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中CKM管理新趋势:共治理念下的优选策略分享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02:35 4

摘要:春和景明万物新,心肾共管启征程。近年来,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多学科共管已经成为当下医疗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多学科共管共治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3月2日,“鼎力共管,早塑新申-2025 CKM

前言

春和景明万物新,心肾共管启征程。近年来,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多学科共管已经成为当下医疗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多学科共管共治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3月2日,“鼎力共管,早塑新申-2025 CKM共管共治国际前沿论坛” 线上线下同步启动,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武汉五地联动召开。此次论坛邀请国内外内分泌科、肾内科和心内科的众多专家,围绕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的共管共治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期特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惠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熊京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映红教授分享了“CKM共管共治在中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CKM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质量和预期寿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三大中国人群队列分析结果显示,我国45~65岁人群中合并代谢高危因素和慢性肾脏病(CKD)的CKM 2期患病较高,在平谷研究、CHARLS研究和3B研究中分别为56.6%、43.5%和71.1%1。我国糖尿病相关CKD患者数量已高达3900万,这一群体呈现出相对早发、多伴有微量白蛋白尿以及心血管疾病(CVD)/CKD进展风险高等特点2,3。代谢疾病、CKD及心血管疾病(CVD)之间互相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CVD增加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的风险,糖尿病合并4 CKD显著提高死亡风险显著提高死亡风险13倍(图5 1)。)。

图1.糖尿病合并CVD/CKD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尽管医学界对CKM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具有心肾保护作用的药物处方率却仍然处于偏低水平6 (图2),亟需引起医疗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图2.心肾保护药物使用率

王教授强调,这一现状不仅反映了临床实践中对心肾保护治疗策略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提示我们,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生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医患沟通,提高他们对心肾保护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意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CKM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熊京教授 | 明辨之:非奈利酮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阻断CKM患者心肾损伤CKM是由代谢疾病(糖尿病、肥胖等)-肾病-心血管疾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一种全身性疾病,CKM的复杂性在于其多系统间的紧密关联和相互作用,使得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挑战性。炎症及纤维化作为CKM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在CVD、CKD以及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体内炎症、氧化应激以及纤维化相关通路被激活时,它们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心肾等靶器官的损伤。这些病理过程不仅加剧了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同时也促进了肾脏疾病的恶化,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下降7(图3)。这种相互促进的机制使得CKM的治疗不仅需要考虑代谢状态的改善,还要注意心脏和肾脏的保护。

图3.CKM病理生理机制

在CKM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活化是炎症纤维化进展的重要通路,MR在心肾多种细胞中均有分布,包括肾小球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心肌细胞等,它密切参与了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8-10。因此,抑制MR的过度活化成为CKM心肾保护的重要靶点。

熊教授指出,新型非甾体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nsMRA)非奈利酮正是针对这一靶点而开发的药物。它能够有效地抑制MR的过度活化,从而发挥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非奈利酮可以直接作用于肾小球及肾小管的MR,减轻肾脏的炎症和纤维化,保护肾功能;同时,它也能作用于心脏的MR,减少心肌的炎症和纤维化,发挥心脏保护作用11-15(图4)。

图4.nsMRA发挥心肾保护作用的机制

刘映红教授 | 笃行之:CKM共管共治推动nsMRA非奈利酮成为一线标准方案

CKM疾病的核心在于心脏、肾脏与代谢系统间的恶性循环。传统治疗中,专科医生往往聚焦单一靶点(如降糖、降压),却难以阻断多器官交互损伤。CKM的共管共治需要突破单一疾病治疗的传统思维框架,使用具有心肾保护作用的的药物填补治疗空白。针对这一现状,新型nsMRA非奈利酮对CKM疾病进程的干预具有双重临床价值。

在早期干预层面,FIGARO-DKD研究证实,非奈利酮治疗4个月即可使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显著降低33%16,这一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改善不仅是肾脏保护的重要指征,更是后续心血管获益的预测因子17 (图5)。

图5. 治疗4个月UACR降幅分层对于肾心复合终点的影响

在长期预后改善方面,FIDELITY综合分析(包含FIDELIO-DKD和FIGARO-DKD两项III期研究)的13171例患者数据显示,非奈利酮能降低肾脏复合终点(包括eGFR持续下降≥57%、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或肾性死亡)风险达23%(HR 0.77,95%CI 0.67-0.88);可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复合终点风险降低14%(HR 0.86,95%CI 0.78-0.95),其中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显著下降22%,且这种保护效应在基线不同肾功能分期患者中保持高度一致18 。

刘教授指出,这些证据有望共同推动非奈利酮成为CKM共管共治的一线治疗药物,非奈利酮不仅填补了传统治疗在心肾保护方面的空白,更通过早期干预、持续获益的治疗特性,为打破心肾代谢恶性循环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总结

CKM疾病形势严峻,非奈利酮有望成为临床实践中CKM共管共治的重要药物选择,为填补治疗空白、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关于非奈利酮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共同推动CKM治疗领域的发展。

专家简介

王惠明 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科联盟理事长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负责2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王氏腹透导管技术”创立者。

研究方向:1、肾脏疾病免疫学发病机制与合成免疫学的应用。2、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优化。

熊京 教授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常委

武汉中西医学会肾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微循环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各1项、校院级基金4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6项,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培训项目1项。

刘映红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疾病诊断中心主任/腹透病房主任

中关村首届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湖南省医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

湖南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内科学专业委员会腹膜透析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参考文献

1.JACC: Asia, 2025, 5(1_Part_1): 116-118

2.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2025;55: 101463

3.https://eppro02.ativ.me/src/EventPilot/php/express/web/planner.php?id=ADA23.

4.Eur Heart J. 2008 Jun;29(11):1377-85.

5.Update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Core Curriculum 2018. Am J Kidney Dis. 2018 Jun;71(6):884-895.

6.https://academic.oup.com/ndt/article/38/Supplement_1/gfad063c_2505/7195370 by guest on 11 March 2025

7.Kadowaki T, Maegawa H, Watada H,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2;24(12):2283-2296.

8.Kolkhof P,et al. Pharmacol Res. 2021 Oct;172:105859.

9.Bauersachs J, et al. Br J Pharmacol. 2021 Oct 13

10.Barrera-Chimal J, et al. Kidney Int. 2019 Aug;96(2)_302-319

11.González-Juanatey JR, et al. Ann Med. 2023 Dec;55(1):502-513.

12.Vivian EM. Drugs Context. 2014 Dec 19;3:212264.

13.Barrera-Chimal J, et al. Nat Rev Nephrol. 2022 Jan;18(1):56-70

14.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20(5) 14

15.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2,31(6) 579-584

16.Ruilope LM, Pitt B, Anker SD, et al.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3 Feb 13;38(2):372-383.

17.Ann Intern Med. 2023 Dec; 176(12): 1606-1616.

18.Rajiv Agarwal, et al. Eur Heart J. 2022 Feb 10;43(6):474-484.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