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给司马南面子了,新闻通报并没有直呼其名,也没说其他问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15:39 4

摘要: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的一则通报,将网络“大V”司马南推上舆论风口——因偷逃税款,其个人及实控企业被追缴税费、滞纳金及罚款共计926.94万元。

司马南偷税被罚926万:起底“爱国大V”的双面人生与法律代价。

2025年3月21日。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的一则通报,将网络“大V”司马南推上舆论风口——因偷逃税款,其个人及实控企业被追缴税费、滞纳金及罚款共计926.94万元

在网络消声半年后,司马南以一种让大部分人意料不到的方式,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有点意外,又有点那么不意外。

司马南,原名于力,1956年6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祖籍山东,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

早年因揭露气功骗局成名,后转型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社会评论家。

2000年代互联网兴起后,他凭借犀利的时评风格迅速崛起,全网粉丝超5000万(微博320万、抖音3700万、今日头条1600万)。

他的“爱国人设”尤为突出:视频常以“中国公民”自居,批判资本乱象、抨击美国霸权,甚至发起对联想、马云等企业的舆论攻势,被部分粉丝视为“正义代言人”。

然而,此次偷税案却暴露了他“嘴上主义,心里生意”的双面性。

根据通报,司马南的违法行为横跨2019年至2023年,主要手段包括:

隐匿个人收入:通过直播打赏、私域转账等方式转移收益,少缴个税及增值税462.43万元;企业虚假操作:其控制的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注册资本10万元,持股50%)虚列成本、违规套用小微企业优惠,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
税务部门最终定性为“偷税”而非“漏税”,因其行为具有长期性(5年)、主观恶意性,且手段复杂,涉及阴阳合同、跨境资产转移等。

司马南的公众形象与其私下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批判他人,纵容自己:他曾痛斥“学术造假”“资本避税”,却对自身12份虚假合同视而不见;其名下影视公司2021年虚报营收达76%,实际流水仅170万元。“反美”与“囤美”:他多次抨击“美元霸权”,却被曝在美国拥有8套房产(总价值超2000万美元),近五年申报境外收入却为零。流量变现的暴利:单条广告报价280万元、粉丝群年费498元,年收入或超2000万元,却连基本纳税义务都未履行。

税务部门对司马南的处罚具有多重意义:

首例“流量影响力”量刑:判决明确其千万级粉丝账号的税收欺诈情节恶劣,为后续类似案件提供判例;穿透式监管的胜利: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关联企业调查,揭开“爱国大V”洗钱链的冰山一角;行业震慑:继范冰冰、薇娅后,再证“税收法定”无例外,网红经济野蛮生长时代终结。爱国≠免罪金牌:真正的爱国应基于守法,而非利用民族情绪牟利;税法公平不容挑战:无论意识形态立场,偷税必遭严惩;粉丝经济的反思:盲目追随“人设”的粉丝,是否成了“爱国生意”的“耗材”?

正如网友所言:“天大地大,大不过国法。”司马南的“塌房”并非偶然,而是法治社会对特权思维的必然清算。唯有将“流量”置于法律与道德的框架下,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记得以前看他的节目,他讲自己没有团队,就几个小年轻负责给他摄像跟剪辑,都是兼职的。

一切谎言都会被时间给戳破。

气功如此,其他的万事万物亦如此…………

来源:历史的感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