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不含中国成分”这个标签竟成为国外商品的最大卖点。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会成为国外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不含中国成分”这个标签竟成为国外商品的最大卖点。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会成为国外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
取材于网络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终究成为了我们国家的“奇耻大辱”。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食品安全”成了反面教材?
取材于网络
在现代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全球民众瞩目的焦点。只是,让人有些吃惊的竟然是“不含中国成分”成为了国外食品安全的标准和售卖的噱头。
在一些国外的超市、餐厅的食品包装袋上,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含中国成分”或者是标注没有中国的原料等等一些刻意提醒的字样。其中,这些字样多出现在宠物、婴幼儿的食品包装上。看到这些,我们作为中国人,是讽刺?是嘲笑?是活该?还是自我检讨?
取材于网络
都记得2007年,美国诚实厨房发生的一次宠物食品严重危机,有多数的宠物粮食中被检测出来含有“三聚氰胺”,有好多宠物都因此中毒生病甚至死亡。
取材于网络
那场宠物食品事件的影响席卷全球,而中国的原材料——小麦蛋白胶,被指为那次事件的问题根源。
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原料制造出来的宠物食品造成了大量宠物的患病,从那之后,基本上所有的宠物食品商家不再使用含有中国成分的原料。
取材于网络
这次事件就像一颗炸弹一样,引爆了所有的信任危机。国外市场上很多的宠物食品都开始了刻意的针对,在包装袋上注明“不含中国成分”,以此来获得消费群体的信任。
类似的事件不止一件!对于家里有小孩子的家庭,孩子吃的辅食应该不陌生,一定都给孩子们买过婴幼儿吃的果泥。澳洲一家婴幼儿辅食生产商:贝拉米,不知道是受宠物食品的影响还是什么原因,在他们的果泥包装袋上也印上了“不含中国成分”的字样。
取材于网络
在遭到中国人的质疑后,还信誓旦旦的说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放心,听着是多么的讽刺。
其实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不管是在美国、澳洲,还有印度,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存在。
众所周知,“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最严重恶劣的一次食品安全问题。三鹿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之一,是多数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但是为了增加奶粉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使用一种“三聚氰胺”的化学品。
取材于网络
根据当时的报道统计,全国范围内有30多万的孩子因此生病,并造成多人死亡。这无疑给所有消费者带来了沉痛的伤害,也致使国产奶粉的信誉度急剧下滑,使消费者宁愿花更高的价格购买国外进口奶粉。
小编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讯息,写的是一位网友在瑞典的时候,参观一个当地特别有特色的博物馆,被称为“恶心食物博物馆”,里面全部都是来自各个国家最恶心的食物。
取材于网络
但他逛着逛着,映入眼帘的是一罐奶粉:三鹿奶粉,旁边还放着详细的介绍,看到后真的是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样的耻辱啪啪打脸。
之前震惊全国的“瘦肉精”事件中,部分养殖户为提高猪肉瘦肉率,竟在猪饲料里添加瘦肉精。人们食用以后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严重者危害健康。
取材于网络
每年的“315”晚会上,不是出现这样的回收利用,就是出现那样的造假。前几年的“酸菜”事件令人惊愕,原来我们吃进肚中的酸菜竟是工人用脚踩制而成。此事影响至今,小编仍然对酸菜泡面避而远之。
取材于网络
就在前几天报道中上,黄焖鸡的曝光、酱油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等等等等,这些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打压,所以也难怪国外欧美市场那样做。
取材于网络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加大了力度,也可以看到一些结果,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仍然存在,无疑让一些国外的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原料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但是事情发生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中国人,要怎么去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影响这么恶劣,可以反映出来欧美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那我们就需要从根源去解决,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取材于网络
跳出“不含中国成分”的泥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逐渐建立起全球消费者对于中国食品的信任感。
前几日,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声一定会加大力度对食品安全的把控。
新京报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信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制定了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紧盯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果蔬保鲜剂滥用等突出问题,聚焦校园食堂、网络销售、连锁快餐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和直播带货、餐饮外卖等新业态,加大抽检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法从严处置,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小编也认为,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像历史上奶粉事件,现在我们的国产奶粉也已经进入了更新换代的新时期。
取材于网络
所以,给他人一次机会,也是给自己一次机会。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我们都应秉持客观理性的心态看待问题,切不可以偏概全。
取材于网络
我想,我们中国人一定不想让“中国”这两个字成了贬义词。
对此,你怎么看?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加大全国食品安全抽检力度 北青网 2025-03-16 14:21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加大全国食品安全抽检力度 新京报 2025-03-17 14:11
来源:羊羊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