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编修】四川省高质量推进扶贫志编纂工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07:31 4

摘要:四川省高质量推进扶贫志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空前、影响深远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丽史诗,是光耀历史的

记录脱贫攻坚辉煌成就激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
奋进力量
四川省高质量推进扶贫志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空前、影响深远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丽史诗,是光耀历史的千秋伟业。四川是扶贫大省,贫困程度深,扶贫工作任务重、持续时间长、社会关注度高,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国家机关及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帮助,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奋力拼搏,2021年四川与全国同步实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述新中国四川扶贫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统一部署,结合四川实际,经省政府同意,2023年3月四川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扶贫志》编纂工作方案,正式启动扶贫志编纂工作。经征求各方意见,我省扶贫志编纂框架为“1+20+88”,即省级层面编纂1部省级扶贫志,市级层面编纂20部市级扶贫志(成都市编纂全面小康志),国家确定的88个贫困县编纂县级扶贫志,共计规划编纂109部扶贫志。编纂工作启动两年来,全省各级地方志机构采取系列特色化、精细化举措,高质量推进扶贫志编纂,取得初步成效。2023年3月6日,四川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扶贫志和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举好“指挥棒”省地方志办将扶贫志编纂工作纳入《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全办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向省领导汇报扶贫志编纂工作,组建由省地方志办主任任主任委员,省地方志办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委员,相关35个省直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任委员的《四川扶贫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协调、研究解决编纂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将扶贫志编纂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各级党政领导多次批示相关文件、出席相关会议,确保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自贡市、广元市、凉山州召开扶贫志编纂动员会,相关市(州)委、市(州)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攀枝花市、宜宾市、泸州市、德阳市、广安市、眉山市、甘孜州、凉山州等市(州)委、市(州)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进行工作签批。广元市、自贡市、宜宾市、广安市、阿坝州成立由市(州)委或市(州)政府分2023年11月9日,《自贡扶贫志》编纂动员会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吴伟出席动员会。管领导任主任,地方志、财政、农业农村、档案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编纂委员会;南充市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编,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市地志办主任和相关牵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执行副主编。

2023年11月9日,《自贡扶贫志》编纂动员会召开,自贡市委常委、副市长吴伟出席动员会。

强化目标管理,亮出“任务书”按统一安排部署,各级扶贫志需于2025年底前完成编纂任务,从启动实施到完成编纂,不到3年,时间紧任务重。省级方案印发后,省地方志办在征求相关省直部门、市(州)意见基础上,再次印发《〈四川扶贫志(1949—2021)〉任务分工表》,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各市(州)、相关县(市、区)相继印发本地扶贫志编纂方案。其中,广元市以市委办公室名义印发编纂方案,南充市、广安市、雅安市、资阳市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编纂方案,宜宾市、达州市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做好扶贫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自贡市地方志办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编纂方案,泸州市、内江市、甘孜州联合市(州)乡村振兴局印发编纂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除规划编纂的109部扶贫志外,南充市顺庆区,凉山州西昌市、会理市、德昌县、会东县、宁南县、冕宁县作为非贫困县,自主编纂县级扶贫志,全省共计编纂116部扶贫志。

2023年12月,四川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扶贫志(1949—20210》《四川全面小康志(1978—2021)》任务分工表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2023年,广安市、雅安市、资阳市、甘孜州印发扶贫志工作方案。

统筹多方资源,打好“组合拳”扶贫志编纂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广,脉络繁杂,专业性强,且大多数地区属于首次编纂扶贫专项志书,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各地在编纂实践过程中,充分借势借力,克服影响扶贫志编纂的各类问题,协同推进扶贫志编纂。一是充实资料来源。扶贫历程久、涉及部门多,尤其是2015年以前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以前,扶贫资料大多保存不系统不完善,资料收集是编纂扶贫志的一大难点。编纂工作中,各地坚持开门修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部门资源,梳理扶贫脉络,充实基础材料。省地方志办多次征求相关省直部门意见,完善省级扶贫志编纂篇目,梳理扶贫脉络。分管办领导多次带队前往省乡村振兴局、省档案馆等重点单位,就扶贫脉络梳理、档案资料收集等重点问题进行协商,并安排编纂团队人员主动上门收集资料。攀枝花市、泸州市、广元市、雅安市多次与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档案局等重点供稿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或组织编纂团队上门协助收集资料等形式,共同化解资料收集难题。眉山市破除现行行政区划壁垒,多次到乐山市委办、市档案馆查阅眉山建区设市前涉及扶贫工作的相关资料,争取做到资料系统全面。雅安市充分利用已编纂完成的《雅安市脱贫攻坚志》《雅安市民政志》推进资料征集整理。自贡市开展扶贫主题照片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大众征集图片762幅,初选代表性图片267幅入志,弥补图片资料欠缺空白。苍溪县利用“志鉴苍溪”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扶贫志资料征集动态,广元市青川县、昭化区等采取查阅档案资料、部门乡镇提供、互联网上搜索、走访亲历者等形式,广泛收集资料素材。

2024年1月3日,泸州市地方志办、泸州市乡村振兴局、泸州市档案馆共商《泸州扶贫志》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工作。

2023年4月18日,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与自贡市农业农村局对接《自贡扶贫志》编纂工作。

2023年4月13日,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勇、副主任邱邦武等到宜宾市乡村振兴局对接扶贫志编纂工作。二是丰富编纂形式。各地在扶贫志编纂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编纂方式,高效推进编纂工作。泸州市在政府采购确定编纂团队后,及时成立《泸州扶贫志》专家库,对编纂团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提供专业性指导意见。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与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协作机制,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推进资料收集、资料长编增补、志稿修改与评审等工作。雅安市采取“中心指导监督+社会力量编纂”的模式,克服人员不足、时间紧张的问题,极大提升编纂效率。汶川县邀请有意愿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知情人、当事者、乡绅贤人及修志爱好者参与志书编写,充实编纂队伍。阆中市明确由市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实施,南部县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具体编纂工作,仪陇县、营山县、岳池县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具体编纂工作,南充市高坪区由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牵头负责具体编纂工作,地方志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充分调动、发挥部门优势。三是提升编纂能力。扶贫志编纂专业性强,地方志和扶贫领域专业人才欠缺,各地在想法解决人员短缺的同时,通过学习模板、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手段,提升编纂人员业务素质,确保编纂规范性。省地方志办加强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甘肃等扶贫志编纂工作起步较早的兄弟省(区)的沟通交流,促进互学互鉴。组织召开《四川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邀请王义北、颜越虎等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省地方志办市县志工作处业务骨干先后前往雅安市、泸州市、广元市、剑阁县、壤塘县等地开展扶贫志编纂专项业务培训,系统讲解扶贫志编纂中应重点关注的事项,帮助编纂人员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广元市编纂15万字的《〈广元扶贫志〉编纂辅导资料》,并先后集中举办扶贫志编纂业务培训2次,分批次、分层次、分行业召开组稿座谈会、培训会30余次,沟通协调组稿编纂工作,提升供稿人员、编纂人员能力水平。南充市、广安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阿坝州、凉山州,广元市各县(区),凉山州昭觉县先后召开编纂工作培训会、推进会等,邀请颜越虎、王义北、杨大兴等专家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研究解决阶段性重点问题,提升供稿、编纂人员能力素质。

2023年12月26日,四川省地方志办召开《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蒲建宇 摄)

2023年12月26日,四川省地方志办召开《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邀请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省志工作处原处长、《浙江通志》副总纂颜越虎授课(蒲建宇 摄)。

2023年12月26日,四川省地方志办召开《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邀请重庆市扶贫办原主任、重庆市乡村振兴局扶贫志编纂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义北授课(蒲建宇 摄)

2024年11月8日,南充市召开《南充市扶贫志》《南充市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

2024年11月22日,南充市召开《南充市扶贫志》《南充市全面小康志》编纂资料搜集工作培训会。

2024年7月3日,广安市召开《广安年鉴(2024)》《广安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议。

2024年9月11日,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眉山市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议。

2024年7月15日,凉山州召开《凉山彝族自治州扶贫志》资料收集和编纂业务培训会议。

加强质量管控,严守“生命线”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编纂好扶贫志,既能及时、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四川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又能从中展现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力量。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在抢抓进度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做到质量进度两手抓两手硬。省地方志办及时跟进《四川扶贫志》编纂,指导编纂团队根据资料收集情况动态调整篇目设计,补充完善重点资料,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志稿审核,打磨部分篇章内容,形成试写样板,极大提升编纂效率。达州市组织行业专家召开资料收集成果审查验收会,对资料收集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组织地方志和扶贫工作专家对扶贫志篇目、初稿进行评审,形成参考样稿并点对点向43个参编单位发出补充和完善相关章节资料及内容的通知函;自贡市建立“承编单位初审+总编室专审”双级审核机制,明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原则,注重资料甄别与系统性整合,为志稿编纂奠定扎实基础;宜宾市在开展志稿编纂的同时聘请专家开展动态审读,编纂一章审读一章,确保及时修改到位;苍溪县对收集到的扶贫志资料进行审核筛选,总结归纳形成供稿样本,提升供稿质量和效率;剑阁县组建5个工作组,按篇章对所有征集上来的稿件进行审核把关;小金县对供稿单位资料进行初步审核整理后2023年6月15日,宜宾市召开扶贫志总编室成员单位第一次会议再移交编纂公司,确保史实准确。

2023年6月15日,宜宾市召开扶贫志总编室成员单位第一次会议。

2023年7月10日,宜宾市召开扶贫志工作推进会暨资料征集整理培训会。

截至3月20日,全省116部扶贫志全部启动编纂,其中3部已完成出版,1部提交终审,1部完成复审,1部完成初审,99部处于志稿编写和资料收集阶段,其他11部也按计划有序推进。下一步,省地方志办将持续抓好省、市、县三级扶贫志编纂审核工作,确保2025年底前如期完成志书编纂任务。

2024年12月17日,巴塘县召开《巴塘县扶贫志》终审会议。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来源:方志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