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走进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四林筒村,只见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香瓜大棚内,温热且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拌料、点籽、覆土、洒水……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忙碌着,三千余个苗盘整齐排列,嫩绿的香瓜苗悄然破土,为春耕按下“启动键”。
3月20日,走进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四林筒村,只见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香瓜大棚内,温热且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拌料、点籽、覆土、洒水……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忙碌着,三千余个苗盘整齐排列,嫩绿的香瓜苗悄然破土,为春耕按下“启动键”。
村民们在苗盘中点籽。宋小伟 摄
“早晚人工测温、定时通风,全凭‘用心’二字!”来自黑龙江的种植户鲁龙新是远近闻名的育苗“老把式”,他采用“温水催芽+精量播种”的方式,将出苗率稳定在90%以上。鲁龙新介绍,首批60万株瓜苗4月中旬即可移栽,比露天育苗提前20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这些苗将全部用于他承包的8栋春秋大棚及120亩地,预计今年香瓜产量可达350吨,纯收入有望突破45万元。
鲁龙新给苗盘洒水。宋小伟 摄
大棚不仅育出“金苗苗”,更盘活了村集体“钱袋子”。据了解,四林筒村通过租赁大棚,为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用于修路、安灯等民生工程,让当地群众享受到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同时,为附近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育苗高峰期,20余名村民日均务工收入达80-100元。“守家在地就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老小!”正忙着给苗盘点籽的村民王玉广说。
村民们在育苗棚中忙碌。朱一夫 摄
今年,八仙筒镇计划培育香瓜、辣椒等种苗5000万株,可覆盖2500亩种植面积。“集中育苗统一技术标准,农户自种收益更稳。”八仙筒镇副镇长王继伟表示,规模化育苗模式正成为当地春耕新亮点。
春耕热潮中,八仙筒镇46座暖棚、117座春秋棚全面发力,陆续开展育苗工作,为农产品稳定供应、农民稳步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薛一群
奈曼旗融媒体中心:包哈斯塔娜
新闻编辑:莎日娜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