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乌冲突迈入第四个年头,这场21世纪规模最大的地缘政治博弈已造成触目惊心的消耗。俄罗斯军费开支占财政预算比例飙升至41%,累计阵亡士兵超15万,卢布汇率较战前贬值37%,通胀率长期维持在9%高位。乌克兰更是面临结构性崩溃——人口锐减1000万(占战前总人口25
俄乌冲突迈入第四个年头,这场21世纪规模最大的地缘政治博弈已造成触目惊心的消耗。俄罗斯军费开支占财政预算比例飙升至41%,累计阵亡士兵超15万,卢布汇率较战前贬值37%,通胀率长期维持在9%高位。乌克兰更是面临结构性崩溃——人口锐减1000万(占战前总人口25%),外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关键矿产资源控制权尽数让渡美国贝莱德集团。这场代理人战争印证了克劳塞维茨的论断: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而美西方通过军火贸易与能源操控已攫取超3000亿美元直接收益。
华盛顿的“离岸平衡”策略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翼同步推进。在乌克兰,美国通过《租借法案》输送620亿美元军备,推动北约东扩至俄家门口;在东亚,其主导的“印太战略”将台湾纳入“第一岛链”防御体系,2023年对台军售额创下45亿美元新高。这种双线施压的战略设计,本质上是将中俄塑造为“系统性对手”,通过制造可控危机维持霸权红利。乌克兰被迫签署的矿产协议暴露出残酷现实——美国控制着全球78%的关键矿产资源定价权,正借冲突重构新能源产业链主导地位。
台湾问题与乌克兰危机存在本质差异,但美国干预手法呈现出惊人相似性。民进党当局效仿泽连斯基的“悲情外交”,将2024年“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2.5%,加速推进“豪猪战略”。赖清德当局更抛出“两岸互不隶属”的升级版“两国论”,其“国安报告”明确将大陆列为“首要威胁”,这些行径与乌克兰2019年修宪写入“加入北约”条款如出一辙。美国第7舰队2024年在台海实施12次“航行自由”行动,政治操弄已从战略模糊转向“战略清晰”。
中国需从俄乌战场汲取三大经验:其一,现代战争是综合国力比拼,中国工业产能占全球35%(俄罗斯仅1.8%),完备产业链是最大战略优势;其二,金融自主权关乎国家安全,中国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80国,可有效抵御Swift系统武器化风险;其三,混合战争形态要求多维应对,中国在数字人民币、北斗导航等领域的突破,构建起非对称反制能力。正如《孙子兵法》所言:“胜兵先胜而后求战”,2023年福建舰下水与高超音速导弹列装,标志着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日趋完善。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押着相似韵脚。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称“台湾问题事关联盟安全利益”,当美台启动“21世纪贸易倡议”谈判,台海局势已到临界点。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但面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的合流,必须做好“底线思维”下的万全准备。正如俄乌战场揭示的真理: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时间与决心都是关键变量。
来源:进取咖啡m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