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未成年人在社交媒体参与了对一位孕妇的“开盒”网络暴力,原因只是该孕妇发表了对某韩国明星的评论。此后,有网友指认,该“开盒者”为百度副总裁之女。3月17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发文承认此事并致歉。
近日
一则涉及网络隐私泄露的事件
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某未成年人在社交媒体参与了对一位孕妇的“开盒”网络暴力,原因只是该孕妇发表了对某韩国明星的评论。此后,有网友指认,该“开盒者”为百度副总裁之女。3月17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发文承认此事并致歉。
3月20日下午,百度召开信息安全沟通会,针对事件的调查过程及结果进行现场说明,并展示经三方公证的“(2025)京精诚内经证字第1642号”公证书。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表示,百度任何职级的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沟通会现场,陈洋详细披露了事件调查结果:事件发生以来,百度对当事员工的“历史数据申请记录”、“权限记录”、“数据查询”等多项权限和操作日志进行了调查与审计,确认其没有百度用户个人身份信息的数据权限,也未登录任何百度数据库与服务器。经核实,确认开盒信息并非从百度泄露。该过程,全程经过三方现场公证。
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出示公证材料
针对“开盒事件”发生后网上流传的“当事人承认家长给她数据库”截图,经核实发现,该截图的信息内容不实,事实为博主收到家人红包后,在平台晒出红包截图,博主回复“我家长给的”,本意是想说明红包的来源,与“开盒”无关,事件发生后的大量传播信息均为不实。
小贴士:什么是开盒?
开盒,又被称为“开盒挂人”,是在“人肉搜索”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将这些内容在网络公开发布。被“开盒”人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如电话、短信等遭陌生人轮番“轰炸”。
经过小密梳理发现
近年来
违法“开盒”案件时有发生
↓↓↓
2023年6月前后,张馨予、赵露思等多名艺人被非法曝光个人信息的消息引发热议。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这些艺人针对当时网络热传的虐猫事件发声,反对“处刑式虐待动物”、反对传播血腥直播视频,被饭圈“开盒”群体盯上,其身份证、手机号、社保卡等个人信息遭曝光。曝光信息截图显示,上述艺人的个人信息是被发布在知名美食博主“杰克辣条”粉丝群里。
注:2023年3月,“杰克辣条”在安徽阜南县鹿城镇一小树林内对猫实施虐待,并拍成短视频分发,因造成恶劣影响被警方治安拘留。
2024年3月,杭州市公安局网警分局会同临安区公安分局成功摧毁一个利用境外平台曝光境内网红主播等群体隐私,进而实施侮辱诽谤、骚扰敲诈、造谣滋扰的网络暴力犯罪团伙,涉及被侵害对象达2006人,其中涉杭州市网络主播127人。
经查明,该团伙为赚取流量收益,利用非法手段获取网络主播个人隐私,并以此为“料”,大量“吸粉”,同时,通过庞大“粉丝”群体肆意传播扩散,严重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危及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目前,该案进行了集中收网,犯罪团伙10名成员全数被抓获。
法律规定
根据《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规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追根溯源
在此次“开盒”事件中
“开盒者”是从何处
获得他人大量隐私信息的呢?
跟着小密了解~
↓↓↓
事件发生后,不少网友认为“开盒者”极可能从其父亲任职的互联网公司获得他人隐私信息。面对舆论质疑,不仅当事人父亲在社交媒体上致歉,其所在互联网公司也发表声明称,本次事件中受害者的数据并非从该公司泄露,而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
何谓“社工库”?其是黑客通过非法手段收集个人隐私信息后,予以整合分析,并集中存档的数据库。“开盒者”们付费后,即可查询到特定人的相关信息,并用此对受害者实施不法伤害。
据悉,社工库中很大一部分数据来自于金融、电商、房产等行业,某些相关人员违规获取隐私数据,主动将客户信息打包卖给“渠道商”。还有一部分数据则是黑客通过手机病毒攻击、公共WI-FI破解、网页APP后台登录等多重手段,盗取的用户个人信息。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信息“黑洞”以及骚扰电话产业链,窃取个人信息的获客公司称每日处理100亿条数据。当黑客将各平台(如酒店、招聘、外卖、银行、交通等)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几乎所有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一览无余。
数据时代,面对类似“开盒”事件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跟着小密一起学习~
↓↓↓
01、在安装手机应用时,要仔细审查其请求的权限,确保仅授予必要的存储访问权限;使用手机的安全设置,对敏感文件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02、在位置权限中仅开启模糊定位权限,避免暴露精确的位置信息;仅在应用功能确实需要时授予位置权限,并选择“仅在使用应用时”提供位置信息的选项;在手机设置中,定期审查并管理应用的位置权限,及时撤销不再需要的权限。
03、日常应避免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如网购等。如果必须使用公共Wi-Fi,则尽量不传输敏感信息,特别是涉及个人账户、口令及隐私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4、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信息时要保持谨慎,不要公开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定期检查隐私设置,确保只有信任的人可以看到你的个人资料和动态。例如,在分享旅行计划时,让亲密的朋友和家人知道即可,而不是向所有人公开。
一旦遭遇网络暴力,可以拨打12377或登录12377网站(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进行举报。如果认为可能构成行政或刑事案件,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成华密语