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有哪些妙招?新城建设发展如何吸引人口流入?农业产业提质发展有哪些突破口?……3月18日上午,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发言大会上,10位政协委员代表其所在党派和工作组登台作高质量的参政议政发言,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新城建设、海洋经济、数智应用
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有哪些妙招?新城建设发展如何吸引人口流入?农业产业提质发展有哪些突破口?……3月18日上午,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发言大会上,10位政协委员代表其所在党派和工作组登台作高质量的参政议政发言,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新城建设、海洋经济、数智应用、民生医疗等不同角度建言献策,提出的意见建议精准务实,有高度也有深度。
民建茂名市委员会代表王燕:
激发县域产业发展活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百千万工程”是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是关系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是促进固本强基的务实之举。推动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攀升的重中之重。
建议以“多链共建”增强县域产业发展动力,坚持以“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抓好招商引资,加快“五链共建”向“多链共建”拓展,提前谋划未来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更多产业链条落户。健全完善园区管理、扩大扶持政策、强化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反向飞地”发展模式;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发展乡镇特色产业,围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深加工,做好内外联动,统筹县区间、镇街间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做好“信字号”产品认证和“粤字号”公用品牌推选工作;挖掘资源潜力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化+”“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打造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等,定期举办特色民俗和文化演出活动;做好招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前期咨询、政策解读、项目审批、施工报建等服务,丰富联办业务种类,提升政务和信用信息化水平,加强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渠道和力度。盘整闲置资源提高经营效益,妥善解决历史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土地调整,鼓励园区新招引企业、国有企业主动发力,加强对接,实现资源土地有效配置。
市政协人口资源工作组代表王洪琼:
聚人气增活力加快建设茂名新城
茂名新城将作为茂名当前和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战场,这片热土将大有作为,而人口数量是新城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吸引人口流入,带动投资、促进项目,将有效为茂名新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建议加快推进新城硬件项目配套,产业、生活、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休闲等相关配套设施应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地,以完善良好的配套吸引人口流入;强化教育拉动效果,除目前投用的学校外,要强化教育资源配置,凸显教育拉动效果,带动人气集聚;推动三产主导行业加快入驻,加速金融保险、大型商场等三产行业入驻新城,配套产业发展吸引人口流入;积极创造就业机会,研究产城融合,吸引高新区产业工人到新城居住落户;提升项目层次,强化包装、招商、服务的层次,以优质的项目、到位的服务吸引项目、资金和人才落地。
民盟茂名市委员会代表杨海璇:
推动新媒体赋能文旅能级跃升挖掘“流量密码”开启经济新引擎
在地方文旅热度中,新媒体传播凸显优势,茂名文旅领域要克服当前存在的缺乏引领性的龙头产品、缺乏专属“爆点”、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才能掌握“破圈”出彩的“流量密码”,实现文旅能级跃升,开启经济新引擎。
建议将“优势资源”打造成“拳头产品”,深入提炼茂名专属的文化“IP”,利用图文、直播、视频、VR、cosplay等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推介和营销;实现文旅宣传全方位覆盖,通过线上+线下、传统+创新,全方位展示茂名的“山海并茂”和人文积淀;扩大“朋友圈”实现“引客入茂”,除邀请名人网红外,还可挖掘并培养本土网红人才;“量身定制”旅游产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客群的旅游产品,打造适合不同季节的特色旅游业态,加快打造“茂名文旅”智能系统;全方位培养数智文旅复合型专业人才,除加强对现有文旅从业人员的新媒体培训外,应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设旅游新媒体营销、旅游短视频制作、旅游直播运营等课程或培训项目,设立茂名文旅新媒体创业孵化基地,引进外部新媒体专业人才与团队。
市政协财经工作组代表朱俊宏:
促进农村物权融资创新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茂名特色农业发展成效
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是趋势,其中物权融资是农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银行凭借对抵押物价值的评估和风险的把控进行放贷。当前,农业产业存在价值评估难、价格波动大、处置变现难的问题。
以化橘红产业为例,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建立化橘红交易中心,为物权融资提供运用场景;建设质量数字化品控体系,为物权融资提供核心数据支撑;推动“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公司”深度合作,为物权融资提供补充;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与产业链延伸,丰富物权融资的获益范围。
如物权融资在化橘红产业试点成功,下一步还可以把此新模式推广运用到“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等产业链,让金融服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市政协农业农村第二工作组代表乌日琴:
科技赋能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
茂名践行大食物观,部署推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全产业链条,规划构建“两核两带,一区多园”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目前,我市海洋牧场建设规模初现。
建议推动科技创新,在合作模式、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加强陆域配套、提升灾害风险监测能力、深蓝种业和海洋牧场装备技术等方面强化科技应用;完善法规标准,加强规划用地保障,加快编制《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3—2035年)》实施方案,制定地方性海洋牧场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导多元投资,创新金融服务,聚力招大引强,创新金融服务,鼓励资源整合;强化生态优先,深化产业融合,抢占蓝碳交易中心,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本底调查,构建评估体系,建立海洋牧场碳汇与我市海洋经济发展耦合关系,为海洋牧场蓝色碳汇提供开发平台。
市政协科技工作组代表葛燕梅:
找准突破口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顺应国家政策大势,茂名应大胆拥抱“低空时代”,积极抢占低空经济这条全新赛道,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强大的动力。
建议坚持“场景”先行的发展定位,形成“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农业”“低空+应急”等多元应用场景;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要谋划推进通用机场和低空飞行器起降点建设,同步推动建设地面保障设施网及低空航路航线网;设立产业基金,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制定投资策略和加强项目管理,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区,高站位高标准打造“1+N”产业发展模式,形成“无人机物流服务+试飞基地+生产组装+维修保障”的新型业态;主动融入并深度参与大湾区产业链分工,走出茂名发展低空经济的“实体模式”,招才培智加大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储备。
市政协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工作组代表柯燊荣:
发展数智农业谋划建构茂名农业数据大模型
随着国家力推数字化转型,茂名市作为农业大市,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可探索发展数智农业,利用农业数据大模型,推动一二三产业各链整合增值。
建议建构农业数据大模型,通过数据收集、学习算法,构建并升级优化数据模型,发挥模型分析、提议、预警的功能;构建产业链协同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和协同合作。利用农业数据大模型进行产业链优化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农业数据的开放和共享。
通过加强数据收集与整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拓展农业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强产业链整合与协同以及强化政策支持和保障,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工党茂名市委员会代表郑东莲: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群众更有“医”靠
茂名市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卫健部门主动作为、科学谋划、强化保障协调,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和市民们的健康获得感。与此同时,要持续力促我市优质资源扩容下沉更持续巩固。
建议建立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深化省市县合作,深化医联体建设确保打造精品专科,聚焦市外就医的主要病种,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发展优势学科、做强弱势学科,如结合我市实际可增加眼科、口腔科等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督促三级公立医院落实分级诊疗;加强医学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优质医疗信息共享有依靠,充分利用“茂名e生活”APP与“粤智助”等民生工具,大力推进茂名市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
市政协法制工作组代表秦玉良:
健全多元调解机制培育“好心调解”品牌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若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很容易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经济发展,威胁社会稳定。多元调解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调节、化解纠纷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建议制定出台《茂名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为基层治理建章立制,积极构建基层工作体系,完善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纠纷解决途径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委领导、政府各部门联动和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政法力量以及部门融入“1+6+N”体系,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和提高业务能力,推动信息融合,打造公共信息平台,抓亮点树品牌,发动产业代表、“五老人员”、专家学者、大学生村官等加入调解队伍,不断优化调解队伍结构,展现“好心调解”茂名力量。
市政协粤港澳大湾区澳门工作组林伟权委员:
推动澳门成为茂名商品出海重要平台
目前,茂名在推动商品出海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加强和澳门的合作,善用澳门平台作用,可进一步拓展茂名商品对接葡语系国家市场乃至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建议加强商品的选取,以精选产品推进精准销售,持续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集群发展,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加强贸易宣传,善用澳门平台,全面联动澳门茂名乡族社团,在澳门打造商品展示中心;强化电商人才培养,通过机构联动、平台对接,有规模、有计划开展语言表达、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合作,推动创新型产业联合发展,加强对接科技开发与应用、绿色环保等具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善用好澳门平台,主动推动加强与葡语系国家的创新产业领域交流和合作。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