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回可算扬眉吐气了,直接坐稳头把交椅。你瞅瞅人家这几年在无人机研发上的投入,光是去年就砸了42亿办学经费,直接造出个"空中实验室",连清华的教授团队都跑来借设备做实验。更别说人家校门口停着的那几架真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民航总局分部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回可算扬眉吐气了,直接坐稳头把交椅。你瞅瞅人家这几年在无人机研发上的投入,光是去年就砸了42亿办学经费,直接造出个"空中实验室",连清华的教授团队都跑来借设备做实验。更别说人家校门口停着的那几架真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民航总局分部呢。
哈工程这次冲进前十的架势更猛,去年在黑龙江零下30度的天气里,招生老师裹着貂皮大衣在校门口直播招生,愣是把分数线拉高了28分。要说现在年轻人是真想开了,以前嫌哈尔滨太冷,现在抢着要进船舶学院蹭暖气。最逗的是北京邮电大学,明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三大运营商预定了,这次排名居然落在十名开外,气得学生连夜在表白墙刷屏:"咱北邮食堂的5G信号都比某些学校的教学楼强!"
要说这排名最玄幻的还得看财经类院校。中央财经和上海财经这对"金融双子星",硬是靠着毕业生平均月薪1.8万的数据,把西电这个理工大佬挤成了并列第二。不过现在家长可精着呢,听说有家长拿着计算器现场算账:"读四年央财学费18万,毕业三年就能回本,这买卖划算!"倒是苏州大学闷声发大财,材料科学实验室里做出的石墨烯电池,据说能让电动车续航直接翻倍,这回排名悄悄摸进前二十,把隔壁南京的兄弟院校都看傻眼了。
要我说这高校排名就跟吃火锅似的,清汤红油各有各的滋味。现在年轻人选学校可比我们那会儿现实多了,前几年大家还盯着985的牌子流口水,现在都知道看菜下饭。就像我表弟去年高考,明明能擦边进末流985,扭头就报了南京理工的弹药工程专业。他原话是:"与其在综合大学当凤尾,不如在专业领域当炮王!"别说,今年人家还没毕业,某军工单位就给他家送了面"光荣之家"的锦旗。
不过咱也得泼盆冷水,这排名看看就行别太当真。就像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专业确实牛,但你要是个看见钢厂就头晕的主儿,进去就是活受罪。我邻居家孩子前年高分进了对外经贸,结果发现自个儿对数字过敏,现在天天在朋友圈倒卖演唱会票,白瞎了那么高的分数。所以说选学校这事儿,跟找对象差不多,别人眼里的白月光,到你手里可能就是饭粘子。
最近几年有个现象特有意思,地域优势正在被专业实力吊打。哈尔滨工程大学就是个活例子,以前南方学生听说要去东北读书,吓得羽绒服都要带三件。现在人家直接把实验室建在海南,搞了个"冰火两重天"培养计划,学生在哈尔滨造军舰,到三亚搞海洋探测,毕了业还能拿双城纪念章。要我说这招实在高,既解决了地域劣势,又蹭上了自贸港的政策红利。
说到北邮排名这事儿,我倒觉得未必是坏事。现在互联网大厂招人早就不看这些虚名了,去年腾讯校招现场,北邮学生直接组团刷脸,hr看到学生证就递offer,比985还好使。我哥们儿就是北邮毕业的,现在在深圳搞5G基站,年薪60万不说,最近正在跟公司申请把工位改造成信号发射塔,说是要"沉浸式上班"。要这么看的话,排名下降说不定还是好事,省得分数线再涨,普通孩子都够不着了。
最后给考生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选学校就跟炒股一样,别光盯着大盘指数。你看上海财经前几年分数线高得能捅破天,这两年金融行业震荡,录取线不也往下掉了二十来分?反倒是南京航空航天这种做实业的,行情稳得跟老黄牛似的。所以说啊,挑专业得看五年后的风向,现在人工智能火吧?等你们毕业时候,没准儿满大街都是机器人送外卖了。要我说最稳妥的还是跟着国家战略走,军工、芯片、新能源这些领域,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至少保你端个铁饭碗。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