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思创宣布永久关闭荷兰环丙装置,比裁员更可怕的事来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1 10:00 3

摘要:—— 全球化工巨头科思创(Covestro)与利安德巴塞尔(LyondellBasell, LYB)于18日联合宣布,将永久关闭位于荷兰马斯弗拉克特的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POSM)生产装置(PO11)。这一决定标志着欧洲化工产业在多重压力下进一步收缩,同时也

3月19日,荷兰马斯弗拉克特讯 —— 全球化工巨头科思创(Covestro)与利安德巴塞尔(LyondellBasell, LYB)于18日联合宣布,将永久关闭位于荷兰马斯弗拉克特的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POSM)生产装置(PO11)。这一决定标志着欧洲化工产业在多重压力下进一步收缩,同时也引发市场对相关产品价格走势的广泛关注。

关闭背后:三重压力击垮欧洲产能

科思创在官方声明中指出,PO11装置的关闭源于全球环氧丙烷(PO)和苯乙烯(SM)市场结构性产能过剩、亚洲低价产品进口激增,以及欧洲本地高昂的生产成本。尽管该装置年产能达24万吨环氧丙烷和52万吨苯乙烯,但近年来持续亏损,且"没有迹象表明其长期盈利能力将恢复"。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亚洲地区环氧丙烷产能已占全球总产能的60%以上,中国通过煤化工路线生产的低成本PO持续冲击欧洲市场。与此同时,欧洲天然气价格较2021年前平均水平仍高出约40%,叠加碳关税政策压力,本土化工企业成本劣势凸显。

市场影响:短期扰动与长期趋势分化

消息公布后,欧洲现货市场苯乙烯价格应声上涨2.3%,但业内人士对持续性涨价持谨慎态度。ICIS分析师Marko Pekic表示:"欧洲PO/SM装置近年已陆续关闭超80万吨产能,此次关停虽将进一步收紧区域供应,但亚洲特别是中东新增产能可能快速填补缺口。"

值得关注的是,环氧丙烷作为聚氨酯产业链的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或将向下传导至建筑保温材料、汽车、涂料等终端领域。科思创方面称,将优先通过其全球生产网络(包括中国漕泾基地)保障客户供应,但物流成本增加可能导致欧洲客户面临溢价。

行业震荡:比裁员更可怕的“产业空心化”危机

此次关停不仅涉及约200名员工的安置问题,更深层的风险在于欧洲化工产业链的持续"失血"。荷兰工会FNV化工部门负责人埃里克·德容直言:"比裁员更可怕的是,当一座工厂永久关闭,它带走的不仅是工作岗位,还有整个区域的产业技术积累、供应链弹性和未来复苏的可能。"

近年来,欧洲化工企业加速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产能,本土仅保留研发或高端产品线。2023年,欧洲化学品进口依存度攀升至34%,而十年前这一数字仅为18%。比利时鲁汶大学产业经济教授安娜·范德普尔警告:"如果基础化工产能持续外流,欧洲将失去对核心工业原材料的控制权,新能源、医药等战略产业的供应链安全将暴露于地缘风险中。"

战略转向:欧洲能否守住化工防线?

面对危机,利安德巴塞尔CEO Peter Vanacker在声明中强调,将"投资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科思创则计划扩大生物基原料和化学回收技术研发,试图以绿色溢价抵消成本劣势。

然而,市场对欧洲的"高端化转型"战略仍存质疑。Platts分析师詹姆斯·威尔逊指出:"当亚洲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不断压低成本,甚至开始进军高端化学品时,欧洲的‘护城河’正在变窄。"荷兰化学工业协会(VNCI)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化工研发投入占比下降至4.2%,为十年最低水平。

这场关停风暴或许只是开端。随着《欧洲绿色新政》对碳排放的严苛要求与全球化工业"成本战"的双重夹击,欧洲化工巨头的战略抉择,将深刻重塑全球供应链版图。

来源:涂料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