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3月21日,对应农历二月廿二,如今我们正处于春分节气的第一候“玄鸟至”,这里的“玄鸟”指的是燕子,说的是到了这个时候燕子开始飞往北方,这说明气温变暖和了。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3月21日,对应农历二月廿二,如今我们正处于春分节气的第一候“玄鸟至”,这里的“玄鸟”指的是燕子,说的是到了这个时候燕子开始飞往北方,这说明气温变暖和了。
进入春分后我国大部分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春管、春耕、春播的大忙时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虽说土壤已经解冻,但是气温依然不稳定,当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往往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因此进入春分后我们不要盲目的播种,宜待气温稳定后再播种。
在我国南方地区,进入春分后雨水开始明显增多,部分地区会进入“桃花汛”期,即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出现短暂的洪水,正所谓“春雨贵如油”,这个时候降雨不仅有利于麦苗接下来抽穗扬花,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农民接下来春播,土壤墒情好春播作物不仅出苗快而且出苗齐,这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很多人开始关心今年三伏天会不会很热,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二月廿二的天气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在我国农村就有句老话叫“三伏热不热,就看二月廿二”,那么今年三伏天会很热吗?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咋说。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年三伏天在什么时候?
三伏天是头伏、中伏以及末伏的统称,三伏天的期间大体在小暑节气与处暑节气之间,这是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头伏以及末伏的时间都是固定的10天,而中伏的时间由于入伏早晚的不同,有的年份中伏的时间有10天,而有的年份中伏的时间有20天,因此三伏天总共有30天或者40天,像2024年三伏天就有40天。
三伏天都时间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配合来决定,老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说的就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间,庚日与庚日间隔10天,夏至后的第4个庚日就是入中伏的时间,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入末伏的时间。2025年6月21日夏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在7月20日,因此今年7月20日入伏。
2025年三伏天的时间为:7月20日至7月29日为头伏,共10天;7月30日至8月8日为中伏,共10天;8月9日至8月18日为末伏,共10天。
今日二月廿二,那么今年三伏天很热吗?看看农谚咋说。
一、二月廿二暖洋洋,三伏酷暑难抵挡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二月廿二这天很暖和,即这天是大晴天,那么根据我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会非常酷热难熬。
三伏天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但是如果三伏天过于酷热,那么人就容易中暑,农作物也容易被晒萎蔫。
二、二月廿二日头大,三伏热浪晒死苗
“日头大”指的是大晴天,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二月廿二这天是晴天,那么这预示着三伏天会非常炎热,农作物会容易因干旱而死亡。
三伏天是农作物最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如果土壤过于干旱,那么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像粮食作物的籽粒会出现不饱满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农作物绝收。
三、二月廿二雨纷纷,三伏雨多下到尾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二月廿二这天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整个三伏天雨水会比较多,到出伏后雨水才可能减少。
三伏天雨水多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这也预示着三伏天会相对凉爽。三伏天也是农作物对水分需求量最大的时候,降雨多可以有效的缓解伏旱的发生,这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四、二月廿二雪花飘,三伏扇子不用挥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二月廿二这天下雪,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三伏天会比较凉爽,人们可以不用扇扇子来解暑。
以上农谚都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总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今日二月廿二,你们那么的天气如何?欢迎留言。
来源:畜牧堂免费问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