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听——国咨律所每日法律资讯】 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1 17:22 2

摘要:3月20日,第一届全国环境资源法庭联席会暨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机制建设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临萍出席并讲话。杨临萍强调,要坚准确把握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聚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标要求,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

【高层法治动态】

【最高法: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3月20日,第一届全国环境资源法庭联席会暨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机制建设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临萍出席并讲话。杨临萍强调,要坚准确把握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聚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标要求,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环境资源法庭要带头履职担当、守正创新,在环境资源案件管理与指导上走在前,在刑事、民事、行政程序与责任衔接上挑大梁。(来源:人民法院报)

【国咨说】

最高法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具有三重法治价值:其一,通过"三审合一"模式统筹刑事追责、民事赔偿与行政监管责任,有助于破解传统审判中环境要素分割保护难题;其二,专业化法庭建设将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生态修复责任、惩罚性赔偿等特殊规则的体系化构建;其三,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跨域管辖衔接等程序规则的明确,可实质性提升司法救济效能。

【公安部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谣言案件】

近日,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企等领域谣言案件。本次公布的案件包括王某照编造传播“开学第一天小学倒闭”谣言案,吴某课等人编造传播“手机NFC被隔空盗刷”谣言案,朱某宏编造传播“运城市闻喜县用病死猪做火腿”谣言案,闫某编造传播“南阳部分县域小麦病毒大爆发”谣言案,段某等人编造传播“四川自贡一男子杀害父母妻儿后跳楼”谣言案等。(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国咨说】

公安机关公布的这10起涉民生等领域谣言案件,彰显了法律对网络谣言的零容忍态度。这些案件提醒公众,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编造、传播谣言不仅扰乱公共秩序,还可能触犯法律红线。广大网民应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同维护网络健康秩序。

【国内热点】

【湖北:三次筑巢助新生,破产重整踏新途】

湖北祥兴纸业科技有限公司因连续亏损、陷入债务危机。监利市发改局主动问需解难,联合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开展自救式复工。祥兴纸业股东申请破产预重整,监利市人民法院研判优先破产和解模式。复工2个月又停产。2023年10月,监利市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和解协议的执行。11月,债权人向监利市人民法院申请将该公司转入破产重整程序。12月,该院裁定受理祥兴纸业破产重整。后引入重整投资人,盘活资源资产。2024年3月27日,监利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批准湖北祥兴纸业科技有限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来源:澎湃新闻、荆州发布)

【国咨说】

湖北祥兴纸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案例展现了法律在挽救困境企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破产和解与重整程序的灵活运用,以及政府、法院与重整投资人的紧密合作,有效化解了企业债务危机,盘活了企业资源,为企业的重生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一案例体现了法律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热点】

【新加坡:为赚快钱交银行户头接赃款,女子监六个月五周】

一女子为赚快钱,向友人提供银行户头,结果户头被用来接收逾8万元赃款。为掩盖罪行,改女子主动报案,向警方谎称是一名男友人要求她帮忙收款,连累这名无辜友人被警方问话。该女子面对两项抵触滥用电脑法令、一项欺诈和一项向公务员提供假信息的控状。她早前在庭上承认其中两项,余项交由法官下判时一并考虑。国家法院法官下判时指出,被告为了个人利益犯案,事后还掩盖罪行,要求友人帮忙串供。不过考虑到被告尽早认罪等因素,判她入狱六个月又五周。(来源:联合早报)

【国咨说】

此案例警示个人不得为贪图私利而提供银行账户接收赃款,此行为严重触犯法律。该女子不仅滥用电脑系统,还涉嫌欺诈和向公务员提供假信息,最终受到法律制裁。法官在判决时考虑了被告的认罪态度等因素,但仍依法判处其入狱,体现了法律对此类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此案例提醒公众应遵守法律,切勿因小失大。

【媒体评论】

【当信息“裸奔”,谁都不知道下一个被“开盒”的是不是自己】

当网暴戾气不断蔓延,特别是逐渐影响到青少年群体时,“网络开盒”的危害就不仅仅局限于受害者本身,而是整个社会,乃至下一代。我们绝不能再让“网络开盒”灰黑产链条上的不法分子全身而退,不能再因距离阻隔而对海外社工库无可奈何。除了对个案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严厉查处行业“内鬼”、惩治网络戾气外,有关方面更要从创新治理手段的视角多一些探索。当信息“裸奔”,谁都不知道下一个被“开盒”的人是不是自己。保护每个人的信息不被窃取,确保任何人都不会被网络“公开处刑”,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命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共识。(来源:澎湃新闻、工人日报)

【国咨说】

“网络开盒”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威胁网络安全,必须予以严厉打击。法律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予以严惩。同时,需加大对网络暴力和灰黑产链条的治理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创新治理手段,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个人信息的良好氛围,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保障公民权益的必然要求。

【学者观点】

【吴洪淇(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对帮信罪明知推定规则做进一步的制度优化】

帮信罪明知认定规则是帮信罪认定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导致帮信罪案件激增的重要推手。对该规则的主要构成、基本性质以及法律效果等问题还需要从学理角度进行认真检视与澄清。目前该规则主要由容许性推定和综合认定要求两者构成,形成共同存在、彼此发展的基本格局。帮信罪明知认定规则存在过度授权、入罪倾向明显以及不断泛化等制度风险,导致司法机构往往对被告施加了额外的证明负担。为此,需要逐渐塑造以“以综合认定为原则、以推定为例外”的基本要求,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对帮信罪明知推定规则做进一步的制度优化。(来源:法学论坛202502《帮信罪明知认定规则的规范检视与泛化矫正》)

【国咨说】

吴洪淇博士指出,帮信罪明知认定规则是案件认定的关键,但存在过度授权、入罪倾向明显等风险,加重了被告证明负担。为优化该规则,应确立“以综合认定为原则、以推定为例外”的基本要求,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制度改进。这有助于确保司法公正,防止帮信罪认定的泛化,保护被告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权威和公信力。

【本期资讯团队】:

来源:北京元法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