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出事了?中国被彻底激怒!当场甩出“王炸”,爆炸性消息轰动国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6:56 3

摘要:中国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宣布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对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这一被称为“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结果的裁定,直接回应了加拿大对华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的单边歧视性关税,标志着中加贸易博弈进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中国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宣布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对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这一被称为“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结果的裁定,直接回应了加拿大对华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的单边歧视性关税,标志着中加贸易博弈进入新阶段。

油菜籽资料图

中国此次关税措施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达半年的反歧视调查取证。调查显示,加拿大自2024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仅针对中国货物且未经充分论证,严重违反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数据显示,加拿大对华加税后,中国电动汽车对加出口量从2024年8月的8972辆暴跌至12月的100辆,降幅达99%,钢铁和铝产业也遭受重创。

中国选择对加拿大农产品“亮剑”同样经过深思熟虑。作为加拿大农产品的重要市场,中国每年进口其35%的豌豆、大量油菜籽及水产品。以2023年数据为例,加拿大对华出口的豌豆总量中,每三吨中就有一吨以上最终销往中国市场。这一精准打击直接威胁到加拿大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萨省省长直言本国农业已成为“中美博弈的牺牲品”。

加拿大的对华强硬立场与其盲目追随美国政策密不可分。早在2024年11月,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便公开宣称要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对抗中国”,甚至联合美国施压墨西哥,阻挠中国电动车企在北美投资设厂。即便在特朗普政府以“边境安全”为由威胁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后,特鲁多政府仍试图通过“打中国牌”换取美国豁免,财政部长勒布朗更于2025年3月宣称要“防止中国商品倾销北美市场”。

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资料图

这种政治投机行为被国际媒体评价为“摇尾乞怜却自取其辱”。美国一边将加拿大称为“第51个州”,一边在2025年初宣布可能对加奶制品和木材征收对等关税,彻底暴露其“盟友利益可弃”的本质。

加拿大的农业和出口链首当其冲。油菜籽产业面临库存积压和价格腰斩风险,2024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已同比下降18%。龙虾、雪蟹等水产品对华出口受阻,直接影响渔民和加工企业生计。加拿大钢铁联盟警告,中国关税可能导致对华钢材出口减少30%,约1.2万个岗位岌岌可危。

中国则通过多元化布局降低风险。巴西、乌克兰的油菜籽进口量上升,东南亚和非洲的钢铁市场拓展加速,但短期内供应链调整仍推高国内菜籽油价格15%。全球产业链亦受波及:欧洲汽车制造商因加拿大铝材减产陷入供应危机,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因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而飙升。

大豆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反制措施是为维护世贸规则和企业合法权益,并非关闭对话大门。商务部明确表示,若加拿大取消歧视性限制或提供补偿,中方将调整关税措施。这种“硬中带柔”的策略既彰显捍卫利益的决心,也为外交协商保留空间。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的“首例反歧视调查”具有标杆意义。它向全球传递明确信号:任何国家若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甘当霸权棋子,必将付出代价。正如《环球时报》所言:“贸易应是互利共赢,破坏规则者终将自食恶果。”

中加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的碰撞。当加拿大沉迷于“讨好美国换安全”的幻象时,中国用法律与数据构建的反击体系,为多边贸易秩序注入一剂强心针。这场较量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考验国际社会能否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坚守规则与理性。历史早已证明:零和博弈没有赢家,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来源:洞悉汇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