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担负起厂子经营重任后,王志强一方面引进优良品种,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余亩,另一方面注册品牌,开拓市场,除了本地销售外,还将市场向北京、山东等地扩展。
直播了两个多月,“兵支书”王志强卖的红薯干销量从每月10万斤上升到15万斤,直接让60名乡村企业员工和周边8个村获益。
王志强是大名县埝头乡后刘胜村党支部书记,曾经的部队生涯历练出他敢闯敢干的性格,他在带领村民致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上不断尝试。
2021年,县里在后刘胜村建立乡村振兴项目——红薯深加工工厂,覆盖周边8个村,各村依据项目收益情况每年取得分红。
担负起厂子经营重任后,王志强一方面引进优良品种,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余亩,另一方面注册品牌,开拓市场,除了本地销售外,还将市场向北京、山东等地扩展。
工厂年加工红薯干能力在300万斤上下,初期凭借良好的质量口碑,产品销售情况还不错。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销售似乎遇到了瓶颈,增长乏力。
“产品只有销出去,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工人工资和各村分红才有保障,这是最让我‘挂心’的事。”王志强说。
正在此时,一个机会悄然而至。2024年12月,大名县双拥办、大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授牌设立“兵支书”直播代言基地,为展陈、销售各乡镇特色农产品提供专门直播场地。王志强成为首批参与直播带货的“兵支书”,开始直播卖红薯干,销售对象从之前固定的合作伙伴扩大到全国各地,销量迅速上升。
记者在“兵支书”直播代言基地看到,这里有三个直播间和专业化的直播设备,陈列了全县20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基地负责人、孙甘店镇南李庄前村“兵支书”张金豹介绍:“目前有33名‘兵支书’在基地直播,每个乡镇都有,他们在直播销售本镇、本村的特色农产品之外,还会推介其他村镇的产品。”
“为家乡代言,为乡亲带货”是“兵支书”直播代言基地的宗旨,而张金豹做视频博主的初衷恰与该宗旨一致。他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在网络视频平台拥有300多万粉丝。他的作品大多以“三农”为主题,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展现农业的新发展、农村的新风尚、农民的新面貌,作品富有真情实感、很接地气,受到大家欢迎。
后来,张金豹组建了团队,开始直播带货,并把目光聚焦在特色农产品上。他首先把南李庄前村的花生带进了直播间。该村素有“花生小镇”的美誉,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的花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经过张金豹直播带货,村里的花生销售变旺,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都有了增加。
不仅如此,张金豹还创立了多个农产品品牌,积极推广大名农副产品,致力于擦亮大名特色农产品名片。如今,作为“兵支书”直播代言基地负责人,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家乡,在全县范围内选品直播,并指导帮助其他“兵支书”提升直播成效。
“张金豹、王志强都是大名‘兵支书’的优秀代表,目前我们全县有132名‘兵支书’,占村支书总数的20%,全市占比最高。如何发挥好‘兵支书’们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大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格广民说。
为此,去年以来,大名县以“兵支书”直播代言带货新模式新服务为抓手,持续打造“兵支书”品牌,引领“兵支书”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以实际行动促进农民增收、乡村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
大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打造“兵支书”直播代言基地,开展多场“兵支书”直播代言农产品销售培训会,组织召开“兵支书”与金融机构对接洽谈会,帮助175家“兵支书”企业、农村合作社解决资金问题,扩大农产品公司经营规模。通过常态化开展“为家乡代言、为乡亲带货”直播代言带货活动,在多家网络平台商店累计销售大名山药、香油、花生油、大蒜、花生、芝麻酱、红薯干等60余种农副产品3100余万元。
“兵支书”直播在当地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头作用。当前,大名正在积极推进“一品一播”,除了“兵支书”直播代言基地,该县还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营了京东大名小磨香油直播基地、CCTV中视购物直播基地、农产品直播基地等。“今年将着力打造大名县电商产业园,进一步提升大名电商发展规模和水平,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大名县商务局副局长王诗瑶说。
近来,又有不少“兵支书”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打听直播的事,也想把本村的特色农产品带进直播间。格广民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兵支书’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重点围绕直播电商核心环节,开展‘农产品代言策略与技巧’‘供应链管理及产品质量保障’等专题培训,进一步打响‘兵支书’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翔
来源:山河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