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老人“老有颐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1:20 4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是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阵地和中心枢纽,是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周边社会老年人提供优质的住养服务。

记者 王月文 实习生 贾昕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是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阵地和中心枢纽,是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周边社会老年人提供优质的住养服务。

近日,记者来到距离临猗县县城17公里的耽子镇,实地走访位于耽子镇、北辛乡、北景乡三乡镇交会地带的福寿康敬老院。这座2024年被纳入我市改造提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民生实事项目的敬老院,占地4451.86平方米,有92张床位,现有周边3个乡镇18个村的87位老人入住,其中特困供养老人57人,社会老人30人,是一所集养老、康养、休闲于一体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在这里,通过医养结合、老人互助、适老化改造等举措,为农村老人提供普惠优质的养老服务,让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老有颐养”。

临猗县耽子镇卫生院卓里分院的医生为福寿康敬老院的老人上门看诊。

医生上门 在“家”看诊更省心

3月11日下午3时许,临猗县耽子镇卫生院卓里分院的医生祁鸽鹏提着医药箱,出现在福寿康敬老院大门口。祁鸽鹏一进门,便熟络地与该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打起招呼,随后便径直走进老人们居住的房间,开始他一天的日常诊治工作。

走进五保户宁棋(化名)老人的房间,祁鸽鹏医生轻轻地坐在床边,先与老人聊了几句家常,让老人放松下来。随后,他打开医药箱,根据老人之前的病历和特殊需求,拿出相应的药品和设备,为老人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量血压、听心率,每一个细节都不落下。

宁棋老人今年83岁,双目失明,因器官衰竭而全身肿胀,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自2019年入住福寿康敬老院以来,他因身体状况多次住院治疗。但每次看到祁医生熟悉的身影,老人的脸上总会露出安心的笑容。“祁医生,你来了我就放心多了。我这身体,多亏了你们啊。”宁棋老人感慨地说。

祁鸽鹏医生一边听着老人的诉说,一边认真地记录着病情。他发现老人的身体状况还算稳定,但也需要持续关注和照顾。于是,他在病历本上仔细地标记了老人的高危情况,并叮嘱福寿康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有任何异常都要及时联系他。

随后,祁鸽鹏医生又为其他老人进行了诊治。他耐心倾听老人们的诉说,仔细为他们检查身体,并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

据了解,近年来,临猗县积极探索创新“医养签约”新模式,按照“就近便捷、互利互惠”的原则,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结成定点对口服务单位或医养联合体。福寿康敬老院就是其中一家签订医疗服务协议的养老机构。

福寿康敬老院院长李丽霞说:“与耽子镇卫生院卓里分院签订协议后,耽子镇卫生院卓里分院定期为入住老人提供健康体检、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服务。这既能让老人待在熟悉的环境、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又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我们敬老院也更省心、更安心、更放心。”

不仅如此,如果发生该敬老院的老人病情恶化或其他意外情况需要转诊时,在征得老人家属同意后,耽子镇卫生院卓里分院可以直接对接县级医院医生,确保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福寿康敬老院开展娱乐活动。

老人互助 生活照料更安心

在福寿康敬老院,54岁的王桥(化名)和50岁的张峰(化名)住在同一间屋子里,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室友,更是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依靠。王桥是一位五保户,已经在福寿康敬老院住了6年。虽然他的视力不佳,但他总是温暖周围的人。张峰则因患有小儿麻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王桥。

每天早晨,王桥都会轻声询问张峰:“要喝水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便会熟练地拿起水杯,为张峰倒上一杯温水。吃饭、洗澡、换洗衣服……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对于张峰来说却是难以独自完成的挑战,但王桥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做好一切。每个月,王桥都会收到来自福寿康敬老院的300元补助,这是对他付出的肯定。

其实,福寿康敬老院有着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17名工作人员中,13位是专职护理人员(7人持证),另外4人负责行政及后勤保障工作。在生活保障方面,福寿康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通过深入交流,精准掌握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偏好,精心制定个性化营养配餐,每周食谱定时更新,力求营养均衡。日常护理同样细致入微,每天为老人整理个人卫生、帮助泡脚,定时安排洗澡,不定时为老人们剪指甲、刮胡须,及时清理更换床上用品,全方位守护老人的生活品质。

“虽然我们有专职护理人员照顾老人,但在我们敬老院里,像王桥这样尚有劳动能力且能够自理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能为其他半失能或失能老人提供一定的帮助。为了鼓励这种互助行为,我们每个月就给参与互助的老人发放几百元补贴,让他们更加乐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李丽霞告诉记者,“我们还为一些尚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设置了管理员、保洁员等多个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发放几百元补贴。这样的话,不仅让老人们有了一定的收入,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74岁的五保户杨娃(化名),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心智正常,入住福寿康敬老院5年左右,偶尔打扫敬老院公共区域的卫生,每月基本能获得300元报酬。当镇里赶集的时候,杨娃会揣着自己赚来的钱,在福寿康敬老院护理员的陪伴下,为自己和敬老院里的老人购买喜欢的东西。他还掌握了理发、剃胡子等手艺,时常为其他老人服务,不少老人在他的影响下,也学会了这些技能,相互帮忙,情谊渐浓。

60多岁的五保户王锁(化名),原本不喜与人交流,来到福寿康敬老院后,在大家的带动下,也积极参与到照顾半失能或失能老人中,为福寿康敬老院老人送饭、协助更换纸尿裤,照顾他们的基本生活,每月能拿到200元补贴。曾经不太注重卫生的他,如今养成了爱干净的好习惯。

除了日常的互助和公益性岗位外,福寿康敬老院还有养牛场、养羊场、养猪场和4个蔬菜大棚。老人们可以在这里给牛羊喂草、拾掇小菜园,享受劳动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并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农村老年人在晚年时期,更加渴望得到亲情和朋友陪伴,他们希望缓解孤独和寂寞。”李丽霞说,“我们希望通过老人间的互助,让老人们不仅有一定的物质回报,还能获得情感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支持,进而带给老人更好的养老体验。”

福寿康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日常互助。

适老化改造 日常起居更方便

“丽丽,这次换上的新床美呔呔!早上起床的时候,双手一抓两边的扶手,轻轻松松就能起身,方便得很呐!”80多岁的五保户杜巴(化名),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扯着嗓门对李丽霞说道。

杜巴老人来自福寿康敬老院的附近村子,无儿无女,在福寿康敬老院一住就是4年,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管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还被腿疼的老毛病折磨着,但老人爱干净的习惯从未改变,平日里更是钟情于唱红歌、摆弄些花花草草。如今,这张适老化新床,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让她原本有些艰难的日常起居变得轻松了许多。

据了解,福寿康敬老院运营多年,院内设施逐渐显露出老化迹象,给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前院里部分区域水泥地板变得坑洼不平,老人行走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适老化设施不足,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李丽霞回忆道。

2024年,我市积极落实省级民生实事新建改造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结合我市实际,联合制订印发《2024年运城市城乡养老和老年助餐幸福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可新建和改造。其中,改造项目严格依照《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从建筑设计、室内装修到设备更新,全方位提档升级,为农村老人提供普惠优质养老服务。福寿康敬老院符合条件,被纳入改造项目中。

历经3个月的施工改造,福寿康敬老院焕然一新。防滑地板砖的铺设,让老人们可安心行走;无障碍设施的完善,让老人们坐着轮椅畅行无阻;适老化设备的添置,让老人日常起居更轻松。

“年龄大了,胳膊没劲,起身要费好大劲,现在床上、桌子上有了扶手,起床、站立更安全了。”杜巴老人一边演示,一边开心地说。改造后的福寿康敬老院,不仅新换了适老化床、适老化餐桌,还在洗漱台、走廊设置了扶手,方便老人日常生活。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福寿康敬老院还在服务上不断升级。为周边村庄44位经济困难的高龄老人提供上门助餐服务,定期将营养丰富的饭菜送到老人家中;带着专业设备上门为老人提供助浴服务,或协助老人前往助浴点,帮助他们洗净一身疲惫;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手段,专业的心理慰藉与情绪疏导团队耐心倾听老人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孤独与烦闷。此外,还为福寿康敬老院所在的福寿屯村及其邻村12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为5名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开展集中照护。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持续加强护理员的技能培训,并积极探索与职业院校的深度合作,以不断提升专业护理能力。同时,将深化医养结合模式,通过举办‘开放日’活动,广泛宣传敬老院的服务理念和成果,吸引更多乡贤、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李丽霞表示。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