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畔故乡情 第三十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4:43 4

摘要:在分场广播站工作了三年的我,接到总场劳资科的一纸调令,走马上任了总场广播站编辑部的记者。这回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原来看到的是只有分场的九个生产队,现在看到的是全场一百零八个生产队,还有一个林场、一个煤矿、一个机械厂、一个糠醛厂、一个面粉加工厂还有场直直属的一些

第三十回:

在分场广播站工作了三年的我,接到总场劳资科的一纸调令,走马上任了总场广播站编辑部的记者。这回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原来看到的是只有分场的九个生产队,现在看到的是全场一百零八个生产队,还有一个林场、一个煤矿、一个机械厂、一个糠醛厂、一个面粉加工厂还有场直直属的一些小单位,外加总场的二十几个科室。我刚来没几天,宣传部主管新闻工作的副部长王志田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对我说,小万呐,咱们准备举办一个大型的新闻报道写作学习班,培养一批基层通讯员,部里决定让你讲一课。我马上说,老部长,我初来乍到,哪里会讲课呀。

老部长笑嘻嘻地说,不让你讲新闻理论课,你就谈谈你的佳作,就是那篇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的《老英雄当年血泊救女童,被冤案三十年沉冤昭雪》的通讯写作体会就行。说实话,我都被你这篇通讯里的扎实语言和生动笔法感动了。你这个小青呐,将来可比我这个老家伙有出息呀。老部长说着就从抽屉里拿出了那张有我通讯稿件的报纸,摊在他面前说,你看看,就这标题,就够打动人儿的。你先给我说说你是怎样把它写出来的,我先为你谈体会把把关。

我谈完了那些写作体会,老部长说,听了你这些体会呀,你再理顺一下就可以啦。对了,我这里还收集了你在《农垦报》上发表的两篇文学稿件,《酿蜜的早晨》和最近发表的《开镰之前》,写的不错。我看好你,在完成新闻业务的同时,继续搞好你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这个《开镰之前》写得好。我说我写的就是我们村里机务排的自动康拜因手,是一对小情侣搞革新的故事。郝伯义还给画了插图。老部长最后说,你把谈体会的稿子写完拿给再看看... ...

告别了老部长,从宣传部出来,我有些沾沾自喜,就想把这个喜信告诉赵凤仙,可是没法通知她,就先打算回我住的招待所开始写体会稿子。路上,我对老部长的细心呵护有点感动。回想这一路走来,全靠我遇到的这个贵人的帮助。从一九七九年夏天的新闻写作学习班开始,到调到分场广播站,再到来了总场广播站工作,全都是老部长王志田的一路提携,还有那两篇文学稿件的发表,都是老部长一字一句地帮我修改出来的。如今又要我介绍经验,实在是关怀有加。我就下决心努力写好我的体会文稿,回报他的知遇之恩... ...

新闻班开课了,我被安排在学习课程的中间段介绍体会。我一上讲台,突然发现下面坐着火头军赵凤仙同志,很是惊讶。就看她打扮一新,已经看不出火头军的样子了,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短袖上衣,开领很大,看到了乳沟,两只燕子尾巴小辫子支棱在耳边,还笑嘻嘻地朝我摆手打招呼,惹得学员们都回头看她。我当时心里很激动,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学员们好,这里有我的老乡,今天我和大家一块分享一下我写通讯稿件的体会... ...

我住的宿舍里有其他三位同志,都是从分场调到机关各科室的人员,他们听说我对象来新闻班学习,晚上就自动去了别地方住,就把屋子让给了我们俩... ...

灿烂的晚霞烧红了北大荒七月的西天,赵大宽看着火红的晚霞,心里一阵欢喜,谚语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此时正是枫林村龙口夺粮的麦收大忙时节,有了这样的好天气,让赵大宽心里安慰了许多。从田间到晒麦场,麦香四溢,暖风熏人,通红的割麦机像一艘艘巡洋舰驰骋在金色的麦海里,那气派壮观的景象迷人且又醉人。赵大宽穿着白色的确良半截袖上衣,头顶麦秸编织的草帽,脖子上搭着一条白毛巾,干净利落。布置完了四台割晒机连夜割晒的工作后,裹着一身的麦香回到了办公室,操起电话,想再次问讯一下总场气象站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把握之仗,为下一步的麦收工作做好准备。

赵大宽电话还没有接通,就听见对面会计室的门响了,他估计一定是康郑君还没有回家,也许就是在等他。电话接通了,他得到的消息是近一周内都是晴天,这和他估计的一样,对麦收极其有利。他推算着一周内整个麦收工作就能完成个虎皮子色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他胸有成竹地撂下听筒,沉了口气,声调里带着一丝同情的味道说:进来吧。

门开了,进来的果然是康郑君,她穿着一件薄薄的白色外衣,成熟迷人的胸怀里向外散发着埋藏不住的青春气息。进屋后一直站在大宽的对面,一言不发,一脸的愁云。

大宽先看到了康郑君的满脸愁云就说,我这几天就看你在犯愁,也没倒出功夫来问你,正好这几天天气晴朗,麦收又没有多大压力了,你说吧,到底是咋地了?

康郑君在大宽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仍是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大宽,眼神里似乎有心事要说,可欲言又止。大宽看着康郑君为难的样子,心里想,你就是不说话,我也猜到了七八分的缘由。麦收开镰的时候,他接到了总场团委来的一个电话,说有议向想要调康郑君到总场团委工作。说她对团委工作很有见地,尤其是发挥青年团在基层的作用上堪称见地深远。说要是决定调她的时候,希望基层给予支持。赵大宽知道,这是给基层打个预防针。他当即就表了态,坚决同意团委的决定。电话的那头说:那就先谢谢赵队长对团委工作的大力支持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在总场纪念五四青年节大会上,康郑君代表基层团组织介绍工作经验的时候,一眼就被总场团委书记相中了,认为她是一个难得的基层团青工作人才,两天的会议里,团委书记一直单独请她吃饭,据说两人大有伯牙与子期知音般相遇恨晚的感觉。会议结束后,团委书记又特意将她挽留了一天,带着她去了双鸭山电厂的龙泉湖度假村住了一晚。团委书记当即对她许下诺言:将康郑君调到团委工作后,不出一年就向党委推荐她担任团委副书记的职务。临别时,那团委书记与康郑君犹如管仲与叔伢一样的知遇之恩,亲自把康郑君送到了客车站,看着她上了客车,直至客车开出了客运站好远,那团委书记还在招手致别。但是这些个细枝末节与来龙去脉,赵大宽同志并不知晓,只是知道她去团委开会介绍经验去了。他断定,一定是那个和康郑君一起研究的经验材料起了作用。

大宽听到总场团委的电话后还真的着实为康郑君高兴了一把,但是由于这几天麦收开镰忙得很,再说见到了康郑君也没有说话的良好时机,就把这件事给撂下了。这会见到了她,又没有旁人在场,他估计康郑君八九不离十是为这个事来找他,就先开口说:是总场团委的事吧?康郑君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给了赵大宽一个正式的回答。

来源:一笑云天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