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破解农村土地撂荒抛荒的问题,还得从根源入手,既要让农民觉得种地“有搞头”,又要让土地“有人管”。
要破解农村土地撂荒抛荒的问题,还得从根源入手,既要让农民觉得种地“有搞头”,又要让土地“有人管”。
以下是具体可行的办法,建议收藏!
怎么操作:
①、村委会牵头:村里成立“土地托管中心”,把零散抛荒的地集中起来,统一租给种植大户、农业公司或合作社。比如,谁家地荒了,签个合同委托村里代管,租金每年按时发。
②、保底租金+分红:农民不光收固定租金(比如一亩地一年500元),如果种地的老板赚钱了,还能按比例分红,避免“租金太低不划算”。
例子:
四川某村把500亩抛荒地打包租给企业种猕猴桃,农民每亩年收800元租金,企业盈利后每户再分200元,荒地变“金地”。
直接发钱鼓励复耕:
①、政府给复耕抛荒地的农民发补贴(比如一亩补300元),买种子、化肥还能打折。
②、对长期抛荒的地,收“闲置费”(比如荒3年以上,每年每亩收100元),逼着要么自己种,要么流转出去。
例子:
湖南某县规定,抛荒2年的地,村集体有权收回,优先租给想种的人;复耕的农民前三年免土地承包费。
教农民转型:
①、政府请专家下乡,教种高收益作物,比如中药材、有机蔬菜、水果。比如种辣椒一亩赚5000元,比水稻翻几倍。
②、联系电商或超市,直接包销农产品,农民不愁卖。
例子:
贵州某村把抛荒地改种折耳根(鱼腥草),通过直播带货卖到全国,一亩年收入过万,村民抢着复耕。
推广“田保姆”服务:
①、合作社提供“代种代收”服务,比如从播种到收割全包,老人只需付服务费(比如一亩300元),坐着等收粮。
②、村里买农机,低价租给农民用,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例子:
河南某村成立农机合作社,老人把地交给合作社托管,每亩交200元服务费,年底收1200斤小麦,比自己种还省心。
房前屋后、山坡荒地:
①、鼓励农民在抛荒的边角地种果树、养鸡鸭,比如种几棵核桃树,养几十只走地鸡,一年多挣几千块。
②、村里统一联系收购商,解决小规模销售难题。
例子:
重庆山区农民在抛荒坡地种花椒,村里联系火锅厂收购,一年一亩地收入8000元,荒山变“麻山”。
给政策吸引返乡:
①、大学生回乡创业,政府给免息贷款(比如最高贷20万),免费培训技术。
②、打造“网红农场”,比如搞采摘园、农家乐,年轻人用抖音带货,种地也能成“网红”。
例子:
浙江90后小伙回乡承包100亩抛荒地种蓝莓,开直播吸引游客采摘,年入50万,带动村里20多人就业。
1、让土地流转起来——没人种的地交给会种的人,农民躺着收租。
2、让种地赚钱——要么补贴,要么种高价作物,要么机械化降成本。
3、让农民有动力——要么自己种能致富,要么不种也有收益,两头不亏。
实操口诀:
①、荒地不用慌,村里当“中介”租给大户;
②、自己不想种,托管给合作社当“甩手掌柜”;
③、种地要转型,别死守老一套,什么赚钱种什么!
只要把土地盘活、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抛荒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朋友们,你们对农村土地还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快来留言分享吧!
【图文整理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品史悟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