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DeepSeek,最该停止的10种内耗,看完大脑突然清爽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0 20:10 4

摘要: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为我们人生中的各种事情答疑解惑,给出独到的见解。

从年初开始,DeepSeek就火爆了全球。

以前没接触过AI的人也发现,它真的能为我们提供极大的帮助。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为我们人生中的各种事情答疑解惑,给出独到的见解。

所以,我问了DeepSeek一个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

最该停止的10种内耗。

来看看它是如何回答的?

01

“过度思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领导交代了一个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害怕做不好;

朋友评价了自己今天的穿着,就一路上都在想着,哪里哪里没穿对;

家人随口说了一句,就脑补了一晚上,他是不是对我不满意……

这就是内耗者的一个共性——穷思竭虑。

即反复咀嚼、回味一件事,特别是让人不愉快的回忆。

它就像在大脑里安装病毒软件,不会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却会持续消耗你的生命电池。

如何判断有没有过度思考呢?

DeepSeek也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1、同一问题反复思考超72小时
2、开始预设不存在的前提(如"我没做好会怎么样...")
3、出现躯体化反应(心悸/手抖/失眠)

如果以上2个答案为"是",那就已经是过度思考了。

需要立即执行"认知熔断",强制中断神经链,可以去户外运动运动,或者看一看搞笑视频。

02

“完美主义”

主持人窦文涛曾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当年他做一档电视节目,他必须要反复录很多遍,力求做到最好。

就连旁边工作人员熬不住睡着了,他还是要一遍一遍录,搞得非常累。

领导都看不下去了,跟他说:

“我们没要求你这么做,观众也没要求你这么做。”

但窦文涛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最后实在熬不住,这档节目就停了。

后来他研究心理学的书时才看到,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其实是一个贬义词。

它其实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产生的一种恐惧失败的失能症。

任何时候,对自己有要求都是正向的,可一旦过度那就不好了。

可一旦执拗地想要把控一切,那便开始陷入了偏执。

DeepSeek甚至还用了自己举例,据它自己的分析显示,完成度70%的作品比100%的还多获得了3倍反馈。

白岩松也曾说: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追求完美和极致。”

所以,别太追求完美。

花未全开月未圆,人在山坡往上走,才是人间好风景。

03

“情绪反刍”

反复回想已经发生过的难过、失败、挫折场景,从而加剧负面情绪。

这就是“反刍思维”。

DeepSeek调用了一项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报告,里面研究显示:

重度反刍者,平均每天要花费127分钟,在心里重演过去事件。

这不仅仅是浪费2个小时那么简单。

DeepSeek还罗列了一系列情绪反刍会引发的问题:

记忆每提取一次,痛苦值就增加17%;

工作记忆容量下降38%;

谷氨酸浓度飙升37%,抑制GABA分泌,焦虑循环;

肠易激综合征概率提高2.3倍,抑郁复发风险提升3.8倍……

伏尔泰曾说: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真正困扰一个人的,并不是曾经的伤痛与失意,而是我们过度放大了想象中的苦楚。

当我们总为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就无止尽陷入“反刍思维”,我们的心里就再也无法装下快乐和美好。

04

“假想敌消耗”

《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就是把每一个出现在老公身边的女性,都当成了假想敌。

每天睁开眼睛,就是怀疑老公会不会出轨。

看到老公女同事的朋友圈,还一定要确认下照片里的手,是不是自己老公的。

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内耗中,她过上了一种多疑和猜忌的病态生活。

最终,老公也真的离开了她。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假想敌。

这个假想敌可能是竞争对手,也可能是朋友、领导,甚至可能是父母、配偶、孩子。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假想敌”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认知偏差”。

当人无法掌控现实的不确定时,便会虚构一个具体敌人,来转移焦虑。

但人生并不是竞技游戏,不需要打败谁才能通关。

放下“假想敌”的望远镜,拿起“爱自己”的放大镜,才能走向属于自己的山海。

05

“责任泛化”

什么是责任泛化?

DeepSeek给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想象你的心理世界有个无形的背包,正常人的背包里装着,自己要做的工作,需要照顾的家人,该承担的日常责任。

而责任泛化者的背包里却塞满了:

同事的焦虑,朋友的婚姻问题,甚至陌生人的不幸新闻……

就像背着全世界的重量在走路,每一步都喘不过气。

想要让所有人都开心,把别人的情绪当成自己的义务,就像误食了“你应该负责”的毒苹果。

其实,那些真正需要你全权负责的事情,非常非常少: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管理自己的情绪,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做好这些,就足够了。

当你不再把全世界的责任扛在肩上,你会发现:

那些你曾以为“非你不可”的事情,别人其实都能学会自己处理;


而你省下的心理能量,足够把自己的人生过成想要的模样。

06

“决策瘫痪”

估计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点个外卖刷了半个多小时,最终还是选了第一家;

想网购一条毛巾,对比了十来家店铺,开了几百条评论,最后放弃了购买;

睡前想要看一部电影,又是反复对比了好久,陷入了新一轮的“选择困难症”……

这种在小事上反复横跳,迟迟做不出决定的心理,就是决策瘫痪。

DeepSeek还给出了一项行为实验的研究结果:

决策质量在超过7分钟思考后,便会下降40%。

表面上是想要选择得更好,但实际上,它往往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错过了最佳的选择时机。

更重要的是,这种纠结还会让我们陷入一种无形的内耗,最终让自己疲惫不堪。

想要调整这种心理,就得先明白:

所有选择都是「当时认知下的最优解」。

就像玩迷宫游戏,站在原地纠结永远找不到出口——

先迈出第一步,才能在行进中调整方向。

07

“证明式努力”

人生大部分烦恼,其实都是来自于总想证明自己:

面对他人的质疑,一味解释去得到别人的认可;

面对他人的误解,挣扎着想体现自己的价值;

面对他人的否定,不惜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将自我价值与别人看法绑定,最终形成“别人肯定=我优秀=我被爱”的错误等式。

但就像DeepSeek说的:

这种努力模式,表面上看似积极向上,实则是一种自我消耗。

它让我们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忘记了努力的意义,甚至让我们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

查理.芒格曾在南加州大学演讲时提出:放弃向他人证明自己。

有人问他,如何放弃证明自己?

他答道:“学会专注忘我地去做你想做的事,心无旁骛地解决问题。”

人生不是舞台剧,不需要得到所有观众的鼓掌。

当你不再需要向世界证明什么,放下执念,享受过程,属于你的春天才真正到来。

08

“过去未来化”

过去未来化,是指将过去的失败经历作为绝对参照系,提前否定未来可能性。

这是一种认知扭曲,最典型的便是:

因为被前任背叛,所以认定“天下没有真爱”、“没有一个好男人”;

曾经减肥失败,于是得出了结论“我注定是易胖体质”,开始自暴自弃。

在心理动机上,这是用“预言失败”提前降低期待,避免承受失望的痛苦。


但代价往往就是——


就像为了不摔倒所以坐在轮椅上,确实不再跌倒,但也失去了奔跑的自由。

而DeepSeek说:

那些困住你的“过去失败”,其实是命运埋藏的彩蛋。

被前任背叛,是为了教会你识别真爱;

减肥失败,是为了帮你积蓄经验,之后更好的成功。

就像竹子生长需要节疤加固茎干,人生的突破点往往藏在曾经的裂痕处。

当你不再用过去涂抹未来,那些曾让你跌倒的坑洞,都会变成指引方向的星空。

09

“隐性比较”

DeepSeek引用了密西根大学做的一项实验:

他们找来两组学生,A组每天花更长时间看朋友圈,而B组基本不看。

结果发现,相比B组,A组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更低。

DeepSeek还调出了《心理学报》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

社交网站的使用,会显著提高抑郁症状出现的频率。

朋友圈的特性,注定滋生各种各样的“隐性比较”,让人潜意识的陷入对比的怪圈之中。

而卡耐基曾说: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和他人的比较之上。

比赢了,只有一时的胜利和优越;

比输了,却是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生活是不公平的,总有人会胜过你,也总有人过得不如你。

你不必仰视别人,自己亦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10

“防御性悲观”

防御性悲观,指的是在事情发生前,便想象出可能的最坏结果,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

看上去,这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有的人总是在重大事情上掉链子,肚子疼、腿抽筋等等。

很多其实都是心理问题。

因为太想成功了,太害怕失败了,所以下意识地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提前给自己一个解释。

但看似保护了自尊,实则剥夺了突破的可能性。

而DeepSeek则这样告诉大家:

有实验证明,这种心态会让成功率真实降低58%。

而真正的成长便是认定——

我可能失败,但失败不等于我是失败者。

比失败本身更可怕的,是我们因害怕失败而放弃行动。

以上就是DeepSeek列举的10种让自己陷入内耗的事,不知道有没有说到你的心坎。

听过这样一句话:

“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除了你自己。”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糟糕,而是你对待事情的方式困住了自己。

那些内耗的陷阱,就像无形的枷锁,让你在焦虑和犹豫中消耗了太多能量。

跟着DeepSeek,学一点心理知识,更好的认识自己,你会发现:

那些曾让你夜不能寐的烦恼,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小石子;

那些你以为无法跨越的障碍,其实都是可以被解开的结。

当你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内心,用温暖的方式对待自己,生活就会像春天的溪流,冲破冰封,重新流淌。

记住——

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也值得拥有更轻盈的人生。

*作者:双木君,一位三观正、思想深、态度明的90后中年男人。我写八卦,更写人生。我没有酒,但有很多故事。

来源:双木的生活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