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冈市以“两重”“两新”专项行动为引擎,组织千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政策红利直达“末梢”、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消费市场活力迸发。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税收贡献率提升18%,卤制品产业产值从42.6亿元跃升至60亿元,
红网时刻新闻3月20日讯(通讯员 武组轩)武冈市以“两重”“两新”专项行动为引擎,组织千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政策红利直达“末梢”、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消费市场活力迸发。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税收贡献率提升18%,卤制品产业产值从42.6亿元跃升至60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达26.1%,交出了一份“党建强、发展强”的亮眼答卷。
政策赋能:党员先锋下沉一线,纾困解难“靶向发力”
创新构建“全链条闭环”服务机制,组织1000多名党员干部成立50余个工作组,对300余家企业开展“地毯式”走访,累计解决企业问题296件,办结率达89.5%,满意率100%。
市税务局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推行“首席税务服务官”制度,围绕税费政策落实、税费业务办理、税费诉求响应等内容,深入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快速解决企业个性化问题。湖南漆雕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专项辅导,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款14.4万元,研发成本降低50万元。公司负责人毛小文感慨:“党员专班上门送政策,让我们民营企业轻装上阵,研发投入更有底气。”
建立“企业家接待日”常态化机制,市团领导每月和企业家面对面“聊天”,点对点解决难题。“企业想购入一批新设备加大生产规模,但资金周转困难,银行贷款不通过。”武冈市卤卤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厂长董晓阳对当天走访企业的市团领导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收到诉求后,市科工信局“党员突击队”一周内便帮助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复审并获批500万元无抵押贷款。“党员干部说到做到,资金到位后我们产能有望翻两番!”厂长董晓阳信心十足地说。
产业升级:科技驱动赋能转型,传统产业“破茧成蝶”
武冈市聚焦行业发展不规范、生产标准不一、作坊多企业少、原材料采购不能统一等问题,以组织建设全力推动卤制品产业向集群化、智能化转型。
成立卤制品产业链党建联盟,整合40余家小作坊入驻豆制品创新集聚产业园,推行统一采购原料、统一污水处理、统一能源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废渣利用的“五统一”生产原则,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推动产品品质升级。楚昱食品公司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关,开发30余款新产品,日产量从400片增至30万片,年产值突破亿元。总经理周颂春坦言:“园区统一管理解决了环保和标准难题,党员示范岗带动生产效率提升750倍!”
积极搭建校企地合作桥梁,组织200名教育科技人才赴湖南科技大学培训,依托辣椒、铜鹅、大豆、油桐四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助力产业发展。与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邵阳学院联合成立湖南省豆制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武冈豆制品产业转型升级。武冈市华鹏食品有限公司与邵阳学院“青菽”团队深度合作,引进其研发的新型制浆设备和全自动酸浆发酵系统,推动传统豆制品工艺革新。“新型制浆设备采用二次浆渣共熟制浆技术,通过螺旋式挤压分离和微压煮浆工艺,不仅降低豆腥味,还使蛋白、脂肪和多糖溶出率提升15%以上。”公司负责人肖保华介绍。
目前,全市卤制品产业共拥有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112项,年产值过亿企业达4家。
消费扩容:党旗飘扬市场一线,市场活力“多点开花”
由市纪委监委牵头,联合27家单位派出党员干部组成行政执法督察小组,大力推广线上“入企执法服务码”,让企业、群众“一键反馈”“一键举报”,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我们对执法中的各种违法行为是‘零容忍’,并严令禁止各种以工作开展为由头的各种吃拿卡要行为,对反馈发现的线索严查必究,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武冈市行政执法专项督查行动负责人如是说道。自行政执法专项督查行动开展以来,共整改突出问题69个,处理违规党员干部28人。
举办农特产品展销会、秋季车展等6场促消费活动,组织100余名党员志愿者驻点服务,发放消费券2万余张,拉动消费1.3亿元。依托抖音、惠农网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实现展出产品线上购买、寄送到家。湖南菁芗米业公司单日售出大米4万斤,销售额同比增长200%。“党员志愿者手把手教直播,产品卖到了全国!”负责人刘正华喜笑颜开。市民王女士在展会上感叹:“党员志愿者全程贴心服务,买得放心又实惠!”
从“首席税务服务官”的躬身力行到产业链党建联盟的技术攻坚,从“企业家接待日”的暖心服务到行政执法一线的雷霆行动,武冈市党员干部始终挺膺担当、冲锋在前,以“党员红”点亮“发展红”。未来,武冈市将深化“两重”“两新”专项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消费市场拓展中持续发力,以“营商”促“赢商”,让民营经济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枝繁叶茂。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