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陈毅中所在的金门工作队准备接收金门的时候,叶飞兵团已攻占了除部分海岛外的几乎整个福建地区,新政权的各级机构快速成立。1949年8月17日,叶飞兵团解放福州,福建省人民政府随即成立。
1949年,陈毅中所在的金门工作队准备接收金门的时候,叶飞兵团已攻占了除部分海岛外的几乎整个福建地区,新政权的各级机构快速成立。1949年8月17日,叶飞兵团解放福州,福建省人民政府随即成立。
此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正在广州、重庆、成都等地辗转流徙,众多其他各级机关也都踏上了流徙之路,失去了福州的“福建省政府”,于1949年8月“播迁”至金门。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共双方的长期对峙局面正式形成,此时,位于金门的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的有效辖区,仅剩下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只有182.66平方公里。
金门、马祖地方虽小,但在败退至台湾的蒋介石的眼里,它们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它们不但是政权在大陆继续存在的象征,更是“反攻复国”的跳板。
1950年10月10日,蒋介石在发表“双十节谈话”时宣称,基本任务是“建设台湾,反攻大陆”,此后不断重申“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并于1952年通过了“反攻大陆案”。
朝鲜战争后,金门、马祖被纳入了远东冷战格局。此后这两处小到几乎在世界地图上找不到的岛屿开始不时搅动世界。1960年,肯尼迪和尼克松这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在冷战气氛中首开电视辩论先河,金门和马祖成为他们的辩论主题之一,肯尼迪认为应把金门和马祖交还中共,以换取台海的停火;尼克松激烈反对:“如果我们迫使‘国府’这样做,将引发连锁反应,共产党终将夺取台湾··金马问题并非是两块‘地皮’的归属问题,而是自由、正义和道德问题。”
在这样的情势中,金马这样的小岛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反攻”和冷战的需要压倒一切,地方自治自然无从谈起,建设金门为“三民主义模范县”也都流于空谈。1956年,金门、马祖被确定为“战地政务实验区”,实施“军政一元,军民一体”的军管体制,由军方包办一切,“福建省政府”在把金马地区行政权交给战地政务委员会后也随之离开了金门,“再度被迫迁移”至台湾。
台北县新店市(今新北市新店区)北新路二段228巷2号的一栋“造型奇特”的建筑成为“福建省政府”在台湾的办公地,这是一栋外墙和地面均由大理石砌成的二层小楼,其门外还有庭院、花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里都不像是一处政府机关,反倒像是一栋私人别墅,但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这里每天都升着一面“国旗”,墙壁上也钉了面烫金字迹剥落的“福建省政府”5个字。
从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的戴仲玉,1955年成为“福建省政府主席”,并在这个职位上一待就是31年。他这个连一寸真正的辖区都没有的“省政府主席”的工作内容为:“负责研究有关收复福建地区之重建计划方案及对大陆福建地区广播、闽侨联系、人才储备与不属战地政务之一般省务工作。”实际上,这都是一些名义上成立而实际很缥缈的工作,也正因此,他这个“省主席”的岗位被时人视为“鸡肋”。
来源:耶律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