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2025年养老金调整,企退按3%事退按2%调整,可行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1 07:30 4

摘要:也有人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似乎是很公平的建议,企业的退休人员上调比例按照3%的计算,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则按照2%进行调整。

退休金一直以来都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话题,金额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退休人员未来的生活品质。

如今已经是2025年,关于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再一次登上了热搜。

也有人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似乎是很公平的建议,企业的退休人员上调比例按照3%的计算,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则按照2%进行调整。

乍看之下这个建议似乎是很合理,可是真的实行之时会行得通吗?

202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适当提高养老金,这也就是说,2025年的养老金可能会涨。

央视网

对于退休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好消息,因为养老金的发放比例上涨了,意味着他们可以领取到更多的退休金,这对于保障晚年生活会有更多的好处。

现在领取退休金的人群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企业退休人员,另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虽然都是退休领养老金,但是两者领到手里的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社保网

企退的人所领取的退休金平均是在三千二百元左右,但是事退人员的退休金平均却可以达到六千四百元左右,差距大约是两倍。

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人提出给企退人员多涨点,给事退人员少涨点的想法。

这个建议看似合理,可是在真正实行的过程中却是问题重重,矛盾一箩筐。

在2016年以前,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发放机制确实存在着不同,可是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并轨,也就是说不管是企退还是事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以及调整比例都是一样的。

当初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政策,本质上就是为了公平,不管从什么样的单位退休,只要涉及养老金调整,遵循的都是同样的原则。

中国政府网

如果说新一轮的调整按照企退涨3%,事退涨2%的方式,那不就是和养老金的并轨政策相矛盾吗?

若是如此,那么之前实施了这几年的养老金并轨政策也就没有实际的意义了。

再者说养老金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又精细的过程,期间会涉及到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等多个环节。

如果说不同的单位采取不同的调整比例,那么就需要分别为不同的人群,制定详尽的调整规则,这无疑会增加社保部门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从表面上来看,这样的调整似乎缩小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但实际上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不公平现象。

如果有人养老金基数本身是比较高的,可是养老金的增长幅度却低于那些基数比较低的人,是不是会感到困惑或者不满呢?

此时可能会产生质疑,明明多交了社保费用,而且缴费的时间也更长,最后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并不符合,这样的安排真的公平吗?

如果真的采取了这样的调整方式,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对养老金制度丧失信心,最后虽然大家还是会继续缴纳社保,可是却不愿意再选择较高的标准。

久而久之,国家在社保方面的收入会大大减少,而支付的压力却会明显增加,到了最后,可能连基本的支付都会很吃力,典型的得不偿失。

所以说上面的这种养老金调整的设想方案,可行性并不是很大。

国家在进行养老金的调整时,不仅需要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效率问题,也要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公正性与合理性。

只有当政策既能够体现公平原则又能有效实施时,才能真正赢得广大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二、2025年的养老金会如何调整

实际上直到现在,关于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也没有正式公布出来,不过根据专业人士的分析,新一轮的养老金大概率不会按照企业3%,事业2%的设想进行调整,而是延续2024年的方式。

也就是说,不管是企退人员还是事退人员,新一年的养老金估计还是按照统一的比例进行调整。

国家当初实施养老金的并轨政策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说现在毫无征兆的去改变这种政策,等同于破坏养老金调整的公平性和统一性。

自从2016年实施了养老金并轨之后,其调整规则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机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按照统一的比例进行调整,之后再根据定额、挂钩和倾斜这三种方式适当的细化。

不管怎么说,新一年的养老金调整都会遵照平衡和公平的原则,不会为了某一个目的而刻意去拉大不同退休群体之间的差距。

人社部门早就已经强调过,养老金的调整直接关乎每位退休人员的福祉,其政策的制定必须要经过周密的论证,以确保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

至于具体的调整幅度,我们现在也只能是等待官方的正式通告,以获得确切信息。

其实每次养老金调整都会出现争议,主要还是因为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待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说白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养老金的期待并不是说能涨上多少钱,而是希望获得足够的公平。

企退人员的养老金基数确实比较低,但是仅依靠多涨1%就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和事退人员的差距吗?很显然是不能!

事业单位养老金基数本身就比企业单位高得多,即便是降低了上涨幅度,多拿到手里的钱也不少。

企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因为养老金的基数较低,就算是上涨幅度更高,能够多拿的钱也是有限的。

更深层次的症结在于,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退休前的薪资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所以如果不把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先行解决,仅凭调整比例这一项措施,恐怕是治标不治本。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具体方案,不过人社部之前就已经明确,从今年的1月1号正式实行《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此办法的相关内容,其实是为在职员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加灵活的退休选项。

在满足国家所设定的最低缴费年限的基础上,可以申请弹性退休制度。

比如在2025~2029年退休的人,其最低的缴费时长是15年,但是在2030~2039年计划离岗的人,则需要在15~20年之内完成费用的缴纳。

一旦达到了这一基本条件,个人便有权自主决定在某一适宜的年龄段内启动自己的退休生活,享受更加个性化和自由的晚年规划。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群体间所存在的差异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延迟退休,有些人可能会受到限制,比如说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

这些人只要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就要及时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流程办理退休手续,不能申请延迟退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这也就是说,但凡是国企的中高层管理者,均无法享受选择延迟退休的权利。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很可能是想要避免让某些人持续霸占关键的岗位,从而更快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更新换代,让企业保持足够的活力。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有效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才的梯队建设,确保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够获得适宜的人才支持。

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上还是公平性原则,所有的职工无论是什么样的职位,都要遵循统一的退休政策,确保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公平的对待。

如果说是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就算符合弹性退休的条件,也需要按照相关的程序以及管理规定进行上报,获得批准之后才可以申请。

若是退休人员,且已经开始领取退休金,则不能再申请弹性退休,即使提出申请,原来的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也没有义务受理。

除了这些情况之外,其他的人员弹性退休这方面没有过多的限制,只要是符合条件,可以选择提前退休或者延迟退休,不过还是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提出申请才可以。

总结

在现实情况的严峻考验下,采取差异化策略对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难以落地生根。

毕竟这有可能会瓦解现有的统一制度框架,甚至还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平和混乱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审慎行事,密切关注养老金的缴纳状况以及调整政策,做到未雨绸缪,以确保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更加安稳。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退休笔记2025-01-06中央定调!2025年养老金调整,企退按3%事退按2%调整,可行吗?

秦岭说经济2025-01-06中央定调!2025年养老金调整,企退按3%事退按2%调整,可行吗?

社保小达人2025-01-02中央定调!2025年养老金再调整,企退涨3%事退涨2%,可行吗?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