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的危重症,常被称为血管中的‘定时炸弹’。若未在6小时内疏通血管,患者截肢风险高达50%,超过24小时,肢体存活率不足10%。”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段友良介绍。
“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的危重症,常被称为血管中的‘定时炸弹’。若未在6小时内疏通血管,患者截肢风险高达50%,超过24小时,肢体存活率不足10%。”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段友良介绍。
下肢如坠冰窟,剧痛难忍
近日,72岁的李大叔(化名)突发意外——右下肢骤然出现剧痛伴随发凉症状,刺骨寒意与钻心疼痛交织,令他寝食难安。经当地医院详细检查后,确诊为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面对这一凶险且复杂的血管急症,当地医院建议迅速转至经验丰富的上级医院,进行更专业的救治。
“医生,我爸的腿还能保住吗?”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段友良的诊室,李大叔的家属焦急、忧心不已。此时老人右腿已冰冷发紫,距离突发剧痛已过去24小时,远超6小时黄金救治期。
段友良触诊时心头一紧:患者右下肢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完全消失,下肢动脉CTA更显示右侧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在足踝处齐刷刷“断流”。“就像三条高速公路同时塌方,血液完全过不去。”段友良解释道。
当机立断,制定手术方案
考虑到李大叔下肢动脉栓塞位置较低,栓塞血管微细,传统开放式取栓术不仅对高龄患者创伤极大,更因末梢血管纤细如发,术中极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足趾坏死风险增大。
面对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痛和家属焦急的期盼,段友良团队当机立断,为其制定了“超微创”治疗方案——经皮穿刺外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栓塞动脉的减容术,采用先进的取栓导管系统,仅需2毫米微创穿刺口,即可实现精准靶向清除——如同配备GPS导航的“微型吸尘器”,直达血管深处的致命栓塞部位,不仅清除效率高,更能最大限度保护血管结构完整。
方案既定,争分夺秒,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较量就此展开。仅用不到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奇迹在术后即刻显现。李大叔原本剧痛难忍的右下肢,疼痛瞬间减轻,冰冷的肌肤逐渐回温,患肢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也迅速恢复。
术后第二天,看着在走廊上稳健迈步的父亲,李大叔的子女惊喜不已:“从轮椅推进来到自己走回去,只用了不到两天。”更令人欣慰的是,术后第三天,李大叔各项指标均符合出院标准,在家属陪同下平安返家。
专家提醒:下肢动脉栓塞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6小时内
那什么是下肢动脉栓塞?段友良介绍,下肢动脉栓塞是由于心脏或近端动脉壁脱落的栓子(如血栓、粥样斑块等)随血流堵塞下肢动脉,导致肢体急性缺血、坏死的危急重症。其特点是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死亡。
该病常发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尤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者,以及未接受过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风险更高。
段友良特别提醒:出现以下“6P”警报需立即就医。无脉(Pulselessness)。栓塞部位以下动脉搏动消失;疼痛(Pain):突发剧烈疼痛,常从远端向近端蔓延,休息无法缓解;苍白(Pallor)。肢体皮肤呈蜡白色;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木、针刺感或感觉丧失;运动障碍(Paralysis)。肌肉僵硬、活动受限,晚期可能出现肢体坏死;皮温降低(poikilothermia)。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触之冰凉。
“下肢动脉栓塞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6小时内,超过24小时截肢风险显著增加。若不及时治疗,下肢组织会因缺血而坏死,最终可能面临截肢的残酷结局,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创伤。”段友良提醒。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