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分享了他转向苹果生态系统的经历,之前他主要使用安卓和Windows。为了更新自己的设备,他购买了iPhone 16 Pro Max、Apple Watch Series 10和翻新的Mac Mini。虽然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带来了学习曲线和初步的困惑,但他逐
#头条精品计划#
作者分享了他转向苹果生态系统的经历,之前他主要使用安卓和Windows。为了更新自己的设备,他购买了iPhone 16 Pro Max、Apple Watch Series 10和翻新的Mac Mini。虽然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带来了学习曲线和初步的困惑,但他逐渐适应了苹果的用户界面。尽管有些功能的缺失让他感到不便,他仍然享受iPhone的优雅设计和对隐私的重视,尤其是FaceTime的便捷性。他希望苹果和安卓能够更好地支持彼此的配件,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兼容性问题,例如将Clipper卡从安卓转移到iPhone的繁琐过程。尽管如此,他仍然欣赏两种生态系统的优点。
我有一个忏悔要分享。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主要使用安卓和Windows操作系统。虽然Windows和安卓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平台,能够有效地与苹果的Mac OS和iOS竞争,但作为一名科技记者和互联网安全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我在苹果生态系统方面有些脱节。这并不是一直如此;多年来,我主要是Mac用户,并始终拥有一部iPhone。然而,我的最后一部iPhone已经过时。
为了解决这一体验的空白,大约两周前,我决定投资于几款苹果产品。我首先购买了Apple iPhone 16 Pro Max,但由于它与我的Google Pixel 3手表不兼容,我还购买了一款Apple Watch Series 10。虽然我的Pixel耳机可以与iPhone兼容,但我选择了Apple AirPod 2 Pro,以探索其助听功能,计划在未来的专栏中讨论。此外,我意识到我的旧MacBook Air无法支持最新版本的Mac OS,这促使我购买了一台翻新的512GB Mac Mini。虽然我可能并不拥有每一款苹果产品,但我现在拥有了一系列最新的苹果产品。
在平台之间切换通常伴随着学习曲线。在这一调整期,用户常常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总体而言,安卓和iOS,以及Windows和Mac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用户界面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初步的困惑。此外,功能方面也存在取舍。虽然苹果产品拥有某些安卓和Windows所不具备的能力,但它们也缺乏我在其他平台上习惯使用的一些功能。
例如,安卓提供了一种一致的方法来在应用内导航回去或返回主屏幕,只需向右滑动。如果用户更喜欢简洁的界面,他们可以激活“3按钮导航”,在屏幕底部提供“返回”、“主页”和“切换应用”按钮。iOS也有类似的功能,允许用户向上滑动返回主屏幕,向左或向右滑动切换应用。然而,没有统一的返回选项,导致不一致的体验,这可能令人沮丧。有些应用提供箭头键返回,但位置各异,而其他应用可能有“X”或“完成”按钮。尽管我正在逐渐适应,但与安卓更流畅的体验相比,这个过程显得繁琐,这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苹果以用户友好的设计而闻名。
尽管我之前感到沮丧,但我真的很享受我的iPhone。这款设备散发出优雅与流畅,从锁屏开始,贯穿整个用户界面。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对用户隐私和安全的重视,要求所有应用在跟踪用户之前必须获得许可。六位数的登录PIN比四位数的选项更安全,但有时也显得有些不便。例如,在安卓手机上使用Google Pay只需将手机靠近终端,而苹果则需要双击侧边按钮。尽管这些措施可能增加了时间,但它们显著增强了安全性。
此外,我也很欣赏我可以轻松地将电话转换为FaceTime视频通话,直接从电话应用中进行。我希望FaceTime能够在安卓上使用,但苹果通常会将其应用限制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而谷歌和Meta等公司则为两个平台创建应用。我同样欣赏谷歌生态系统,包括手表、耳机和设备查找系统,正如我欣赏苹果生态系统一样。然而,我希望这两大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能够支持彼此的配件。我特别喜欢AirTags,以及与苹果的查找我的应用集成的经济实惠的第三方标签,使每一部全球的iOS设备都能协助定位丢失的物品。虽然谷歌推出了类似的功能,但美国的安卓设备数量有限,使得寻找丢失物品的可靠性下降。
我遇到的一个意外麻烦是将我的湾区火车和公交的Clipper卡从实体卡转移到我的安卓手机。当我试图将其从安卓转移到iPhone(或反之)时,我面临着3美元的费用和长达七天的等待,以便接收实体卡,然后再将其转移到我的iPhone。这一过程让我觉得既不必要又令人沮丧;他们本可以轻松免除“丢失卡片”的费用。
目前,我将安卓手机、手表和耳机留在家中,外出时只带我的iPhone。然而,我的Pixel手机依然充满电,静静地待在充电座上,随时准备使用,Pixel手表和耳机也在旁。我发现自己能够同样欣赏这两种生态系统。
拉里·马吉德是一名科技记者和互联网安全活动家。联系他请发邮件至larry@larrymagid.com。
来源:老孙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