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听了不少葡萄酒直播,发现很多葡萄酒“行话”听起来“不明觉厉”,其实里面水分太大,光听主播吹,不懂的还就真以为这酒了不得了。以下是水分最大的 10 个葡萄酒术语,下次听到先想一想再下单:
最近听了不少葡萄酒直播,发现很多葡萄酒“行话”听起来“不明觉厉”,其实里面水分太大,光听主播吹,不懂的还就真以为这酒了不得了。以下是水分最大的 10 个葡萄酒术语,下次听到先想一想再下单:
01珍藏&特藏
经常在直播间看到对着一瓶智利酒吹“珍藏级”“特藏级”的,但其实这个词在智利毫无意义!虽然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有严格法律规定(如西班牙红葡萄酒至少 3 年的陈酿才能被标注为珍藏级),但在新世界国家(如美国、澳洲、智利、阿根廷)就只是营销词汇,与品质无关。
03风土
风土听起来很高端,其实就是产区气候、土壤、地形的综合概念,和酒质高低无关!警惕用 “百年风土”这种虚话抬价,查产区等级更靠谱。
此外,真正的风土需结合土壤、气候、人文等综合因素,但过度强调可能忽略酿酒师技术的重要性。
04酒腿
经常看到有主播,把酒一倒,看到杯壁挂杯就夸酒好。其实挂杯只反映酒精和甘油含量,与品质无关!餐酒也可能挂出 “大长腿”。
05酒体饱满
这个词和酒腿有异曲同工之妙。把 “酒体饱满” 等同于 “品质高”就是瞎扯。酒体仅描述口感重量,轻酒体也不等于廉价!世界酒王康帝不就是更为优雅轻盈的黑皮诺酿制的吗?
同理还有“酒精度X度”,酒精度与品质无关,仅反映葡萄成熟度!新疆产区干红普遍 14 度左右,但均价不过百元;而勃艮第特级园黑皮诺 13 度却能卖到万元。
06法国 AOC/AOP,红酒天花板
很多主播将 AOP/AOC(法国原产地保护)吹捧为法国葡萄酒最高等级,但其实这只是基础分级。在它之上,各个产区还有各自的细分。比如波尔多有一、二、三、四、五、级列级庄,勃艮第有一级园、特级园等。
光看 AOC 不够,还是认准具体产区吧,比如波亚克 AOC。
07自然酒
这个可以当做纯噱头处理。自然酒的核心理念是“最小干预”,主张使用有机/生物动力法种植、野生酵母发酵、无添加剂(如人工硫化物)、不过滤或澄清等。但具体执行标准因地区、生产商而异,实际操作起来,基本依赖生产商自律。
而且很多自然酒因未过滤或控硫不稳定,易出现浑浊或异味,未必适合所有人。
08智利原瓶进口,7 字头条形码
很多主播喜欢用条形码暗示原瓶进口。其实国内灌装酒也能使用进口原酒,条形码仅代表注册地!注意查看背标是否有 “原瓶进口” 字样,警惕 “原酒生产商” 等模糊表述。
09国际金奖
现在的葡萄酒奖项真是遍地开花,一款澳洲酒,得了中国某城市葡萄酒竞赛的金奖??这里面的含金量有多少,你细品。
金奖还是要认准权威的国际葡萄酒赛事才略有意义,比如: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CMB)、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IWSC)、醇鉴世界葡萄酒大赛(DWWA)、国际葡萄酒挑战赛(IWC)、国际葡萄酒与烈酒竞赛(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s Competition, IWSC)、柏林葡萄酒大奖赛(Berliner Wein Trophy)等。
10限量版
一般来说,一款酒年产只有一两千、两三千瓶,你可以说限量,但如果年产几万、十几万瓶,也说限量,那就是胡扯。建议查查酒庄年均产量,警惕无具体限量数据的宣传。
来源:星美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