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释一下鬼打墙,就是求职的同学,投递了一两周,大概也有70-100份了,回复较少,可能一两个查看简历就没消息了,或者有两个提问后,也不联系了。没有反馈,没有机会。
这么多年个案辅导,让我看到,任何人求职,都有鬼打墙的时候。
解释一下鬼打墙,就是求职的同学,投递了一两周,大概也有70-100份了,回复较少,可能一两个查看简历就没消息了,或者有两个提问后,也不联系了。没有反馈,没有机会。
不管你是一手烂牌,还是学历好、经历好的精英,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这种时候,非常煎熬。
为什么会有鬼打墙的时刻?
我推测是因为多种因素。
一是你刚开始求职,信息需要扩散开来,
二是很多大公司有招聘周期,会先收集简历,最后是不同的领域求职快慢不同。
鬼打墙1周到1个月不等,在鬼打墙的时候别放弃别停下,熬过去。你不会找不到工作的。
不要觉得我说的是废话,也不要无奈的说,谁都能找到,关键是好不好。
我说的你能找到工作,就是找到符合你职业规划并且是市场平均待遇的工作。
1、市场始终有活力。
网上各行各业都被唱衰,普通人没有出路的声音到处都是,还被称赞勇敢。
负面信息更有流量,按照新闻传播的原理,流量传播的从来不是真相,而是易于传播的内容。
但是官网渠道的大数据是有意义的。中国社会每年5%的GDP增长,有的部门超过这个GDP,有的部门落后于这个数据。而整体5%的增长,代表了这个社会还有活力,还在发展。
比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贸易行业和文化行业,在2024年,是远远超过GDP增长的在发展。
贸易行业,中国新开拓的非洲、南美,欧美方向也没下降。我这几年,每年个案辅导的贸易方向的,都有10位左右。
文化行业,增加更快了,特别是16个文化行业小类,利润增长达到10%以上。16个文化行业小类,分别是: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
这些文化行业,如果你要用招聘软件搜索,不要搜索文化两个字。我解读一下上述16个行业小类:
1、广播电视集成播控,这就是各种有限。比如歌华有线、湖南广播电台、杭州华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南方传媒等
2、互联网搜索服务,就是百度搜狗这类。
3、数字出版,这里面主要是国有出版社,音响影视出版社发行、还有短剧的发行、出海这些。
4、动漫游戏,比较好理解。比如腾讯动漫。
5、多媒体,包括音响设备、海康、海信这类电视屏幕,播放屏幕、电影屏幕和播放设备,舞台设备。我还辅导过一位舞台灯光导演,薪资也不错。
6、增值电信文化服务,是三大运营商底下有自己的娱乐平台,如咕咪这种。
7、互联网广告服务和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就比如爱奇艺、抖音快手、B站这些。
8、娱乐用无人机,也好理解。大疆这几年涨的多块。
9、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耳机、运动耳机、VR眼镜这些。
另外,电商、公关、媒体、互联网一直有需求,制造业和工业也在焕发新活力,就连教培行业经历“双减”后,也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
所以要是因为一时的鬼打墙就怀疑自己什么都不是直接放弃,这既不是客观的自我认知,也会真的让你找不到工作。因为求职这件事,是需要意志力的。
如果要求职,请保持求职状态至少3个月,到拿到OFFER。
什么叫保持求职状态?
1、简历和面试上要下功夫。要沉下心写一份简历并且准备好不同的面试稿。但是最近看到很多AI生成的简历和面试稿,有些句子不像真人,那这就欠点功夫了。
2、你要管理好投递方式。基于你的求职方向,看看哪个平台最合适,以及使用什么关键词搜索最合适。比如想做TOB的销售,如果你搜TOB的销售,可能结果不多,但是你搜销售工程师就出来更多靠谱岗位了。而且一天投递10分,就算是投递了100份还没回复,那么刷新一下简历继续投递。
求职节奏断了,会带来损失。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个有点不讲理的东西。比如你在招聘网上有一份简历,但是显示你最近这一周都没面试过,那么其他雇主也倾向于不考虑你。所以也许你求职遭遇鬼打墙,就是没人回复你。那么你要继续投递,而且主动和雇主打招呼,推进面试。
你保持活跃的状态,以及参加面试后,雇主能够看到你的页面,你也会更多被邀请。
有些同学求职节奏不稳定,
第一周,大概投递了70-80份,看到没人回复,就受不了了,停下来。
第二周,觉得我要调整休息一下,就几天不管不投递。
第三周,觉得自己这样也不行,还是要求职,又投递了50份。但是又感冒了,又停下一周。
如果是这样,你就在“我找不到工作”这条路上,自我实现了。
3、有回复就推动面试,跑起来,让自己你至少1-3个月一直是求职的状态。
最后,真想求职的人,有清晰的筛选标准+包容性。
我见到,筛选条件清晰且有包容性的同学,求职的过程顺遂快乐!
1、有清晰的筛选标准和包容性。
我说的是筛选清晰,不是说的有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确实是个更深刻艰难的要求,而且职业规划也从来没有一步到位,“我有迷茫,但是我往前走走看”的状态,更合理。
比如我辅导一位同学,依靠美术艺考上了大学,在一家小公司做画图,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真的讨厌绘画,那么干什么呢?是迷茫的,只是自己喜欢二次元、喜欢时尚美妆、喜欢游戏、也偶尔拍点小红书。那么他现在求职的筛选:(1)不做画图设计了;(2)100人以上的公司(第一家公司才几个人,也不愉快),(3)尽量双休+5000薪资(一线城市)这就是很清晰的标准。
包容性是,只要符合上述标准,就都去看看。那么在一二线城市,符合上述3个筛选的公司挺多的,有电商、贸易、教培、公关广告、短剧领域,都可能有合适的。
这位同学一周跑好几个面试,也遇到过诈骗和不靠谱,但是每次都有见识,见识行业,也见识自己在一个崭新的领域面前,会有什么感受。
最后,这位同学收到几个有营销性质的OFFER,挑选了一个底薪4000+双休+公司几百人的公司入职。
而有的同学,没有清晰的筛选目标,同时包容性很差。
比如求职目标是:希望有成长,能有前途和发展。
然后在求职中:这家行业看起来不稳定,这个岗位是不是有天花板,我想问问为好优姐姐我如果在公关做AE会有怎样的未来呢?或者问我“这种乙方,如果是35岁后,我还有哪些可能“。
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都得和写论文一样进行综合论述,而你也未必能听进去。
我就是相信,你不会找不到工作的。推荐我的《6步走,形成职业规划与竞争力》系列课,包括自我认知、经历复盘、求职渠道管理、OFFER筛选等。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来源:为好优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