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迪1990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那时候,他爸妈为了多赚点钱,常年在外打工,小张迪就成了留守儿童,跟着奶奶在村里长大,别看家里条件一般,张迪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心疼,别的孩子满村跑着玩,他老早就知道帮奶奶干点活儿,捡柴火、洗碗,啥都干。
一个上海交大硕士,天之骄子,却在人生最辉煌的起点被命运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突发白血病。
面对病魔,他选择了“宁死不肯治疗”,临终前,他留下两句话,既是对亲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晨 编辑-晨
张迪1990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那时候,他爸妈为了多赚点钱,常年在外打工,小张迪就成了留守儿童,跟着奶奶在村里长大,别看家里条件一般,张迪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心疼,别的孩子满村跑着玩,他老早就知道帮奶奶干点活儿,捡柴火、洗碗,啥都干。
奶奶常跟邻里夸:“这孩子,天生就是个好苗子,”上学后,张迪更是个“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成绩就没掉过前五,奖状贴满墙,初中上了县里的重点学校,高中考进沈阳二中,那可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好学校,高三那年,他跟打了鸡血似的,天天早起晚睡,三点一线,书本啃得比饭还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成绩一出来,他直接被东北大学录取,村里人听说后,都跑来跟张迪爸妈道喜:“你们家这小子,太给力了!”大学四年,张迪没闲着,别人泡吧玩游戏,他泡图书馆看论文,参加社团还练了篮球和吉他,硬是把自己活成了“德智体美劳”全能型选手。
大四那年,他又给自己立了个誓,考上海交大的研究生,那可是国内顶尖学府,动力工程专业更是硬核得不行,张迪一头扎进书堆,熬了无数个通宵,终于拿下录取通知书,拿到通知书那天,他爸妈乐得合不拢嘴,摆了几桌酒席,逢人就说:“我儿子有出息了!”
2018年5月,张迪硕士毕业,27岁的他踌躇满志,直接被上海一家研究院看中,签了份高薪工作,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终于能喘口气了,想着赶紧攒钱带爸妈和奶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能想到,这美好日子还没焐热乎,命运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2018年7月,刚上班俩月,张迪发现自己身上冒出不少小红点,还老渗血,起初他没当回事,心想:“夏天热,出点汗闹的吧,”就去药店买了点药膏抹抹,可没几天,红点越来越多,身上还开始发痒,连嘴边都渗血了,同事看不下去了,催他:“别硬扛了,赶紧去医院瞅瞅吧!”
这一查,张迪懵了,医生拿着化验单,脸色铁青,直接甩出一句:“你这是急性白血病,得马上住院!”白血病?张迪脑子“嗡”一下,像被雷劈了,他才29岁啊,不抽烟不喝酒,还老打篮球,咋就摊上这倒霉事儿了?
他不信,又跑了几家大医院复查,结果都一样——急性白血病,M5型,恶化快,治不好就没几个月命了,住院后,化疗来得又快又狠,几天下来,张迪从一个阳光大男孩变成了光头,脸色蜡黄,吃啥吐啥,整天疼得睡不着。
他咬牙扛着,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爸妈知道,他们受不了,”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他都装得跟没事儿人似的:“最近工作忙,挺好的,你们别操心,”挂了电话,他一个人躲在病房抹眼泪,既想爸妈,又怕他们担心。
可这病不等人,化疗没多久,医院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张迪知道瞒不住了,颤抖着手拨通了爸妈的电话,电话刚接通,他还没开口,眼泪先下来了,他爸张纯生还在单位上班,听到儿子说“白血病”三个字,整个人傻了,半天没吱声,他妈直接哭得手机都掉了。
张爸捡起电话,憋出一句:“儿子,别怕,爸妈砸锅卖铁也治你,我这就过去,骨髓给你!”爸妈连夜从沈阳赶到上海,看到病床上瘦得不成人样的张迪,心都碎了,张爸二话不说去做配型检查,结果运气爆棚,父子俩骨髓配上了!
2018年8月,张迪开始化疗,熬了四个月,终于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挺顺利,他状态也好转了不少,一家人松了口气,还计划着等他好了去海边玩儿,可好景不长,2019年4月,张迪病情复发了。
这次来得更猛,医生直摇头:“化疗没用了,恶性细胞压不住,二次移植最多延半年命,还不一定成,”第一次移植已经花了50多万,家里积蓄掏空了,张迪爸妈还借了一堆债,要再移植,得再掏七八十万,还得让他在病床上遭罪。
张迪听着,心里跟刀割似的,他不想爸妈为他背一辈子债,更不想自己活得人不人鬼不鬼,张迪做了个让人震惊的决定,放弃治疗,他把爸妈叫过来,声音虚弱但坚定:“爸,妈,我不治了,治下去也就是多活几个月,还得躺床上插管子,这日子没意思。”
“我走了,你们还能好好活着,别让我拖垮你们,”张妈一听,眼泪哗哗往下掉,张爸攥着拳头,眼眶也红了,可他们知道,儿子说得有道理,张迪还有个放不下的心事奶奶,从小把他带大的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不好,他怕老人家知道真相受不了。
他强撑着回了趟老家,见了奶奶最后一面,笑着说:“奶奶,我要去国外留学了,以后不能常来看您,您保重啊,”奶奶乐呵呵地摸着他的脸:“好孙子,出息了,去吧,奶奶等你回来,”张迪转身,眼泪止不住地流。
生命最后几天,张迪平静得像个看透一切的老头,他跟爸妈说:“爸,妈,别把我去世的消息告诉奶奶,就说我出国了,”这是第一句话,带着他对奶奶的爱和不舍,接着,他又说:“我死后你们忘了我吧,好好活着,别让我困住你们,”这第二句话,是他放手让爸妈重新生活的嘱托。
不仅如此,张迪还签了遗体捐赠书,连他爸也跟着签了,他跟记者说:“活着帮不了社会了,死后还能做点贡献,比烧成骨灰强,”2019年,他安安静静地走了,29岁的生命定格在那年春天,到今天,2025年3月20日,张迪的故事还在网上流传。
他的选择引发过不少争论,有人说他放弃治疗是“逃避”,有人觉得他捐遗体是“大爱”,但不管咋说,他那两句话和背后的故事,确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他的爸妈后来回了沈阳,慢慢还清了债,开始了新生活,奶奶还不知道真相,偶尔念叨:“我孙子在国外咋样了?”
张迪用他的方式,守护了家人,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张迪这辈子不长,却活得敞亮,从东北小村到上海交大,他用努力证明了自己,面对白血病,他用选择定义了尊严。
信息来源:
来源:修竹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