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睡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就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重要。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它对于身体和大脑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睡眠乃生命的基石。
睡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就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重要。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它对于身体和大脑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身体层面来看,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细胞会进行新陈代谢,免疫系统会得到强化,激素水平也会保持平衡。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甚至增加患病(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风险。从大脑层面而言,睡眠有助于大脑清除代谢废物,巩固记忆。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对白天学习和经历的信息进行整理、存储,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缺乏睡眠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随着睡眠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睡眠监测设备作为一种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睡眠状况的工具,正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本文将从睡眠监测指标与数据解读、睡眠监测设备以及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解密”。睡眠监测指标与数据解读
睡眠监测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技术,收集睡眠过程中的生理数据,从而评估睡眠质量和状态。常见的睡眠监测指标包括:脑电活动(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眼动(Electro-Oculogram,EOG)、肌电活动(Electromyogram,EMG)、心率和呼吸、体动。
睡眠监测提供的各种数据,共同揭示睡眠的不同阶段和状态,可以解读出如下内容:
01 睡眠周期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括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和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REM),NREM期又包括入睡期、浅睡期、深睡期,一个睡眠周期通常持续90-120分钟。每晚睡眠一般会经历4-5个睡眠周期。了解睡眠周期有助于评估睡眠质量,若睡眠周期被频繁打断,则会影响睡眠的质量。
如何了解睡眠周期,依赖于眼动、肌电活动、心率和呼吸。
通过眼动监测可以辅助判断睡眠阶段。在快速眼动期(REM),眼球会快速转动。而在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眼球运动相对缓慢或静止。
肌电活动指肌肉的电活动,在睡眠过程中,肌肉张力会发生变化。REM期肌肉张力最低,几乎处于松弛状态,而NREM期肌肉张力相对较高。
睡眠时心率和呼吸会有规律地变化。一般来说,在NREM期,心率和呼吸会逐渐减慢且趋于平稳;进入REM期,心率和呼吸会有所加快且变得不太规则。
02 睡眠时长
指从入睡(进入睡眠周期)到醒来的总时间,从脑电活动、眼动、肌电活动、心率和呼吸这些指标,都可以揭示。
不同年龄段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晚需要7-9小时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长不足可能会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但过长的睡眠也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躯体疾病的患病风险。
03 深睡比例
深睡期是睡眠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体力和脑力的恢复非常重要,是“睡得好”的关键所在。成年人的深睡比例一般占总睡眠时长的15%-25%,如果深睡比例过低,可能会感到睡眠不够解乏,长期深睡不足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监测深睡阶段,主要依赖脑电活动,通过头皮电极进行记录。不同的睡眠阶段,脑电波的频率和振幅有明显差异。清醒状态下脑电波呈现高频低幅的β波,浅睡期主要为θ波,深睡期则出现低频高幅的δ波。
04 REM期比例
REM期我们的眼球会出现快速运动并伴随着丰富的梦境,对于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与情绪平复、记忆巩固等密切相关。成年人的REM期比例约占总睡眠时长的20%-25%,REM期异常可能会导致睡眠紊乱和心理问题。
05 睡眠效率
(总睡眠时长÷在床上的时间)×100%,一般认为睡眠效率在85%以上为基本正常。睡眠效率低可能表示存在入睡困难、夜间觉醒频繁等问题。
06 心率和呼吸数据
睡眠中正常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范围会因个体差异和睡眠阶段而有所不同。如果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心率过快、过慢或呼吸异常(如呼吸暂停、呼吸急促等),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07
体动
指睡眠中身体的运动情况,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睡眠中翻身、动弹等体动次数和幅度可以作为评估睡眠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过多的体动可能意味着睡眠不稳定。监测体动,是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睡眠监测设备大盘点
随着睡眠医学的不断进步,睡眠监测设备的种类日益丰富,从专业医疗级设备到消费级家用设备,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
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
是睡眠监测的“金标准”,主要用于医院等专业睡眠诊疗机构。PSG可以同时监测脑电、眼动、肌电、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多项生理参数,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睡眠状况,诊断各种睡眠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等。
PSG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解读数据,通常需要患者在医院睡眠监测室进行整晚的监测。
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
这类设备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睡眠监测。可监测部分生理参数,例如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估睡眠质量和筛查睡眠呼吸障碍。
其监测的全面性不如PSG,但操作相对简单,对一些初步筛查或轻度睡眠问题的监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智能穿戴设备
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近年来在睡眠监测领域备受欢迎。它们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等,监测体动情况,结合心率数据,利用算法来估算睡眠阶段。
其优势在于使用方便,可以日常佩戴,持续记录睡眠数据,形成长期的睡眠健康档案。同时,这些设备还能与手机APP连接,实时展示睡眠数据,并提供睡眠分析和建议,如睡眠时长、睡眠周期、睡眠得分等,帮助用户直观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但智能穿戴设备的睡眠监测准确性相对专业医疗设备还存在一定差距。
睡眠监测,改善我们的生活
睡眠监测设备不仅仅是提供数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据帮助我们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发现睡眠问题
对于长期感觉睡眠不佳,但又不清楚具体原因的人来说,睡眠监测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发现潜在的睡眠问题,提示我们尽早去专业机构进行医学评估和诊断。
优化睡眠习惯
根据睡眠监测数据,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睡眠习惯。比如,如果发现自己入睡时间较晚,且睡眠时长不足,可以尝试提前上床睡觉,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深睡比例较低,可能需要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以提高睡眠质量。
健康管理
睡眠监测设备还可以作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通过长期跟踪睡眠数据,了解自己的睡眠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睡眠问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睡眠监测还可以帮助评估睡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疾病的康复。
睡眠监测设备,作为了解睡眠健康的得力助手,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专业医疗领域还是普通家庭,睡眠监测设备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睡眠奥秘的大门。通过正确认识和使用睡眠监测设备,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睡眠健康,改善睡眠质量,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范滕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来源: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