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南通大学行知青年志愿宣讲团以江苏省为核心地区,辐射云南、山西等省份,开展了一场跨越地域、联结代际的沂蒙精神志愿宣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种形式融合”的创新模式,宣讲团以青年之声讲述红色故事,以青年之力赓续精神血脉,收获社
01 弘扬沂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南通大学行知青年志愿宣讲团以江苏省为核心地区,辐射云南、山西等省份,开展了一场跨越地域、联结代际的沂蒙精神志愿宣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种形式融合”的创新模式,宣讲团以青年之声讲述红色故事,以青年之力赓续精神血脉,收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注入了蓬勃动能。
图为志愿者参与志愿项目集市,宣传沂蒙精神
02 线下宣讲:以沂蒙精神照亮成长之路
在线下,宣讲团以“沂蒙精神伴成长”为主题,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不同场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讲内容,让红色精神融入生活、滋养心灵。
图为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宣讲
面对备战高考的高三学子,宣讲团特别策划“沂蒙精神与青春答卷”专题活动,将红色故事转化为写作素材与精神动力。在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宣讲员袁健路以“王尽美的家国情怀”“李桂芳的火线桥”等故事为案例,剖析人物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并提炼出“奉献”“坚韧”“团结”等关键词,帮助学生积累议论文论据。“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故事,让我想到‘平凡铸就伟大’这个作文主题。”一位高三学生在互动环节分享道。语文教师评价:“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素材库,更激发了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作文有了灵魂。”
图为志愿者在高中宣讲
面对社区儿童,宣讲团携手广陵团区委、广陵籍大学生驻外团工委举办“青暖广陵 微爱圆梦”公益冬令营,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团队以“沂蒙精神伴成长”为主题,讲述沂蒙革命先驱事迹,详细介绍了沂蒙作为中国革命重要战略基地的深厚历史背景,一同与孩子们深刻领悟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的沂蒙精神内涵,激发了小朋友们对坚定理想信念、勇毅前行精神的深刻认识,深深触动了每一个参与者。
图为活动社区儿童的合照
云端课堂:用青春语态激活红色记忆
在线上,志愿宣讲团联合南通大学“云支教”志愿服务团出品沂蒙小课堂系列微课堂,以“沉浸式体验+数字化传播”为核心,讲述烽火岁月那段沂蒙情,打破传统宣讲模式,实现红色教育的“云端渗透”。
图为团队成员录制的视频微课截图
红色记忆与现代教育的交融,在教育舞台上点亮了独特的光芒。在“沂蒙小课堂之王换于的故事”课程中,志愿者崔菲菲引领孩子们走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讲述王换于作为“沂蒙母亲”的感人事迹,培养孩子们对革命历史的敬畏之心和爱国情怀;在“沂蒙小课堂之女子火线桥”课程中,志愿者薛培蓉带着孩子们重温女子火线桥的壮举,讲述沂蒙妇女如何以柔弱的肩膀扛起抗日救亡的重任,激发孩子们对英勇无畏精神的崇尚和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在“沂蒙小课堂之王尽美的故事”课程中,志愿者王童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王尽美作为早期共产党人的光辉一生,探讨其革命理想与当代青年责任的联系,激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使命。通过这些课程,孩子们不仅深刻领悟了沂蒙精神的内涵,还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03 青春回响:以传承创新书写时代答卷
四个月的宣讲历程,从江南水乡到云岭太行,从线下讲堂到云端阵地,南通大学行知青年志愿宣讲团以青春之名,架起了一座贯通历史与当下、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红色桥梁。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不仅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更昭示着:当青年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必将汇聚起强国复兴的磅礴力量!
图为团队与小朋友的合照
2025年第119期 | 总第4716059期
来源:明日之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