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正元是谁?这名字在台湾政坛上不算陌生,尤其对关心两岸关系的人来说。他是台湾云林县人,1953年12月25日出生,家里祖上是1621年从福建泉州迁到台湾的。
蔡正元是谁?这名字在台湾政坛上不算陌生,尤其对关心两岸关系的人来说。他是台湾云林县人,1953年12月25日出生,家里祖上是1621年从福建泉州迁到台湾的。
他读书挺厉害,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又拿了政治大学MBA,后来还跑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读了一半没读完。
回台湾后,他没闲着,1994年开始混政坛,当过四届“立法委员”,2016年还干过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立场鲜明,特别在两岸问题上,铁了心支持统一,反对“台独”。
他经常上电视、写文章,抛出一些让人听了得琢磨半天的观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句:“大陆牺牲了四千万人才把台湾从日本人手里夺回来,台湾凭什么闹独立?”
这话一出,网上炸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说他敢讲真话;有人骂他是“卖台”,觉得他完全不顾台湾现在的实际情况。
蔡正元为啥这么说?这得从历史讲起,也得看看他怎么想的。
先说蔡正元这人。他不是那种光会读书的书呆子,政治场上也混得挺开。1994年,他被国民党提名选台北市议员,没选上,但没灰心。
1996年,他当上“国大”代表,还干了党团书记,参与了宪法修正。那时候他就崭露头角,后来2000年、2004年给马英九当过竞选发言人,2001年开始连着四届当“立法委员”,到2012年才说不选了。
他在国民党里地位不低,当过中央常务委员,还在连战当主席时管过文化传播这块。2016年,他接了个大活儿,干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算是党内实权人物。
不过他也不是没摔过跟头,比如2007年竞选中央常务委员,没选上,听说跟党产处理的事儿有点关系,中影买卖那档子事儿让他吃了瘪。
还有宝华银行的事,他当常务董事,想挡住金管会接收,结果银行还是因为净值负数被收了。这几件事让他形象有点掉价,但没动摇他在统一问题上的立场。
蔡正元为啥老揪着两岸统一不放?这跟他的成长背景有点关系。他生在战后台湾,那时候岛上刚从日本殖民统治走出来,又赶上国共内战,国民党退到台湾。
他家里是从福建迁过去的,多少有点“同根同源”的认同感。他念书的时候,又跑去美国,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回来看台湾,可能觉得这小岛跟大陆分不开。他上电视讲这些,总拿历史说事儿,尤其二战那段。
他说大陆牺牲了四千万人,才把台湾从日本人手里抢回来,这话听着挺吓人,但也有点道理。咱们得看看这段历史到底咋回事儿。
1895年,甲午战争打完,清政府签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从那会儿起,台湾就被日本人管了50年。殖民那段时间,台湾人日子不好过,日本人在岛上修铁路、建工厂,都是榨台湾人的劳动力。
反抗的,直接镇压,连文化都不让保留,逼着大家学日语,连名字都得改成日本味儿的。到二战,日本更狠,把台湾人征去当兵,送到东南亚打仗,死了一堆。
1945年,日本投降,这事儿才算完。当时中国正跟日本打得不可开交,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到1945年,整整八年。南京大屠杀、平型关战役、衡阳保卫战,一仗接一仗,中国人死伤惨重。
官方统计,抗战期间军民伤亡超3500万,要是加上内战和战乱饿死的、病死的,数字可能真奔4000万去了。蔡正元说的“四千万”,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抗战胜利后,1943年的《开罗宣言》说了,日本得把台湾还给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又确认了这事儿,日本投降后没得跑。10月25日,中国代表在台北中山堂接了日本投降书,台湾正式回归。
这不是随便签个字的事儿,是国际法定的,中国打赢了仗,付出了血的代价,才拿回来的。蔡正元抓住这点,说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用命换来的,没这4000万人的牺牲,台湾现在可能还是日本的殖民地,或者被别的国家占着。
那为啥他说台湾没权利独立?这得看他怎么想的。他觉得,台湾跟大陆是分不开的,历史上就是一块儿,法律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也定了调子。
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两岸分开,但国民党一直说自己代表全中国,宪法里也没承认两岸是俩国家。后来台湾民主化,民进党上台,搞“台独”,蔡正元看不下去。
他认为“台独”是瞎折腾,违背历史,也违背国际法。你要说国际社会咋看,联合国1971年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事儿全世界都认。蔡正元拿这点做文章,说你台湾再闹,也没底气,历史和法律都不站你这边。
这话一出,岛内反应可热闹了。支持他的人,主要是国民党那拨儿,觉得他说得对,台湾不能忘本。尤其是老一辈,有些人还记得抗战那会儿大陆怎么打的,觉得蔡正元这话有情有义。但反对的人更多,特别是年轻一代和民进党支持者。
他们觉得蔡正元活在过去,现在台湾是民主社会,大家选出来的政府想干啥就干啥,凭啥听你讲历史?还有人质疑他数字,说4000万太夸张,抗战伤亡3500万是正史,哪来的多余500万?蔡正元也没细解释,可能他觉得这数字是个概数,突出个惨烈就行。
这事儿没停在口水仗上。蔡正元说完这话,网上吵翻了天,电视上辩论节目请了一堆人讨论。国民党赶紧站队,说他代表了党对两岸的看法,统一是大方向。
民进党不干了,直接开记者会批他是“挑衅”,说台湾有自己的路,不用你指手画脚。学术圈也掺和进来,台湾历史学会还开了个会,专门研究这“四千万”咋回事儿。
有人说数字有依据,抗战加上内战确实可能到这数;有人说不靠谱,得看具体档案。这讨论没个结果,但让更多人开始翻历史书,想弄明白到底咋回事儿。
蔡正元没被这些反对声吓住。他后来越来越活跃,2023年跑去福建泉州,给郑成功陵墓献花,缅怀这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这事儿上了新闻,他还直播,说台湾的历史是从中国来的,不是从日本开始的。
2025年初,他还在台北组织两岸文化交流,搞论坛、展览,想拉近两岸年轻人的距离。他上电视也更多了,每次都拿历史说事儿,强调台湾欠大陆一个公道。有人说他这是政治作秀,有人觉得他真有信念。不管咋说,他没退缩,立场一点没变。
岛内的局势这几年也变了不少。民进党掌权,推“台独”更狠,改教科书、去中国化,搞得两岸关系越来越僵。蔡正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觉得“台独”分子蒙蔽了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人,让他们忘了历史根儿。
他这话虽然听着老派,但确实戳中了部分人的痛点。2025年总统大选,他没参选,但站台支持亲统一的候选人,组织集会,喊口号,忙得不亦乐乎。那候选人没赢,但拿了不少票,说明岛内支持统一的人也不少。
蔡正元这人也不是没毛病。他在党产处理上栽过跟头,中影买卖那事儿让他背了锅,宝华银行的事儿也没搞定。这些争议让他形象不太光鲜,有人说他嘴上爱国,实际干的事儿不咋地。可他在统一这事儿上,从没含糊过。
来源:粤城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