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5日收到了昆明刘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是从昆明斗南邮局寄出的。使用了一枚斗南“勿忘我”风景日戳销邮资。多年之前,收到过从斗南邮局寄给我的邮件,也曾经写过一篇有关斗南鲜花的博文。也试着查找过那篇博文,只是有很多以前的记忆都找不到了,但我知道斗南是亚洲最大的花卉
聞鍾記郵(5247)斗南花海中的永恒记忆
3月5日收到了昆明刘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是从昆明斗南邮局寄出的。使用了一枚斗南“勿忘我”风景日戳销邮资。多年之前,收到过从斗南邮局寄给我的邮件,也曾经写过一篇有关斗南鲜花的博文。也试着查找过那篇博文,只是有很多以前的记忆都找不到了,但我知道斗南是亚洲最大的花卉市场。
位于滇池东岸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剑兰引种为起点,历经四十年发展,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这个占地千亩的花卉王国,每日吞吐着117类、1600余个品种的鲜花,以全国70%的市场占有率,将"云花"的芬芳播撒至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色彩与芬芳编织的商业奇迹中,勿忘我作为特色花卉品种,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永恒情感的寄托,更与邮政文化中的风景日戳共同构建起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
斗南的花卉传奇始于1983年,村民在自留地试种剑兰成功后,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等品种相继落户这片"向阳的坝子"。1990年代,"以路为市"的50米花街逐渐演变为专业化交易市场,至1999年全国首个现代化花卉交易中心建成,标志着斗南花卉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10年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的建设,更将其推向国际化舞台,形成集交易、会展、物流、金融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一步一步的成长,让斗南花卉市场的奋斗之路,成为亚洲花都的崛起之路。
这个永不落幕的花卉盛宴,每日吸引着数万名客商与游客。在占地86万平方米的园区内,玫瑰、百合、非洲菊等主打品种与满天星、向日葵等配花争奇斗艳。交易区采用"对手交易+电子拍卖"双轨模式,其中对手交易占比超60%,现场议价的喧嚣与电子屏幕的价格波动,共同构成中国花卉市场的"晴雨表"。2023年1-10月,斗南花卉交易量突破119亿枝,交易额达114亿元,持续巩固其亚洲花卉定价中心地位。
在斗南的万花丛中,勿忘我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重要席位。这种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云南高原的红壤中,绽放出更绚烂的色彩。 勿忘我之所以广受青睐,不仅因其长达3-11月的花期,更因其象征意义。在花语体系中,它代表着"永恒的爱与回忆",常被用于婚庆、纪念等重要场合,兼具经济价值与文化内涵。花商们创造性地将品种名与经营者昵称结合,如"海洋之歌"玫瑰与"小菊"雏菊的对应,形成独特的商业文化现象。作为干花制作的优质材料,勿忘我经脱水处理后可保存数年,成为理想的伴手礼。游客在市场选购时,常搭配情人草等配花,组成寓意深远的花束。这种将自然之美转化为永恒记忆的特性,使勿忘我成为斗南花卉经济中的重要符号。
这也就难怪斗南邮局的风景日戳上,勿忘我是绝对的主角。 风景日戳作为邮政系统的特种日戳,通过图案化设计将地域文化浓缩于方寸之间。昆明启用风景日戳,其花卉主题戳记具有特殊意义。标准风景日戳需具备图案、名称、地名、日期可更换等要素,更符合现代邮政规范。斗南风景日戳设计,选取花卉市场中的勿忘我,配着日期槽,既实用又具艺术性。这种日戳不仅用于邮件销票,更成为集邮爱好者追逐的文化藏品。
邮政与花卉产业的联动,催生出"鲜花+邮戳"的特色文创产品。游客在购买鲜花后,可至市场内的邮政服务点加盖专属日戳,将鲜花与邮戳共同封装成"会呼吸的明信片"。这种跨界融合,既提升了商品附加值,又拓展了文化传播渠道。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勿忘我,与日戳的结合,展现了商业文明与文化符号的深层互动。从田间到市场,从鲜花到邮戳,每一个环节都在书写着现代版的"鲜花经济学"。斗南的花卉文化正以独特的方式,在时光长河中留下芬芳的印记。这种融合不仅是商业的成功,更是文化的创新,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生命力。
来源:闻锺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