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同事的怂恿,初入职场的小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一家“按摩店”,店里的工作人员很是热情,小马根本就招架不住。虽然在进店之前,小马看同事的坏笑就知道,这绝非只是一家单纯的按摩店,但面对热情的工作人员,最终小马还是没能经得住诱惑,犯了很多男人都会犯的错。
“就这一次,谁都不认识谁,走吧!放心,肯定不会有事儿!”
面对同事的怂恿,初入职场的小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一家“按摩店”,店里的工作人员很是热情,小马根本就招架不住。虽然在进店之前,小马看同事的坏笑就知道,这绝非只是一家单纯的按摩店,但面对热情的工作人员,最终小马还是没能经得住诱惑,犯了很多男人都会犯的错。
这是小马的第一次沦陷,这一年他刚参加工作,而且还是第一次出差。
[微风][微风][微风]
一步走错,步步都错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后,小马好像从男孩一下子变成了男人,面对女孩子也没了之前的拘束,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在初次体验了之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所以,从那以后,他去“按摩店”的频率也越来越多了,甚至一周就得去一次。就这样,小马一步步沦陷,期间也有人给他介绍过女朋友,但他多次拒绝,就因为还年轻,想要自由。
[微风][微风][微风]
坠入艾滋深渊,多希望只是一个梦
其实,小马对自己的未来是有规划的,他想的是等再工作几年,什么都稳定了,自己也玩够了,到时候就找个人结婚生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人生就怕有意外,但最不缺的也是意外。就在他想要有所收敛的时候,意外就真的来了。
先是拉肚子,吃饭也觉得不香,小马最初觉得就是肠胃的问题,也没在意,可后来又出现莫名反复的发烧,也不高,算是低烧,但就是反反复复,怎么都降不下去。这时候小马才慌了,去网上查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最终锁定了艾滋病。最开始他还是抱有幻想的,觉得自己只是低烧,但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身上开始出红疹了,这才去了医院。
去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小马回家等了两天后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建议他去疾控中心复查。
然后,又是煎熬的等待,最终的结果也没有意外,就是他所想的艾滋病。虽然早有预想,但真看到结果的时候,小马还是无法接受。
他才工作2年多,刚满24岁,得了这个病,就注定无法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了。
事实上,现如今像小马一样被“纵欲”毁掉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1. 一女大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去酒吧玩,遇到一男子,后来稀里糊涂地在一起了,感染了艾滋病,但她自己却毫无察觉,此后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交了4个男朋友,不过都无疾而终。两年多以后,这位女学生病发,被查出艾滋病,然后疾控中心“顺藤摸瓜”,最终找到了16位以该女学生为源头所致的艾滋病患者,其中就包括她所交往的4个男生,这4个男生所交往的3个女生,这3个女生所交往的4个男生……就这样一个传一个,谁都没能躲得掉。
2. 一位985高校的高材生,在好友的怂恿下去了酒吧,然后喝醉了酒,又在同性好友的诱惑下,与之发生了性关系,结果没多久之后就查出艾滋病。得知真相的他,愤怒地跑去找好友要个说法,可好友对此矢口否认。最终,昔日的两位好友大打出手,甚至还惊动了警察。自此,俩人再无交集。这位高材生也不得不休学回家,按下了人生的暂停键。
类似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
20来岁的年纪,可以说是风华正茂,算是最好的年龄了,可就是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因为一念之差而毁了自己,也害了一家人。他们的经历也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艾滋病,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一种疾病。这种病毒最严重的危害就在于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
只不过,感染HIV后会有一定的潜伏期,短则数月,长则十几年,一般来说感染后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三个阶段,前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接着进入稳定期,之后病毒载量持续上升,就会出现典型的艾滋病症状,如发热、乏力、消瘦等,继而引起全身的感染性疾病、癌症等,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
不过,艾滋病的发展阶段和表现也因人而异,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就像那位女大学生,自始至终都没任何的症状,直接就进入了艾滋病期。所以,有过高危接触史的人群,一定要尽早做个检查,早阻断才有机会。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3个,分别是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所以说有不安全的性行为,与艾滋病患者有血液接触等,都有可能导致被感染。基于此,想要预防艾滋病,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 远离高危性行为:避免与不明健康状况的陌生人之间发生性行为,固定性伴侣,使用安全套,注意个人卫生。
2. 不滥用注射器:不与他人共享注射器,特别是未经消毒的注射器。
3. 警惕血液安全:确保接受输血、手术等医疗行为时的血液来源安全,避免与陌生人有血液接触,避免共用剃须刀等有可能导致出血的个人物品。
4. 阻断母婴传播:若孕妇已经确诊艾滋病,一定要尽早干预,提高阻断的成功率。
对于艾滋病患者,我们更应给予关爱和支持。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多的是社会上的歧视和排斥。需知,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艾滋病并不等于“死刑”,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同时,预防艾滋病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增强防范意识,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携手打破对艾滋病的歧视和偏见,关爱每一位患者,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平等的社会环境。因为,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和爱护。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