门的流派的技术和理念的高低说话。否则衡量标准一错,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来源:人性智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