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画家孙建东教授弟子翟艳娜“意行象外——翟艳娜中国画作品展”于2025年3月7日——3月20日在昆明袁晓岑美术馆举办。翟艳娜女士以自己近5年创作的作品选出191幅精品向艺术业界和爱好者呈现自己对中国画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著名画家孙建东教授弟子翟艳娜“意行象外——翟艳娜中国画作品展”于2025年3月7日——3月20日在昆明袁晓岑美术馆举办。翟艳娜女士以自己近5年创作的作品选出191幅精品向艺术业界和爱好者呈现自己对中国画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展馆场景
主持人致欢迎辞
出席今天开展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女士
云南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陶昌廉先生
云南省原司令员黄光汉先生
省政协原秘书长刘建华先生
云南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任王维真先生
云南省文史馆馆长石丽康先生
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郑明先生
省老干局原局长薛彪先生
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吴贵荣先生
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童凤华女士
省人大常委法工委副主任谭丛女士
省人大农工委原副主任杨礼华先生
省委老干局原副局长李建林先生
省税务局原副局长朵志红女士
省妇联原副主席陈洁女士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戴杰
著名书画家:钟开天先生、赵浩如教授、孙建东教授、武新文教授、陈鸿翎教授、杨正国先生,著名收藏家高为华先生等。
赞助单位负责人:邹龙先生、杨伟华女士、陈云红女士
翟艳娜女士的导师孙建东教授发言
孙建东教授用两个26年,讲述了自己师从袁晓岑先生26年,翟艳娜师从自己26年的从画经历,动情地向观展的专家、嘉宾以及爱画人展现了袁脉中国画传承的代嗣努力、精进掌执、意象万千的绘画艺术脉络。对翟艳娜的艺术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次展览也是袁派绘画艺术传承教学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
著名画家钟开天先生发言
展览的作者翟艳娜女士发言
翟艳娜以“为画而生,奋斗不息”为主题讲述了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执着。
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女士宣布“意行象外——翟艳娜中国画作品展”开展!
著名收藏家高为华先生祝贺翟艳娜个展成功举办
名家评论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获悉云南女画家翟艳娜即将举办个人画展,我感到欣慰。我为她的成果表示诚挚的祝贺。
翟艳娜是云南女画家中比较优秀者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这次画展,是她数十年执着学习国画艺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一个成果汇报。
我和翟艳娜可以说是同为艺友、师出同门。因为我退休后也一直学习国画艺术,经常向云南著名国画家孙建东教授请教,而翟艳娜就是孙老师的硕士研究生。近十年来,我在和孙建东老师的学习、交流、笔会等活动中,经常和翟艳娜学习交流,对她的绘画风格、艺术天赋、执着精神都有了解,同时也亲眼见证着她在国画艺术领域的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和不断进步。
翟艳娜天生热爱国画艺术,从小就喜欢绘画,成年后更是纸不离身、笔不离手,每天都在写生,每天都在画素描,每天都在创作国画,可以说是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用她自己的话说,一天不画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不舒服。对绘画的热爱奠定了她的艺术成就。
一九九九年,翟艳娜正式拜孙建东教授为师,后来更是考取了孙老师的硕士研究生。从此,她走上了花鸟画创作的快车道。在孙建东老师的精心教导、悉心指引下,她很好地继承了从云南当代花鸟画巨擘袁晓岑大师,到当代云南花鸟画领军人物孙建东老师的画艺。
不仅如此,在向孙建东老师学习的同时,翟艳娜虚心好学,为提升艺术修养,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的追求和探索,拓宽视野、拓展画风、着眼全国,广泛地向全国的名家们学习、求教。在孙建东老师的鼓励下,她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北京、上海等地向国家级的名家们学习,投师于秦少甫、吉瑞森、李凤龙、李海霞、张立辰等著名画家,甚至靳尚谊、薛永年、刘曦林、郭石夫、雷甲寿等全国各地著名的大画家也给她上过课。
在向全国名家们广泛学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翟艳娜的国画创作更加清新自然、灵动大气、线条流畅、色彩丰富、构图完美。无论是写意画、工笔画还是兼工带写的作品,都非常隽永唯美,且具有丰富的时代气息。她的作品题材多样,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让写意花鸟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从这时起,她的国画创作,就呈现出一种融会贯通、与时俱进的全新风格,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凭着自己多年对国画艺术的痴迷追求、努力探索、不拘传统、锐意创新,翟艳娜的国画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展,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大家认为,她是当代云南中青年一位优秀的女画家。
翟艳娜不仅有绘画的天赋,而且注重音乐,文学的学习。这些画外之工,对她的艺术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次个人展览,翟艳娜向大众展示了她不同阶段、不同风格的国画作品,颇多佳作,成绩可喜,都给大家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祝贺翟艳娜的个人画展取得圆满成功,但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不懈探索,祝福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佳作,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取得更大艺术成就!寥寥数语,是以为序。
郑明 2024年立冬于昆明
丹青铸魂墨语馨香
------浅谈翟艳娜的写意花鸟画
翟艳娜,字子吟,是一位天资聪颖,秀外慧中的女画家。她自幼热爱艺术,从1999年起成为我的入世弟子,至今已有25年了。自从跟着我学画以后,她逐步走上了正规的绘画道路。我曾带着她拜见了我的恩师袁晓岑先生,并得到了袁先生的亲自指点。经过多年的磨练,她画艺大进,并考取了云南艺术学院省级高校教学名师孙建东工作室的硕士研究生。
经过多年不断地努力与追求,她先后加入了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女画家协会,最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入职昆明城市学院担任专职教师。我见证了她20多年来的成长,为她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感到自豪。
艳娜取得如今的艺术成绩,除了我多年的悉心栽培也同时得益于她转益多师,博取众长。在我的指导下,她一开始临摹袁晓岑、王晋元、赵少昂及本人的优秀作品,在打好了基础之后,又在我的鼓励下多次去北京等地投师于秦少甫、吉瑞森、李凤龙、李海霞、张立辰等著名画家学习,给她上过课的全国的一线画家就不下数百人,就连靳尚谊、薛永年、刘曦林、郭石夫、雷甲寿等等全国各地著名的大画家也给她上过课。所以在多年的学习中她不但开拓了眼界,而且还学会了融会贯通,不拘泥于对某一个人画风的特殊偏爱,对中国画的理论和认知也更上了一个台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令人瞩目。
纵观艳娜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来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的,她在写意、工笔、白描三个方面都展示了她坚实的传统功力,并且不落俗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个人特点。
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她一扫许多女画家常见的纤弱秀气的画风,笔墨灵动而大气。情之所至,便放笔直取迅疾如电,墨气淋漓,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将大写意笔、墨、水、胶的融合发挥到极致,得到了张立辰先生的肯定和夸奖。
她的工笔花鸟画雅意逸闲淡,品格高古,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手法,并在构成、色彩上吸取了不少当代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多次入选了全国性的大展。
她的白描作品用线挺劲,疏密有致,在大量的对景写生实践中提炼出画家自己心目中的线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每一幅写生的习作上升到创作的高度,给白描的线条赋予了生命的活力。
我们知道,从五代开始,中国花鸟画独立成科,自徐熙、黄荃、边鸾、吕纪、青藤、白阳、南田、石涛、八大等诸多大师至今,品类众多,变化繁新,要画出自己的风格非常不容易。艳娜是一个善于学习,并且勤于思考的人,她依从“师古人、师造化、终得心源”的法则,尊重传统,在有效学习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探索现代花鸟画新的表现形式及手法。打破了传统的程式化格局,使其作品具有了时代性的审美情趣。用自我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生动的表达了花鸟意象,丰富的形式美感,开拓了花鸟画的空间格局。
潘天寿先生云:“品格高,落墨自超。”艳娜能深刻地从思想上认识到,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笔墨技巧的美感,更在于笔墨之后的精神品格。她笔下的荷花,把朴素的生命本源浓缩成极致的诗意表达,水墨交融,生机盎然,点线面相结合,洋溢着一种无法掩饰的淋漓大气,在观众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画境,这是画家出淤泥而不染的心灵体现和对大美意境的不懈追求。
二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使艳娜的艺术理念日趋成熟,她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仅在绘画技巧上精益求精,还在理论上、修养上不断提升,力图使作品更好的表达出内心感受和中国画的思想内核。她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从中吸取灵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作品之中,同时也关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时代的关切和思考,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与时代共同高歌,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大美的追求。
艳娜本身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子,在音乐、舞蹈、诗词、朗诵、主持等多方面都有涉猎,这些画外之功也对她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艳娜是一名将绘画艺术视为生命的女画家,心境坦荡,知错就改,懂得感恩,重情重义。她的艺术道路并不平坦,但是她虽经风雨仍砥砺前行,初心不改。我相信她是一个有天赋、有激情、有追求的女画家。她对艺术充满了热爱和敬畏,她的作品充满了灵性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中国画家,艳娜还很年轻,还有很广阔的提升空间和艺术潜力,她还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的作画。
我愿以宾虹先生所云:“气在笔力,韵在墨彩”和悲鸿先生所云:“勇猛精进”、“尽精致,致广大”相赠,期待她更好的传承以袁晓岑、王晋元先生为代表的云南花鸟的艺术精神,画出更多具有较高学术品味和深厚人文内涵的好作品,在今后的艺术征途中再接再励,再创佳绩。
孙建东 2024.6
获悉翟艳娜女士的作品集即将出版,颇感欣慰。这是云南画界结出的又一颗硕果,也是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丰富和拓展。
艳娜久居云南,勤于画作。为了提升艺术修为,她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探索,其作品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画品一如人品,令人钦佩。
翟艳娜的写意花鸟画师承名家。
说起云南的写意花鸟画,自然就让人想到两位非常重要的代表画家,一位是袁晓岑先生,另一位是王晋元先生。作为著名雕塑家的袁晓岑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其以孔雀、仙鹤等为题材的作品,一直到现在都蜚声中国画坛,影响了几代人。王晋元先生的写意花鸟画创作,同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一毕业就置身云南的深山密林,观察热带花草树木的特征,并把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与西方的绘画技法相结合,创造性地描绘出了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繁茂奇异的景色。在王晋元先生的作品中,奇花异卉根植置于奇异的大自然环境之中,让作品呈现出壮阔野逸、绚丽烂漫的南国情调,为中国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正因为有前辈的示范和引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成为了全国花鸟画家写生、采风、收集素材的打卡地。在全国的大型画展中,不断有体现南国风情的优秀作品出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和作品面貌。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云南当地的花鸟画创作,并不断有作者在美术展览中获奖,翟艳娜就是这支青年创作队伍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艳娜的作品中,不少是以孔雀为题材的。她笔下的孔雀,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去年她北京紫苑书院学习时,虚心好学,敏于追问。交谈中,溯源到她曾就学于云南艺术学院,其硕士生导师孙建东老师正是袁晓岑先生的学生,这可谓是师出有门,传承有继。
她的画作题材多样,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题材。
古代写意花鸟画表现的对象,多为北方的花卉,如梅、兰、竹、菊,荷、牡丹等,而在艳娜的笔下,云南地域的热带植物成了主流的表现对象,其作品如《鹤望兰》《瓷玫瑰》《叶子花》《曼陀罗》《红花西蕃莲》《海芋》等,从名称即可看出这一特征。她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题材,更赋予了写意花鸟画全新的时代特征,让写意花鸟画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
艳娜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她的传统折枝作品四条屏《丝瓜、棕榈、海芋、芭蕉》、《葫芦、美人蕉、三角梅、喇叭花》,都配有鸡、鸟、蟋蟀等动物,生动自然,极具生活情趣。彰显出用笔用墨的传统功夫,给人以相当成熟的艺术体验,不仅能看到她近些年的师承关系,也是她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结果。
作品《红素娇艳》《灵舞》、《碎玉空灵》、《秋林果正红》等,是为国展精心创作的,在形式语言、色彩处理、全景式构图方面都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展览效果。
而她近期的写意荷花系列,以纯水墨表现居多,通过“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表现出水墨肆溢、曼妙多变的丰富色彩效果。她以秋天的残荷为刻画对象的作品,在残枝败叶中,透出一种天然不雕的自然美,一种古寂消散、静穆疏远的意境与情怀。
艳娜的创作以写意花鸟画为主,但也兼有工笔。她的工笔画作品《故园金秋》《百鸟合欢》《蕖妆》等,构图饱满,用线单纯,色彩淡雅,画面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中国艺术长河中的一枝奇葩,它以物寄情,笔简意骇,通过简单的工具材料笔墨、宣纸,以“似与不似”、“不似而似”的创作理念,表现出了无限的思想内涵,是艺术表现中最高的形式之一。翟艳娜的写意花鸟画创作,颇多佳作,成绩可喜。但艺无止境,前路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她以此为新的起点,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
郭 煌
2024.9.1于北京紫苑书院
意行象外
——翟艳娜写意花鸟画
翟艳娜,笔名子吟,1999年跟随孙建东先生学习,2016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国画院硕士学位。2019年师从著名花鸟画家秦少甫先生至今。
翟艳娜接受了院校系统的专业学习,二十余年来她从未间断过中国画的创作,并在创作实践中把写生作为创作源泉,与传统笔墨相结合使之融会贯通。她的作品既有传统精髓又不雷同于诸多画家的沿袭画法,其写意花鸟作品有着传统的笔墨情趣,体现出中国画线条古拙,笔墨精炼,大道至简的理念,并能把写意与写实的矛盾化解到临界点,使中国画长期被放逐的笔墨精神重新被深情地呼唤出来,从她的画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那种纯净质朴的人格高境。
翟艳娜与当代众多写意花鸟画家一样,将师法古人前贤作为必修,对如何继承传统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师古不泥,化古为我。
她的写意花鸟作品显著的特点是:其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其作品充分体现了写意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这一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画是深厚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创作者要与客观世界融为一体,在观察体悟客观物象的基础上,表现其物象内在的美与神韵,并把自己的感受融注其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因此,传统中国画不满足于客观物象的直接描写,而讲求形而上为意的写意精神。
翟艳娜的写意花鸟不同于常见的那种程式化的作品,他更注重从大感觉着眼,追求画作的气势、笔墨和意境。程式化的笔墨语言是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一种误解,不能把写意狭隘地理解为一种笔墨技法或语言风格,而应是超越技法的一种感情,思想和精神的审美指向。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的心境融合到天地自然里,达到完全自由的状态,才能进入最高的创造境界,尽而呈示出意行象外的畅神之境,形成中国写意画特有的诗性语言。
翟艳娜爱画荷。荷花有极强的造型语境,形式感特别强。荷叶的面,荷杆的线,恰好具备了绘画中面、线的基本对比要素,因而更能让我们充分地在她的绘画中展体味她的艺术理念。荷花虽姿色娇媚却清纯不浊,张显个性而又内敛有仪的品格,也是她偏爱画荷的另一个原因。在鲜明而恬淡的色彩中,荷花那种超凡脱俗的仪态所具有的震撼力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对荷花的观察,每个人视角不同,因而表现也不同。对风雨中甚至对秋天荷花的仔细观察,更增强了他这一理念。当她将它的各种情态溶入胸中,把它的叶梗、花、莲都一一揣摸之后,它所具有的特殊的象征性突显了出来。于是在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中,荷显现出沉稳厚重的品格,总能使人产生对秋天生命价值的遐思,一种关于生命辉煌却朴素的表述。
从翟艳娜的作品中可看出,其作构图奇巧、饱满,笔墨恣肆致而不失厚重,纯正典雅、洗尽铅华,显示出浑厚写意根祇。其作品意境雅逸闲淡,有一种空寂之感,带有八大影响的痕迹。并有一种空、透、清之感,这在写意花鸟画中是很难达到的境界。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一种民族性的美学范畴,是建立在文化积淀基础上的,它是以文学、哲学、美学等等为发端而形成的诗、书、画、印的结合。写意是一种中国画的独特绘画语言。诗人以意写像,画家以形写神。精于花鸟画的大家无一不具有广泛的文化修为和学识,如齐白石、吴昌硕等。翟艳娜敬畏传统,悉心研习前辈的墨迹,得晋、唐宋、元、明、清名家之精髓,他推崇徐谓的狂放,八大的冷逸,吴昌硕的老辣,潘天寿的强悍,他巧妙的将“意趣”与“神思”融合,以传承与创新为理念,在写意画创作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清、雅、静的艺术风格。翟艳娜已经形成了面貌非常独体的个人图式。她在写生中能够把握自然物象的精神特点,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将景物的特点提炼出来,绘出了气象高迈、逸风回荡的画作。此即中国画所追求的意象之美。也是画家通过写生去求得最深层的表情达意,这正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自然和谐观在绘画中的体现。这种超轶具象、笔随心运的手法,使她的作品拆除了“物”、“我”界限,而融合为一,在无为、无法、无道中展示出近于“天籁”般的和谐之美。那种因水墨幻化漫德而出现的墨渍,在自然而然中形成了“似与不似”的形态,而审美对象的空间、时间因而都在一定的形式法则中展开,呈现为有形与无形之间、物与我之间的和谐之美,饱含着超越世俗、空明澄净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
艺无止境!我们都在艺术探讨研究的路上,希望翟艳娜在写意花鸟画创作研究的道路上继往开来更上层楼!
秦少甫2023冬于京华
看了翟艳娜的新作,让人耳目一新,一改过去左右摇摆的不确定,有整体有细节,水气淋漓,用笔颇有些雄强霸悍的气势,其线条随意流畅不失女性温婉的气韵,尤其难得的是她画面中大水大墨穿插疏疏朗朗的线条不需要大红大绿的色彩映衬就能成就一幅佳作,可见其在笔墨技术上是下了苦功的。成绩可喜可贺!
杨卫民2024.8.25
翟艳娜的国画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根基,笔墨之间流露出熟练的技能技巧,气韵生动、酣畅淋漓、一挥而就,最大限度地彰显了写意精神的丰富内涵。作者勤于写生,使得笔下的形象鲜活生动,在写生中丰富自己的笔墨技巧和笔墨语言,使传统和现实有机结合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武新文 2024.10.30
翟艳娜是一位勤奋高产的青年女画家,堪称孙建东教授的得意门生。专攻花鸟画,工写兼长。她传承孙画的华贵野逸,灿烂高雅,其工笔更能精尽入微,气格典雅,写意恣肆纵横,元气淋漓。又借鉴版画大块黑白处理。作品在灵动的笔墨中具整体感、厚重感。加之主观表现主义的色彩运用和画面构成,使她的花鸟画在中国画传承基础上注入了现代意识。
钟开天2024年12月
此次展览作品均收录在《意行象外-翟艳娜中国画作品集》、《墨韵随心-翟艳娜写意花鸟画》、《翟艳娜线描作品集》中,一套三本,售价300元,另附赠一张翟艳娜老师亲笔所绘的线描写生作品。如欲购买,请微信或电话联系。
来源: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