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航天局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3月18日17时57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溅落。飞船上搭载着4名宇航员,其中包括因波音“星际客机”飞船故障而滞留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至此,两位美国宇航员终于结束了超过9个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航天局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3月18日17时57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溅落。飞船上搭载着4名宇航员,其中包括因波音“星际客机”飞船故障而滞留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至此,两位美国宇航员终于结束了超过9个月的太空“意外加班”,返回地球。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今年1月底报道,威廉姆斯在滞留太空大约7个月后,承认自己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直播画面显示,着陆后不到一个小时,威廉姆斯微笑着从舱口出来,并挥手致意。随后威尔莫尔走出,在他人搀扶下短暂站立,然后坐在一辆手推车上被推走。两人在太空共停留286天(约9.5个月),其间参与多项科学实验。尽管停留时间不及美国宇航员弗兰克·卢比欧(Frank Rubio)在2023年单次驻留371天的最高纪录,但是因技术故障被迫长期滞留。研发超十年、耗资约42亿美元的波音“星际客机”在进行首次载人飞行时失利,任务直接交由竞争对手SpaceX“龙”飞船接棒完成。
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资料图)
去年6月5日,威廉姆斯与威尔莫尔肩负使命,搭乘波音“星际客机”开启首次载人试飞任务。按照原计划,他们将在国际空间站短暂停留8天,随后顺利返回地球。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太空中悄然发生了偏移。飞船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后,推进器故障、氦气泄漏以及降落伞设计缺陷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接踵而至,如同汹涌的波涛,将原本平静的太空之旅搅得危机四伏。面对重重困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迅速展开评估,权衡利弊后,做出了让两人暂留空间站,等待后续救援的艰难决定。
在这漫长的9个月里,威廉姆斯消瘦的面容引起外界关注。虽然她在国际空间站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里(太空站)是她最快乐的地方。有专家分析,长期在太空的失重环境中生活,宇航员的骨骼不再受身体重量带来压力,会加速宇航员骨质流失,增大骨折风险。此外,肌肉也会出现明显的萎缩。当然,长期在太空封闭狭小、有噪音的环境中生活,心理压力也不小。
许多网友对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表示敬佩,称赞他们在面对意外时的专业和坚韧。在长达 9 个多月的滞留期间,他们不仅要应对太空生活的各种挑战,还要完成各种科学实验、修理设备,甚至进行太空行走。有网友说:“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在太空中经历了这么多困难,却始终保持着专业和冷静,为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表示担忧,希望他们能顺利返回地球,并尽快恢复健康。
宇航员降落(资料图)
波音“星际客机”在试飞期间暴露出了一系列技术问题,这简直就像是给太空探索蒙上了一层阴影。推进器故障、氦气泄漏,这些问题看似专业,但其实和日常生活中的汽车故障有点类似。就像你开车时,发动机突然熄火,或者轮胎漏气,那感觉是不是很糟心?NASA和波音公司为了确保宇航员的安全,不得不进行多次地面测试。他们对着“生病”的飞船反复检查、诊断,试图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但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宇航员们只能在空间站里焦急地等待,那种无奈和焦虑,在地面上可能很难完全体会。
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资料图)
随着救援行动的圆满成功,波音公司与SpaceX的飞船性能对比引发业界深度反思。NASA 商业载人计划负责人强调:“这次事件不是竞争的终点,而是推动航天技术迭代的契机。” 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简报会上,工程师们已着手分析故障数据,这些用九个月时间换来的珍贵信息,将成为下一代飞船研发的重要参考。
当咸涩的海风涌入返回舱的瞬间,威尔莫尔与威廉姆斯相视而笑。这场意外延长的太空之旅,既是对人类生理极限的考验,也是对航天技术的实战检验。
来源:新叶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