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气温回升,小麦全面进入返青拔节期,这些管理一定要做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0 17:18 4

摘要:当前黄淮麦区小麦已全面进入返青拔节期,春季(返青-抽穗)是构建小麦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壮秆大穗,实现穗足、粒多的关键时期。小麦产量三要素中2个(亩穗数和穗粒数)是春季决定的,而粒重高低也受花前干物质积累量的显著影响。

当前黄淮麦区小麦已全面进入返青拔节期,春季(返青-抽穗)是构建小麦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壮秆大穗,实现穗足、粒多的关键时期。小麦产量三要素中2个(亩穗数和穗粒数)是春季决定的,而粒重高低也受花前干物质积累量的显著影响。

同时,春季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生长发育快,对水肥需求量大,并对肥水及环境条件十分敏感。因此加强春季麦田管理,对搭好丰产架子、实现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一、苗情诊断与分类管理

(一)三类苗精准识别技术

旺长苗特征:主茎叶龄超 7 片,亩茎蘖数突破 90 万,叶片细长披垂。这类麦田需立即采取 "控上促下" 策略,通过镇压 + 化控组合拳抑制节间伸长。

弱苗标准:叶龄小于 3 片,次生根不足 5 条,亩茎蘖数低于 60 万。建议采取 "两早一补" 措施:早划锄增温、早追肥促蘖、补喷叶面肥。

壮苗指标:6叶1心,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8条以上,亩茎蘖数70-85万。此类型麦田重点做好肥水后移管理。

(二)土壤健康管理

针对旋耕导致的 "暄虚田",推广 "三镇压一深耘" 技术:播前镇压提墒、越冬镇压防冻、返青镇压控旺,结合深耘断根 15cm 破除犁底层。

二、"一控三防" 技术体系

(一)控旺转壮技术

机械镇压:选用V型镇压器,在返青期晴天上午作业,镇压强度以麦苗倾斜 45° 为宜,间隔 7-10 天可再镇压 1 次。

化控方案:起身期喷施矮壮甲哌鎓50g/亩+0.01% 芸苔素内酯 10ml,可使节间缩短 20%,抗倒能力提升 35%。

(二)冻害防御体系

主动防御: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在倒春寒来临前 3 天,叶面喷施 5% 氨基寡糖素 1000 倍液 + 0.5% 葡萄糖溶液,可降低冻害损失 40%。

灾后补救:冻害发生后 24 小时内,每亩追施尿素 8-10kg 并喷施赤霉素,促进潜伏蘖成穗。

(三)春旱防控技术

墒情监测:当 0-20cm 土壤含水量低于 60% 时,采用微喷灌系统进行间歇式补水,每次灌水量控制在 30m³/ 亩。

保墒措施:推广 "秸秆覆盖 + 中耕松土" 组合技术,可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 3-5 个百分点。

三、病虫害综合防控

(一)病害精准防治

茎基腐病:返青期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100ml/亩灌根,重点喷淋茎基部。

条锈病:发现单片病叶时,立即用25%丙环唑乳油30ml/亩进行挑治,发病中心用12.5%氟环唑悬浮剂50ml/亩围歼。

(二)虫害绿色防控

蚜虫:采用 "黄板诱蚜+生物农药" 模式,百株蚜量达500头时,选用10% 吡虫啉+0.3%印楝素乳油。

吸浆虫:成虫期用 5% 毒死蜱颗粒剂 2kg / 亩撒施,配合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0ml / 亩喷雾。

四、典型案例分析

(一)旺长田块改造案例

2024 年河南郏县示范田,通过 "镇压+化控+氮肥后移" 技术,使倒伏风险降低60%,亩穗数增加8万,增产12%。

(二)晚霜冻害防控案例

2023 年驻马店试验表明,霜冻前 3 天灌水的麦田,冻害率仅 12%,较未灌水田块降低 45%。

五、管理月历参考

3 月中下旬:追拔节肥,预防倒春寒

4 月上中旬:防治蚜虫,叶面补硼

4 月中下旬:防控吸浆虫,预防赤霉病

5 月上中旬:喷施磷酸二氢钾,防干热风

来源:三农小助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