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剪纸作品诉说《杨家将传说》《云居寺八景》,绝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0:33 2

摘要:走进陈凤莲位于房山区燕山东风北里的工作室,仿佛步入一座剪纸艺术的殿堂。只见墙上摆满了她的作品:一幅长达5米多的剪纸长卷《云居寺八景》,气势恢宏;一套装订成册的剪纸系列《杨家将传说》,韵味十足;还有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生肖剪纸,每一幅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

【人物档案】

姓名:陈凤莲

年龄:52岁

绝招:非遗剪纸项目房山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杨家将传说》《云居寺八景》等,将人文历史与地域风情融入剪纸创作。

陈凤莲

走进陈凤莲位于房山区燕山东风北里的工作室,仿佛步入一座剪纸艺术的殿堂。只见墙上摆满了她的作品:一幅长达5米多的剪纸长卷《云居寺八景》,气势恢宏;一套装订成册的剪纸系列《杨家将传说》,韵味十足;还有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生肖剪纸,每一幅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

陈凤莲的剪纸长卷《云居寺八景》

陈凤莲坐在工作桌前,手中的剪刀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穿梭。眨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生肖小蛇便跃然纸上。她的剪纸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而是为形象赋予了鲜活的神韵,让人看后啧啧称奇。“剪纸就像在讲故事,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陈凤莲说。

陈凤莲如今已是非遗剪纸项目房山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剪纸领域斩获诸多奖项,所教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我老家在山东,从小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剪绣花鞋上的纸样。直到2011年,我才正式拜师学艺,专业学习剪纸。”​

陈凤莲能从一位质朴的农村姑娘华丽转身为非遗剪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就不得不提到其剪纸艺术的巅峰之作——《杨家将传说》。2016年,她接到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将国家级非遗《杨家将传说》的故事设计成剪纸作品。为此,陈凤莲认真研读原著,为还原故事细节,她还实地走访了传说中故事的发生地——房山的拴马桩、奶子石、羊耳峪等地,花费半年时间设计构思。

贴在扇面上的剪纸《杨家将传说》

“创作时要恰当的留白,给作品增添韵味与想象空间。还要明确主次,突出主要元素,从而让整个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技法上,通过灵活运用阴剪、阳刻,能让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效果。”陈凤莲介绍。

剪纸不同于绘画,一旦下刀就无法修改。陈凤莲为了完成这组作品,每天仅睡一两个小时,反复推敲每一幅作品的设计。其中,《劲火烧粮车》的故事更是三易其稿。最终呈现的作品中,火苗熊熊燃烧,粮车、麻袋、车轮等细节刻画得细腻逼真。画面中的人物手持铜镜,利用阳光引燃粮车,一幅静态的剪纸却将紧张的故事情节展现得动感十足。

历时一年多的努力,56幅剪纸作品终于大功告成。这组作品以20米长卷的形式在燕山文化馆展出,不仅让《杨家将传说》更加鲜活,也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剪纸的刻板印象。这组作品被装订成书,在房山区旅游产品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并多次受邀到各地参展,自此成为陈凤莲的成名作。

“以前,大家都不知道燕山有个擅长剪纸的人。”陈凤莲笑着说,“这组作品让大家看到,剪纸不仅仅局限于窗花、团花,它还能够讲故事,能成为艺术品。”

陈凤莲

如果说《杨家将传说》展现了陈凤莲剪纸的叙事能力,那么《云居寺八景》则体现了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组作品包含了云居寺全景、山门、南塔、北塔、雷音洞等8个标志性景点,每一幅都仿佛将云居寺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浓缩其中。

“云居寺是我们房山的文化瑰宝,我想通过剪纸把它的美呈现出来。”陈凤莲说。为了还原云居寺的建筑细节,她反复研究建筑结构,甚至将雷音洞中的小佛像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剪纸中不仅展现了建筑的外形,还通过松柏、竹林、祥云等元素,呈现出建筑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韵味。

《云居寺八景》

“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剪纸,讲述房山故事,为房山的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时至今日,陈凤莲依旧每日坐在工作室里,手中的剪刀在纸张上飞舞。她用这把剪刀,讲述着房山的动人故事,也刻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陈凤莲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