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卖出8000碗米粉,易裕和要从长沙走向全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1 11:23 3

摘要:从一家8平方米的夫妻小店开始,17年来,易裕和在长沙开了7家直营分店,实现了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这一家湖南米粉品牌企业缘何能成为网红?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一碗肉丝粉,再盖一个蛋”,湖南人的早晨是被米粉叫醒的。唯有一碗氤氲着香气的米粉,才是熨帖灵魂的解药。

早上8点至9点之间,竹塘西路易裕和旗舰店内坐满了食客,吃一口地道的长沙米粉,是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之一。

在易裕和,不仅能吃到地道的长沙米粉,还有各色长沙小吃。

这里日均米粉销量达2吨,曾创下单日卖出8000多碗米粉的纪录,是妥妥的长沙网红米粉店。

从一家8平方米的夫妻小店开始,17年来,易裕和在长沙开了7家直营分店,实现了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这一家湖南米粉品牌企业缘何能成为网红?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近日,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采访了易裕和创始人易军。易军说,差异化的大店发展模式,侧重场景体验,并将长沙米粉文化融入其中是易裕和成功的关键一环。

△易裕和创始人易军

大店模式,开米粉场景体验先河

2008年,长沙衣铺街迎来了一家夫妻小店“裕和面馆”,这家面馆仅8平方米,铺子很小,只能坐得下7个人。

裕和面馆是易军夫妻在长沙创业的开始,易军是湖南汨罗人,他的妻子则来自美丽的云南。面馆经几度搬迁改址,2012年地址才稳定在友谊路,2015年正式更名为“易裕和”。

2019年,易裕和和易军均迎来了至为关键的一件事,那就是易裕和竹塘西路店分店的开设。于前者而言,是一次探索大店模式的试水,于后者而言,称得上是“背水一战”。

易裕和竹塘西路店在当年春节期间正式开业,这是一家投资约500万,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大店。开这样大的米粉店,易军曾讲道,是“麻着胆子干的”。

易军回忆称,开设分店时和爱人经过了半个月的思想斗争。“我们手里的钱根本不够,后来将房子和车子都抵押了,还是不够。好在当时负责店子装修的老板答应160万装修款可以按月付,每月付10万,东拼西凑后这才凑齐了钱”。

“当时对自己说,大不了就回到2008年,从头再来”,易军说,那时的他只有一腔热血,为事业壮怀激烈,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好在分店开业当天人气火爆,门外的长队从上午七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一天卖完了原本预备的三天六千份的量。

将粉面和长沙小吃等综合在一起,开启大店模式下场景体验的先河,是易军在竹塘西路店的大胆创新。易裕和营造了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氛围,让人忘却外界的喧嚣与纷扰,无需担心餐后被催促离席。这里,让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与自在。

他还自建米粉博物馆,传播长沙米粉文化。“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探讨之后,最终决定将阿弥岭出土的文物一比一复制展示,作为向世界宣传长沙米粉文化的窗口”。

不止米粉,还卖“老长沙味道”

在采访中,易军提起了他创业过程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有一天下午,店内员工正在培训,一位大姐在葱油粑粑的窗口多次徘徊。他问过后才知道,大姐想买葱油粑粑给即将赶飞机的母亲。大姐说“母亲从福建那边回来,也是很多年才回来了一次,突然很想吃一口老长沙的葱油粑粑”。后来易军亲自为大姐炸了10个葱油粑粑。

“这件事让我这个普通的餐饮从业者从平凡的岗位上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更加坚定了我的初心”。

作为长沙米粉网红品牌,易裕和卖的不止是米粉,更是“老长沙味道”。

易裕和将长沙传统的一些在市面上近乎消失的产品重新拾捡起来,包括葱油粑粑、糖油粑粑、炒面等。此类产品里,老长沙炒面极具代表性,获得了客户的超级赞扬。易军表示,虽然这道菜工序复杂,成本也极高,易裕和专门请了一个师傅负责,但当他看到不少阔别长沙的人在易裕和吃到“老长沙的味道时”,他觉得所做的一些努力都是值得的,职业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这也是大店模式所能承载的,易裕和大店具备高流量和高复购率的优势,能容纳更多、更小众的美食产品。”

那么,在产品足够丰富的情况下,易裕和又是如何保障出品的品质和效率?

据易军介绍,易裕和在传承老一辈手艺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破解其数据。“以前师傅教的时候,会说,你看放这么多水、这么多调料,他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我们一直在将老手艺进行数据破解。同时,结合当下食材的特色进行一些创新,以达到产品的最佳口感。”

“不说易裕和的产品能好到哪里去,但它是有严格的标准的”。比如易裕和做汤的标准是一斤骨头五斤汤,当然还有老母鸡、鸡架这些。又比如每一锅汤都必须熬够7个小时,一般情况下是有3到4个锅,7小时熬一锅,如此往复,这样才能保证在营业时间内的出品时刻在线。

“让长沙米粉成为地球粉”

竹塘西路店成功之后,易裕和开设分店的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在长沙已开设了7家直营分店,公司员工近400人。

易军指出,“易裕和在过去几年内有较大的发展,得益于团队的力量和组织的建设。”

在竹塘西路店之后,易裕和更注重团队的打造,不断地增强造血功能。在六年的时间里,管理团队从以前的3个人发展到近20个人,这20名精英又不断在孵化其他的管理干部。

另外,公司实行内部合伙制。他表示,易裕和直营门店的模式大多是由他先来投资,在门店盈利之后,再向公司管理层释放股权,让他们也参与到经营公司的事务中来。“所以我们的团队是非常稳健的,大家眼里有光,心中有梦。”

在易军看来,企业成长有三个阶段:产品阶段、品牌阶段和树标准阶段。目前,易裕和正在树立标准的第三阶段努力。包括对传统手艺的数据破解、制作标准的制定、员工培训、监管等。“公司从总部到门店再到档口,是鱼骨型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一个闭环。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但我们一定要在建立标准上不断去琢磨,今年要更加去注重这个板块”。

“我的梦想是让长沙米粉成为地球粉”,易军坦言,目前的计划是2027年让易裕和走出去,但在此之前,必须打造一个走出去的模型,“走出长沙后,模式和菜单可能对我们是新的考验”。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牛蕊 摄影记者吴琳红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