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之前也许自己感觉太年轻,还不涉及这样的话题,所以并不在意。但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身体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微恙,所以,就特别关注这个国际睡眠日了。
3 月 21 日国际睡眠日。
这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之前也许自己感觉太年轻,还不涉及这样的话题,所以并不在意。但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身体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微恙,所以,就特别关注这个国际睡眠日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睡眠对生活和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据相关报道:我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仅 6.75 小时,睡眠质量欠佳的现状令人担忧。00后入睡困难,70后夜醒频繁,失眠问题似乎困扰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睡眠好坏,看似小事,实则影响巨大。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寿命,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死亡率比睡眠6 - 8小时的人高出两倍多。
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虽强,但长期熬夜仍会引发严重健康问题。36岁女性通宵直播猝死、45岁男性因日夜奔波倒在路边,这些事例都敲响了警钟。而且,23:00 - 3:00 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过了这段时间,补觉也难以弥补对身体的损伤,人到中年更是如此,熬夜不仅让身体疲累,还会扰乱生物钟、降低免疫力,甚至导致猝死。
养生风盛行,不少人一到中年就买各类保健品,可身体该出问题还是出问题。其实,在养生观念里,睡好 > 吃好 > 锻炼。有网友分享自己细菌感染、扁桃体化脓,挂水吃药都不见好,某天倒头大睡后,病情竟缓解了 90%。生物学博士指出,睡眠能实现免疫力的提升,睡眠时身体免疫力自动合成,抵抗力提高,新陈代谢加快,促进病毒排出。所以说,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睡个好觉,正如古人所言: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近日,“19 岁大学生常熬夜身体指标变老年人”的新闻令人揪心。杭州女孩因长期熬夜刷视频至凌晨三四点,患上眼睛黄斑变性、周围性神经面瘫,胃功能下降,还出现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血压偏高及动脉硬化等老年人才有的问题。
那该如何判断睡眠质量呢?有一个简单的10 道题测试,涵盖入睡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效率等方面,8 分以上睡眠质量高,5分以上勉强及格,5分以下就需要关注了。要知道,世界上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有睡眠障碍,中国成年睡眠障碍率达 38%。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醒后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早醒大于30分钟,这些都属于睡眠障碍。偶尔发生不必焦虑,频繁发生且伴随肢体麻木、双腿发软、胸闷心慌、暂时性昏厥等症状,就要重视了,这是身体发出的警报,长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会让内脏承受不了,引发严重问题。美国加州大学的调查显示,成年人睡眠时间在 6.5 - 7.5 小时之间死亡率最低,长期少于4.5小时或高于9.5小时,死亡率明显增高。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普通人,该如何保持良好睡眠呢?首先要保持良好心态,大部分失眠者常焦虑抑郁,睡前翻来覆去想事,心神不宁导致难以入眠。心放宽才能睡好觉,张学良生前心态好,“不知道愁”,睡眠质量自然高。
其次,要睡够睡眠周期,如今很多专家辟谣“8小时睡眠”,重要的是睡够4 - 5个睡眠周期,一个睡眠周期为 1.5 小时,经历由浅睡到深睡再到浅睡的过程,按此设定睡眠时间,在浅睡期被叫醒会神清气爽,大家可尝试睡 1.5 的整数倍,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周期。最后,睡前可做套安神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教的按摩耳部安神操,分搓耳朵边、提耳朵尖、揉小耳垂三步,每天睡前来几组,能改善血液循环、安心宁神。
好好睡一觉,身体能得到充分休息,情绪能得到放松,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人到中年更明白,好的睡眠养身养心养命。在国际睡眠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早点放下手机,驱散烦恼,早日入眠,夜夜好眠。
来源:凤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