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粮油市场回顾及后市展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1 09:38 5

摘要:国内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主要谷物品种价格延续下跌。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国内粮食供应充足,消费增长疲软,叠加国际粮价下行传导,小麦、玉米、稻谷上半年收购价格较为平稳,秋粮上市后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国家采取系列调控措施积极托市,先后在主产区河南

2024年,国际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回落,国内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主要粮食品种价格重心下移,省内粮食生产稳定,粮源调入充足,粮油价格整体回落。2025年,全球粮食产量仍将保持高位,国内粮食市场供需仍较宽松,粮食价格将维持相对低位运行,政策“托底”或引导粮食市场价格阶段性反弹,但幅度或将有限。

一、2024年粮油市场回顾

2024年,全球粮食市场价格走势低迷,国内粮价整体高位回落。受供应宽松、下游需求疲软、品种间性价比转换、市场情绪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主要谷物品种市场价格重心出现不同程度下移。

(一)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宽松,粮食市场行情承压下行。2024年,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24年全球谷物产量的预报数为28.54亿吨,创历史新高,小麦、玉米产量预期均向上调整;大米和油籽产量预计创历史新高;全球重要粮食大宗商品供给预计保持充足。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粮食等大宗商品需求萎缩,粮食市场供强需弱的态势进一步显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小麦行情震荡下行,年内由629美分/蒲式耳下降至551美分/蒲式耳,同比下降12.4%;玉米行情由2023年1月的686美分/蒲式耳回落至2024年8月的396美分/蒲式耳,跌幅达42%,年底震荡回升至458美分/蒲式耳的较低水平,同比下降2.6%;大豆行情一路下滑至近4年最低点,年内由1297美分/蒲式耳下降至1010美分/蒲式耳,同比下降22.2%。国际大米价格由年初的高点持续回落,印度放宽大米出口政策加速国际米价下跌。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白米由年初的595-659美元/吨跌至年底的429-523美元/吨,同比分别下降20.6%、22.1%和23.4%。

展开剩余80%

(二)国内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主要谷物品种价格延续下跌。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国内粮食供应充足,消费增长疲软,叠加国际粮价下行传导,小麦、玉米、稻谷上半年收购价格较为平稳,秋粮上市后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国家采取系列调控措施积极托市,先后在主产区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4省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储粮集团公司增加小麦、玉米储备收购规模,压缩小麦、玉米进口量,以提振国内粮食市场信心,但粮食价格仍处较低水平。稻米,上半年,国内早、晚籼稻收购价格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2832—2878元/吨。下半年,早籼稻收购价小幅震荡回落;晚籼稻收购价自8月份开始下跌,10月底降至2620元/吨,接近最低收购价。国家在稻谷主产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下跌趋势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比下降7.1%。早籼米价格保持平稳。小麦,国内小麦价格受国际粮价传导影响,延续近年走低行情,12月底,小麦收购价跌破2400元/吨至2370元/吨,跌回至2020年水平,同比下降16.7%。玉米,国内玉米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同频,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下跌,12月底已降至1931元/吨,同比下跌16.8%,已回落至2020年上半年水平。大豆,国产大豆价格走势与美豆基本相同,12月底均价4031元/吨,同比下降20.5%。食用植物油,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出现分化,菜籽油价格震荡上行,12月底出厂价9411元/吨,同比上涨10.4%。大豆油价格处低位徘徊,12月底出厂价8141元/吨,同比基本持平。花生油价格震荡下跌,12月底出厂价14500元/吨,同比下降9.4%。

(三)省内粮食供应充足,主要粮油品种价格弱势运行。2024年,我省粮食产量1313.4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稻谷产量1123.6万吨,同比增长2.4%。我省持续深化与黑龙江省对口合作,积极拓展与湖南、江西、河南、内蒙古、辽宁等主产区省份产销合作,积极拓展粮源渠道,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地方储备库存稳定,成品粮储备处于高位。受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低迷影响,我省小麦、玉米价格大幅回落,稻谷价格保持稳定,成品粮油批零价格走势偏弱。稻谷,我省稻谷市场价格出现分化,优质优价特征明显;早稻价格稳定,中晚籼稻价格小幅下降。我局监测数据显示,12月底,早、晚籼稻采购价格分别为2990元/吨、3270元/吨,同比上涨0.67%、-0.61%。部分早、晚籼稻优质品种收购价格达到3900元/吨。籼米批零价格小幅下滑,批发均价4.92元/公斤,同比下降2.38%;零售均价6.35元/公斤,同比下降2.61%。玉米、小麦,省内玉米、小麦价格下跌趋势与国内市场走势基本相同,12月底,玉米进厂价2240元/吨,同比下降16.7%;小麦进厂价2780元/吨,同比下降12%。食用植物油,省内食用植物油受国际大豆价格下降影响,批零价格有所下降,12月底,大豆油批发均价9.96元/升,零售均价11.50元/升,同比下降6.20%;花生油批发均价18.86元/升,零售均价24.17/升,同比下降1.42%。

二、2025年粮油市场展望

2025年,全球粮食供需仍将处于相对宽松局面。我国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粮食总产量预计继续保持高位,进口结构不断优化,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结合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及粮食生产、消费形势、政策支持等因素综合研判,稻谷、小麦、玉米等主粮品种价格有望小幅反弹,但总体将维持较低水平运行,普通稻谷、小麦市场重新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较大。

(一)全球粮食产量稳定,供需形势宽松。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如果在2025年极端天气较少发生、地缘政治局势稳定、没有大规模负面政策调整的情况下,结合各国目前增产趋势以及技术助力等情况,全球粮食产量有望保持稳定,或有一定程度增长。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将2024-25财年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定为3190万吨,同比增长23%。美国农业部估算,小麦、玉米、大豆种植总面积为2.25亿英亩,与近4年平均水平大致相当,其中玉米种植面积9400万英亩,同比增加340万英亩。巴西地理和统计研究所预计,2025年巴西谷物、豆类和油籽产量将达到3.228亿吨,同比增长2990万吨。印度农业部初步预测,在有利季风推动下,或将在2025年实现粮食生产新高峰,增长率有望达到3.5-4%。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2024/2025年度全球谷物库存量与消费量之比为30.1%,供需形势依然较为宽松;2024/2025年度全球粗粮库存量最新预报数为3.6亿吨。国际粮食生产和供需形势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有效调剂国内市场,进一步优化粮食进口格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

(二)国内粮食稳产保供基础稳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粮食单产仍有较大提升潜力。农业农村部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着重稳口粮、稳玉米,巩固扩大大豆、油菜种植面积,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补贴力度,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总产量有望继续稳住1.4万亿斤。

(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有望企稳反弹。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市场供需,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维护好农民利益。2024年,国家通过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等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2025年春节以来,中储粮集团公司持续在东北地区发布收购库点,面粉企业开机率有所提升,各类企业入市意愿增强,粮食购销活跃,玉米、大豆等市场价格企稳回升效果明显。当前,生猪养殖持续盈利,禽类生产保持稳定,饲料消费需求稳步增加,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较为扎实。

(四)主要谷物价格可能呈低位区间震荡走势。2025年,国内粮食市场买方市场氛围仍较浓厚,粮食价格大概率呈现整体维持低位、区间窄幅调整走势,受品质分化影响,部分主粮品种优质优价特征将较突出,不同品种间价格波动或带来阶段性震荡调整。稻谷,优质优价特征将继续主导稻谷市场行情,优质稻谷相较于普通稻谷具有较强的抗跌性,部分出米较高、质量较好的稻谷价格波动相对较小。但因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重体力劳动人数大幅减少,口粮需求趋向多元,大米消费或稳中有降。印度重返大米出口市场继续对全球大米价格造成下行压力,1月以来各国出口报价均大幅下跌。综合国际市场价格下行、国内需求偏弱等因素,2025年普通稻谷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较大。小麦,小麦终端需求单一,面粉加工企业产能过剩,饲用替代优势能否恢复将随玉米价格走势而定,企业库存规模持续处于低位,1-2月卖方市场压力仍存,价格仍在低位徘徊。2024年冬季,多个主产区小麦出现旺长现象,后续产量、质量情况将直接影响小麦市场供需和购销格局,预计主产区新季小麦价格或围绕最低收购价运行。玉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4/2025年度玉米饲用需求量1.99亿吨,同比增长7%。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预计,2025年国内玉米消费量有望增加,将进一步挤压替代品的使用空间,支撑玉米市场行情。春节以来,国内玉米价格迅速反弹,后续仍有继续上扬空间,但上升空间与小麦价格走势高度关联,预计区间窄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