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高考落榜卖早餐 寒冬5点出摊无人理 如今接手5家店 坚持总有回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1 10:53 2

摘要:刚过完春节,表妹小兰打电话约我去她的早餐店吃饭。这已经是她在县城开的第五家店了。电话那头,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爽朗,说要给我尝尝新研发的馒头。

刚过完春节,表妹小兰打电话约我去她的早餐店吃饭。这已经是她在县城开的第五家店了。电话那头,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爽朗,说要给我尝尝新研发的馒头。

说起小兰,我就想起五年前那个寒冬。

那年冬天特别冷,县城的自来水管子都冻裂了好几处。我骑着电动车去单位,脚趾在鞋里冻得像冰棍,风呼呼地往袖口灌。路过北门广场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在摆摊,旁边飘着热气。我还以为看错了,谁会在这种天气里出摊?

仔细一看,是表妹小兰。

那时候她刚高考落榜没多久,三百六十五分,距离本科线差了一大截。复读也没考上,家里人都说她书读不成了,但没人知道她接下来要干嘛。

“小兰?你怎么在这儿?”我把车停在路边,走过去问她。

小兰穿着件不太合身的黑色羽绒服,领子上沾着一点白面。她正在往小蒸笼里添水,身旁摆着几个装馒头的竹篮子,还有一个煮豆浆的不锈钢桶。竹篮上盖着块半新不旧的红布,上面有几个补丁,看着像是从家里的老窗帘上裁下来的。

“表哥,我卖早餐呢。”小兰抬头看了我一眼,又埋头忙她的。她手上裂着几道口子,都是冻的。

“卖早餐?”我有点惊讶,“你爸妈知道吗?”

“知道啊,”她从竹篮里拿出一个馒头递给我,“尝尝,我自己发明的配方。”

那个馒头比普通馒头小一号,但很松软,掰开时冒出一股香气,里面夹着一点肉馅和青菜末,味道意外地不错。

“挺好吃的啊,”我由衷地说,“哪学的手艺?”

小兰没抬头,只是笑:“自学的呗,看视频,然后自己试。试了三十多次才成功。”

“三十多次?”

“嗯,”她点点头,“一开始做的像砖头一样硬,后来又太软塌了,馅料也老是往外漏。我妈说我浪费面粉,我就半夜起来做。”

我看着她摊位上的几个竹篮,里面满满当当地码着馒头、包子和花卷,可路过的人寥寥无几,停下来买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生意怎么样?”我小心翼翼地问。

小兰眨了眨眼睛,低下头调整蒸笼的火候:“还行吧,刚开始嘛。”

我知道她在撒谎。她摊位前面连个队都没有,而不远处的永和豆浆门口却排了长队。

“你几点来摆摊的?”

“五点,”她说,“面得四点就发好。”

“那…”我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八点了,她的竹篮几乎没怎么动过,“今天卖出去多少?”

小兰犹豫了一下:“三个。”

“就三个?”

“还送了两个给环卫工人,”她又补充道,“他们说好吃,明天还来。”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高中三年,小兰一直是班里的中等生,性格也不算特别出众,但她有一股韧劲,做事从不半途而废。高三那年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跟打了鸡血似的复习,可惜天分有限,成绩始终上不去。

“要不…你考虑下别的出路?”我试探着问,“你英语不是还不错吗?可以去培训机构当老师啊。”

小兰摇摇头:“我想试试这个。我有把握。”

我看着她冻得通红的手指,心里五味杂陈。前两天才听她爸抱怨,说小兰这孩子不知道犯什么倔,非要自己开早餐店,死活不听劝。正经工作不找,就喜欢折腾这些没出息的。

“你是不是觉得我疯了?”小兰突然问我。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爸说我疯了,我妈说我是被打击坏了脑子,”小兰继续说,“其实我早就想清楚了。我不是读书的料,但我有自己喜欢的东西。”

她从蒸笼里取出刚蒸好的一笼小笼包,轻轻掀开盖子。热气腾腾地冒出来,在冷空气中形成一团白雾。

“你看,多漂亮。”她的眼睛亮了起来,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普通女孩,而是一个创造者。

我那天买了十个馒头,七个包子,还带走了一桶豆浆。单位的同事们问我从哪买的,说比食堂的好吃多了。

从那天起,我开始时不时地关注小兰的摊位。有时路过会看到她在寒风中搓着手,竹篮里的馒头几乎没动;有时会发现她把摊位挪到了别的地方,大概是在寻找更好的位置。

过了大约两周,我发现她的摊位前终于有了几个顾客。再过一周,早上七点半经过时,竟然看到有五六个人排队。

“怎么样,生意好起来了?”我停下车问她。

小兰已经换了个新围裙,头上还戴了顶白色的厨师帽,显得很专业。她手上的动作比以前麻利多了,一边收钱一边打包,脸上带着笑容。

“嗯,好多了,”她说,“我现在天天供不应求,得早点准备才行。”

“是因为味道好吗?”

“可能吧,”她想了想,“还有我每天都站在这里,刮风下雨都不休息。有个老大爷说,就冲我这份坚持,也得照顾我生意。”

三个月后,小兰租了个小铺面,不用再风吹日晒。半年后,她请了两个帮手。一年后,她开了第二家店。

我时常去她店里吃早餐,看着她从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变成一个自信满满的小老板。她的菜单也从最初的几种馒头包子,扩展到了各种花样点心。每次去她都会拿新品让我先尝,问我意见。

有次我问她:“现在后悔高考没考好吗?”

小兰正在擀面皮,闻言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擀:“不后悔了。以前总觉得人生就那一条路,走不通就完了。现在才明白,路有很多条,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最重要。”

去年夏天,小兰的第四家店开业那天,她爸妈都来了。她爸站在店门口,看着”小兰早餐”的招牌,眼圈有点红。

“你看看,”小兰妈拉着我的手,悄悄地说,“当初我们都以为她完了,这辈子就废了。谁能想到她靠卖馒头也能这么有出息?”

小兰爸在一旁插嘴:“我早就知道这孩子有心眼,比她那些读大学的同学强。”

我差点笑出声来。记得小兰刚开始摆摊时,他可不是这么说的。

前几天,我在小兰的第五家店里吃早餐,无意中听到邻桌两个女孩子的对话。

“听说没?这家老板才二十多岁,就开了五家店呢。”

“真的假的?这么年轻就这么成功?”

“人家是白手起家,刚开始在马路边摆摊,一个馒头一个馒头地卖起来的。”

“哇,好励志啊!”

小兰这时候从后厨走出来,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头发利落地扎在脑后。五年过去,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女孩了。

“表哥,尝尝这个,”她端来一碗小米粥,上面撒着一些配料,“我新研发的配方,加了点紫薯和薏米。”

我尝了一口,味道香甜适中,熬得刚好。

“不错,”我点点头,“比上次那个好。”

“嗯,我调整了一下比例,”她坐下来,看着店里忙碌的景象,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你知道吗,我一直留着那个第一天用的竹篮子。”

“为什么?”

“提醒自己,”她说,“当初要是因为没人买就放弃了,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

我看着她,突然想起刚摆摊那天,她冻得通红的手指和倔强的眼神。

“对了,”小兰突然说,“我准备再开一家总店,主打高端早餐,还想做线上配送。”

“野心不小啊,”我笑道,“当初怎么会想到卖早餐的?”

小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高考前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一个充满香气的厨房里,做着各种面点,周围的人都在赞美我。醒来后我还记得那种感觉,特别踏实,特别快乐。”

“那你怎么不早说?”

“说了谁信啊?”她笑了,“大家都觉得那是高考前的焦虑做的怪梦。”

窗外,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小兰的脸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店里人来人往,收银台前排着长队。五年前,她只有一个竹篮和一个小蒸笼,在寒冬里被人忽视;五年后,她有了五家店和二十多名员工,成了县城小有名气的创业者。

“我还记得那个寒冬,”我说,“冷得连狗都不愿意出门。”

“是啊,”小兰点点头,“可那是我最珍贵的记忆。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还会想念那种感觉,天还没亮就起床和面,天寒地冻地出门,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心里却充满希望。”

她停顿了一下,又说:“其实最难的不是没人买,而是每天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疯了,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那你怎么坚持下来的?”

小兰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这个。”

我接过来一看,是一张收据,上面写着:永和豆浆,豆浆一杯,五块;烧饼两个,六块;总计十一块。背面潦草地写着一行字:味道不错,继续加油。

“这是我第二周摆摊时,一个顾客写给我的,”小兰说,“那天下着小雪,我站了一上午,只卖出去两个馒头。正想收摊回家,有个中年男人来买了一笼包子,吃完后给了我这个。”

“就因为这个?”

“嗯,”她点点头,“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就哭了。然后我决定,再坚持一个月,如果还是没起色,就放弃。结果那个月末,生意突然就好起来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收据装回口袋:“现在想想,人生就是这样,在你快要放弃的时候,再多坚持一下,可能转机就来了。”

店里的广播响起来,是小兰录的声音:“各位顾客,欢迎光临小兰早餐,今天我们有新品紫薯小米粥和黑芝麻馅包子,欢迎品尝…”

小兰站起来,整了整围裙:“我去帮忙了,你慢慢吃。”

来源:橙子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